首页 > 茶叶名家 > 茶业复兴 > 李师程:“历史的误会”给了我在茶产业深耕的机会

李师程:“历史的误会”给了我在茶产业深耕的机会

作者:王娜  日期:12-03 来源:茶业复兴

普洱茶专家李师程先生

李师程先生

“人的一生很有意思,就像一个软件在存储程序一样。我从茶山走出来,最后又回到茶山去干(工作);落脚到老年,又会来搞茶文化。”作为曾经谋划并推动过地方经济发展的政府官员、老字号传人、云南民族茶文化研究学者,李师程集三个身份于一身,但这三个身份都离不开一个“茶”字。

7月18日,初见李师程时,他梳着个大背头,戴着半包围式框架眼镜,看上去依旧英俊儒雅,精气神俱佳。在政府部门工作时,李师程的日常是围绕着普洱茶产业展开的,退休后,他的闲暇时间里也少不了普洱茶参与。嘬一口妻子亲手泡好的陈年普洱茶,提笔抄几段五言律千字文,或清代阮福的《普洱茶记》,成为李师程退休生活中最惬意的事。

生在茶山

1945年,李师程出生在勐腊县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之首易武的一个茶叶世家,名为“安乐号”。

李氏第十四代孙李祖培,字鸿宗,乾隆五十九年(1795年)生于石屏,是开创李氏种茶、制茶史的始祖。鸿宗的青少年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后一个辉煌时代,中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第一位,出口商品中茶叶占第一位,并占世界茶叶出口量的百分之八十。清政府在六大茶山实行改土归流后,易武划归普汧府并成为贡茶采办地,极大地刺激了当地茶叶生产。

易武安乐号门前的红灯笼

易武安乐号门前的红灯笼

嘉庆年间鸿宗做生意到易武,看准茶叶发展的大好趋势,决心从事茶业。道光四年(1825年)鸿宗举家迁到易武,因易武街土地开发余地不大,就到离易武街五公里远的地方落户,并决心和易武街比试高低,故定名为易比。从道光四年开始,鸿宗一家用多年经商的积蓄一边选择易武正山的优良品种种茶,一边集资改庙宇、建学堂,用心治家、教子。

道光三十年鸿宗去世后,李师程的曾祖父——李开基就将茶叶事业继承下去,逐渐发展,办起了茶庄,取名“安乐号”。

李开基在发展家业的同时不忘求取功名。于道光二十五年至咸丰五年,历经乡试、会试,经学政选拔上报朝廷为贡士。却在赴考途中因病缺考殿试,朝廷授例贡进士,皇清敕授修职佐郎(监督采办贡茶、次七品)的职位。贡茶上贡后颇受好评,云南当地的布政使为了鼓励易武当地人制好贡茶,就奖励了当时制贡茶较好的三家人各一块“瑞贡天朝”的牌匾。这牌匾如今也成为了易武人做贡茶的一个历史依据。

普洱茶专家李师程先生收藏的普洱茶

“我们家族制茶,在我高祖那会儿达到了高峰,靠着茶叶,他在当地修建起了两大栋房子,但好景不长,这种盛况在我爷爷那辈出现了衰败,到我父亲那一代就只剩下些茶山了,全家人靠出租田地收取租金过日子,从此也就没有再生产、经营自家茶庄。”李师程后来从父亲李定伟口中得知,早年,他为谋生计曾为‘同庆号’代加工茶品,全程参与采茶制茶。

也正是父亲再次参与采茶制茶的这段经历,深深影响了幼年的李师程。“从记事起,我就经常在家里的古茶园里玩耍,跟着大人们学习采茶制茶。”李师程回忆,早些年易武地区做茶法与今天有着很大的区别,最显著的地方在于:鲜叶分拣、分批杀青与渥堆过夜。

周重林易武第一次探望李师程先生

周重林易武第一次探望李师程先生

在过去,茶叶采摘回来,第一道程序不是摊凉,而是鲜叶分拣。茶工要把刚采摘下来的鲜叶按照抓头,也叫盖头(只有芽尖,没有叶子)、尖子(一芽一叶)、二梭(二叶三叶四叶)、金飞叶(黄片)分别装篓,分别杀青,分别揉捻,分别晒干,等到精制的时候,再按照一定的比例压制。

