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茶叶名家 > 名家论茶 > 大国茶匠:苏芳华,见证云茶发展40年(上)

大国茶匠:苏芳华,见证云茶发展40年(上)

作者:忠茶君  日期:04-01 来源:普洱杂志

大国茶匠苏芳华

苏芳华

苏芳华,湖南祁阳人,1942年12月出生,1965年毕业于湖南农学院园艺系茶叶专业,1976年进入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工作,直到2002年退休。

从小喜欢机械的苏芳华,梦想成为一名拖拉机手,将来开着拖拉机在田野上奔驰。高中毕业后,恰逢国家调整方针,自己钟爱的农机专业被取消;任选的两个专业“果树”和“茶叶”,想着学“果树”专业好,以后可以吃水果,排着队去,人又报满了……只好选择了“茶叶”专业。

就是这样“无奈”的选择下,却让苏芳华与茶结下了一辈子的缘分。从湖南农学院园艺系毕业后,他作为茶叶技术人才,从故乡湖南来到他乡云南,与茶相伴,直至今时。

1965年,苏芳华从湖南农学院茶艺系茶叶专业毕业。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资源丰富,但始终缺少茶叶干部和茶叶人才。时任云南省农业厅厅长的,是刚从临沧地委调任的张正军,就想从省外引进茶叶技术人才。“当时省外有三所大学有茶艺系,浙江农业大学、安徽农学院和湖南农学院,”张正军就派省里的干部到这三所大学去要茶叶技术人才,苏芳华就此就从湖南来到了云南。

当时,云南全省的茶叶生产工作归农业厅主管,苏芳华就随同其他的技术人才,一起分配到了云南省农业厅。“1965年,我分配到了云南省农业厅经济作物处。经济作物处当时有两个大的队,一个茶山队,一个茶叶队,一个发展茶山,一个发展茶叶。”苏芳华介绍说:“当时我们茶叶队一共从省外要了16个大学生。”当时,就是包括像苏芳华在内的省外来很多大学生,从事茶行业,帮助云南发展茶叶事业,并最终办起了云南农业大学,帮助云南当地培训技术人员,发展技术力量,使得云南的茶叶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中茶:历经三个部门

在农业厅工作了近十年后,苏芳华调入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中茶公司前身)工作。

“当时公司的干部队伍情况是这样的,当时中茶公司是对外贸易的,做对外出口的,所以当时要的人员,政治上是要绝对可靠的,所以进中茶公司的人员,85%以上的人都是复员军人和共产党员。”苏芳华介绍说,像自己这样科班出身的大学毕业生,很少有人进到中茶公司。

苏芳华刚到中茶公司的时候,分到了生产业务科,“所谓生产业务科,就是抓茶叶的发展,主要就是调查了解全省茶叶的生产情况,然后制定茶叶发展的方针政策。”

苏芳华介绍说,上世纪80年代,云南省的茶叶产量很低。“1980年茶叶面积大概是139万亩,总产量是35万多担,”而当时云南茶叶发展的前景在于扩大出口,就出现了产量供不应求的情况。云南省政府对茶叶发展也很重视,从80年代初一直到90年代,每年都由省政府组织召开一次全省茶叶工作会议。当时中茶公司为了解决好货源问题,就在1986年初设立了一个货源科,他就担任了公司第一任货源科的科长,“货源科就是把原来生产业务科的职能细分化后成立的一个部门,有些到了审检科,有些到技术科。货源科就是负责生产发展,发展基地,建设茶叶初制所,把货源收上来。”

1987年,中茶公司成立经理办公室,刚担任货源科科长不久的苏芳华,就调任经理办公室任办公室副主任,1991年,原办公室主任王树文调走后,他正式担任了公司经理办公室主任。

调研:货源科变“草鞋”科

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云南省有最好的茶叶资源,有自己的大叶种,气候、土壤各方面都合适云南大叶种茶树的生长,但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为什么云南茶产量一直很低?

无论是在生产业务科还是货源科,其主要的工作就是发展茶叶生产。“当时我们每年有4个月以上的时间在农村里面做调查研究,所有的山头都跑遍,所有的茶区都跑遍。”苏芳华说:“当时说我们货源科就是草鞋科,就是穿着草鞋在山里跑,皮鞋是穿不上了。”在山里跑做什么呢?做调查研究。做完调查研究回来后,就给省政府写调研报告。

云南省政府对茶叶发展也很重视,所以才有了“从80年代初一直到90年代,每年都由省政府组织召开一次全省茶