其中二梭与金飞叶在揉捻后有渥堆的环节,渥堆时间往往要过夜,超过8个小时,有点像制作甜白酒的“捂”这个环节。也因为有这道发酵程序,做出来的茶刺激性与苦涩度都降低了很多。颜色上会偏红一些。而今天这道程序完全不存在于普洱生茶的制作中。过去的古法,也很难按照今天生与熟的划分去定义。

李师程记忆中,小时候家人常做的有两款茶,第一款叫“盖头二梭”,第二款由他取名为“光绪古风”(后因被同行抢注,改为“开基古风”;后文统称“开基古风”)。

周重林于昆明探望李师程先生

周重林于昆明探望李师程先生

“我们可以看见,现在市场上流通的老茶,它的茶芽也不全是很细小的芽,大多是一芽一叶的在外部,作‘盖头’,内里是较粗的茶,它们在内部形成网状,便于茶吸收氧气和陈化。早年按照‘盖头二梭’配比压制的茶也就相当于我们现在常说的大众茶。这种茶现在香港地区有个何姓商人也在花大力气做,每年花费一两千万收茶。我妹妹的茶庄里做的‘盖头二梭’也很好卖,每次都是刚做出就被抢购一空,很受欢迎,但制作这茶很费工,量也相对少。”李师程觉得,这种古法制茶的好处除了价格适中,便于茶叶陈化,还在于加工时区分了嫩叶和老叶的炒制温度,能较好地体现各类鲜叶的特点,充分发挥了工艺作用。

而“开基古风”这款茶,承先祖遗风,用传统工艺制作,属于晒青红茶。它的制法来源于李师程的一个堂哥:采摘后的鲜叶,带回家萎凋,接着放置在太阳光下杀青,揉捻,合堆发酵不超过一刻钟,之后再将其摊晾晒干即成。“小时候看着堂哥这样做,我不以为然,2004年,在易武茶业再度兴起时,我父亲李定伟带着我大妹李春仙办起了茶厂,恢复了安乐茶庄。茶庄恢复后,我回忆起了堂哥的制茶法,就这样把‘开基古风’这款茶恢复制作出来了。我记忆中小时候的两款茶,前者是作为一种古老的制茶工艺,要将它传承下去;后者是做为普洱茶的特色产品,把它恢复起来。”

普洱茶专家李师程先生收藏的普洱茶

“一个老字号不是说仅仅凭牌子上的那几个字就能成为老字号,而是一定要做出那个时代最高质量的产品才称得上是老字号,要对得起这块牌子就必须要好好干。”李师程说。

干在茶乡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和书写的。然而,某些人物在历史的发展中往往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人生有很多支柱,普洱茶产业和文化是我人生一根重要的支柱。”1969年李师程从云南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在昆明的一处工厂当工人,因为在校期间入了党,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到了厂里的党委工作,后经提拔又当上了昆明市秘书长副书记,1991年末,省委又任命其去思茅(今普洱)任地委书记。期间,他成功地组织实施了省委建设茶叶基地的计划,先后于1993年、1995年倡导组织举办了第一届、第二届中国普洱茶叶节暨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成为中国普洱茶文化的倡导人,为弘扬普洱茶文化,振兴普洱茶产业做了积极的贡献,在中国茶叶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普洱茶

中国普洱茶文化研究

中国普洱茶文化研究

《中国普洱茶文化研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沿海地区乡镇企业大发展,而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云南省,当时迫切需要解决两个问题:钱从哪里来?人住何处去?

“除了这‘一节两会’(中国普洱茶叶节、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古茶山保护研讨会),我还带领当地群众种植了50万亩的台地茶。”李师程说,当时决定在思茅干这两件事,主要是因为当年思茅地区非常贫困,整个地区十个县市的财政收入不足一个亿,“每年的财政收入只有几千万,就连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发的工资都是我们向省里要的,每月去要一次,常年如此。”

“且思茅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较多,他们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缺乏技术,但有一个方面是共通的,那就是村村寨寨都有茶,大家也都会做茶。我就想,茶这种经济作物,既不需要很高的技术,也不要很大投资,最适合在思茅地区推广种植。而要在当地发展普洱茶那就得先把云南普洱茶这个牌子给打起来,为文化复兴,这也就出现了后来我们举办的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李师程说,当年的研讨会解决了几个问题:

李师程于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词

李师程于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词

第一,当时人们对“世界茶叶原产地在哪里”这一问题有很大争议,比较多的一个说法是源头在印度,另一个说法是说在中国,但这需要拿出证据,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就解决了这个问题,研讨会让专家研究三棵树,第一棵是镇沅千家寨2700年的野生茶树,第二棵澜沧邦崴的千年茶树,这是一棵过渡型茶树,第三棵是景迈山万亩古茶园里的种植型茶树。各国专家通过研究茶树染色体对称性(染色体对称性越差的茶树越古老,对称性越好的茶树年代也就越近)得出一个结论:澜沧邦崴过渡型茶树比印度最古老的阿萨姆茶还要老。进而也就得确定了茶叶的原产地是中国,中心地带则位于澜沧江中下游地带。

“当时台湾地区很多专家也是第一次到内地,当他们看到邦崴千年的过渡性古茶树时很是激动,有人就说‘我们崇拜普洱茶,但不知道它是怎么来的,今天找到它的根了。’更有人当场掏出从台湾带来的普洱老茶,在树下冲泡,供奉茶树。”李师程说,研讨会的举办还促进了几乎丢失的易武七子饼茶传统工艺的恢复。

普洱茶专家李师程先生

第二,确认了茶叶分为野生型、过渡型和种植型三种。其中,当年在景迈山的一片古茶园如今得以保留下来还与李师程有关,“当时有个常年游走在茶山,对茶很热心的退休老同志对我讲,他发现景迈山上有一片非常大的茶园,因为产量低,且难采摘,当地有群众想要把古茶树砍掉替代栽种高产的台地茶。据他所说,当时山下惠民茶厂的台地茶一亩可以摘两三百公斤的鲜叶,而山上的古树茶一亩才能摘得二三十公斤鲜叶,老百姓觉得差距过大,想要替换种植,提高收入。得知此消息后,我就召集地级领导到景迈开了一个现场会议,并当即让县长在县里立了一个法,将景迈山(古茶树资源)保护起来。”正是有了当年奠定下的良好基础,如今,普洱景迈山古茶园已经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古茶树是稀缺资源,需要保护;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台地茶的作用也不可小觑。“现在思茅(普洱)有50万亩台地茶就是我在任的那个时期牵头种下的。台地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属于正确的种茶方向,因为它的产量高,速生密植,四年长成就可采摘,这对当时云南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现在我们对台地茶不能有偏见,它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不能忽视和否定它。而随着供给侧改革,人们对茶叶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生态、有机成为了趋势,这就需要对茶园进行改造,以适应现在的需求。”

茶园

从现在来看,1993年,第一届中国普洱茶叶节暨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振兴普洱茶产业做了积极的贡献,然而,对于决定是否在思茅办研讨会的决策者李师程来说,当时的压力非常之大。

“那个时候要在一个地区(现在是普洱市)办一个国际学术研讨会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国际问题’是件大事,需要审批,当时处于解放思想阶段,报上去只要上级不直接说不能干,我们就把它当做能干去干;其次,我们办的是国际学术研讨会,需要有不同国家的专家参与,但邀请外国嘉宾也是一个问题,好在我们联系上陈文华,他办了个世界性的《农业考古》杂志,杂志内有很多专家的联系方式,我们就通过他解决了嘉宾邀请问题。嘉宾邀请有着落了,那就要解决接待问题,而当时思茅当地只有简陋的招待所能提供住宿、每日飞机仅有一两班、全地区只有四部可拨打的电话……在基础条件上就不达标,城市形象也需要有大量资金来整改提升。那么这些钱从哪里来呢?”

为振兴中国茶文化而奋斗——陈文华

为振兴中国茶文化而奋斗——陈文华

为解决资金问题,李师程想了个办法——运输“边贸车”。“当时为把缅甸佤邦车运进来,我们在边境的稀泥路上铺设了很多的木板,让后通过人力将车拉入国内。为一辆边贸车办一个执照,我们当地可以收取两三千元的手续费,通过一万多辆边贸车的运输和手续办理,我们就有了两三千万的收入,而这笔收入的大头上交国家,留下的一部分就用于办茶叶节。”后来有人向上级部门反映,李师程他们的这种行为是在“走私车”,属于违法行为,好在经国家总理实地走访,了解实际情况后,将其归为“边贸车”,不予当事责任人处分。

李师程在思茅(普洱)就职7年,当地的茶叶价格从1991年的每公斤3~4元,提升到了1998年的每公斤20~40元;茶企方面,龙生茶业、牛洛河茶业这样的本地茶企在李师程调回昆明任职时已初具规模。1992年省委发的一号文件中也对思茅地区关于绿色企业发展走出了一条“三结合一体化”的路子,作了充分肯定(“三结合”是城乡结合,工农结合,科技与经济结合;“一体化”是农工商贸易一体化)。

茶山

但要知道,通过茶产业让一个城市发生这样的转变极其不易。早在李师程刚到思茅时,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发展茶产业,而是发展烟草产业和咖啡产业,“我在昆明待过,知道烟草很挣钱,但当时省里答复说,思茅雨季长、雨水较多,不适合种烟,只适合种茶,但我后来还是决定先少部分种植试试,结果证明种烟也成功了,但仅限于北面的景东、墨江、镇沅等地;而咖啡属于园艺作物,非常容易生钻心虫,技术要求高,在当时来说不好种养。”而长远来看,当年思茅地区种植的烤烟、咖啡等作物,直至今天也仍旧对当地经济发展带来利好作用。

用民族文化打造云茶品牌

细看云南普洱茶发展的每个重要节点,几乎都能从中找到李师程参与留下的印记。

“在担任云南省政协文史委主任时,我发现文史委对全省的文化历史已经梳理得很多、很好了,但在茶文化方面却还存在缺陷,后来有机会我们于2005年正式挂牌成立了云南民族茶文化研究会,至今已有14个年头,期间编撰了《云茶大典》一书、承办了《普洱茶·春夏秋冬》杂志……”李师程回忆起当年成立“云南民族茶文化研究会”的初衷时,感慨颇深。他认为,盛世兴茶,历史上普洱府曾打造了“普洱茶贡茶”,这是闻名全国的“普洱茶品牌”,如今,我们又逢盛世,完全可以用云南民族文化,打造云茶的中国品牌和世界品牌,特别是普洱茶的中国品牌和世界品牌。

晒青毛茶

“云茶产业的迅猛发展,需要我们用全新的视野来关照云南的民族文化,挖掘、整理我们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现我们民族文化的新元素,为云茶产业(包括正在兴盛的普洱茶产业)注入新的生机。”李师程说。

普洱茶专家李师程先生

“作为曾经谋划并推动过地方经济发展的政府官员,我对云南茶产业健康发展寄予厚望;作为云南民族茶文化研究的学者,我被民族茶文化的无穷魅力深深感染;作为易武‘安乐’老茶号的第四代传人,我对所有的‘老字号’情有独钟。”——“历史的误会”让对天体物理感兴趣的李师程,将兴趣转向了茶产业,从此埋头深耕。如今,74岁的他还给自己的老年生活安排了个任务,“我想趁着这几年在家没什么事,把普洱茶的四十二功效整理出来,写成长卷,(我)现在虽然不方便出门,但在家也得力所能及地为这个行业做些事。”

文|王娜,茶业复兴编辑。图文来源:茶业复兴,经授权爱普茶网https://www.ipucha.com/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延伸阅读:+

首页 > 茶叶名家 > 茶业复兴 > 李师程:“历史的误会”给了我在茶产业深耕的机会
爱普茶网 爱普茶网,最新茶资讯网站,https://m.ipu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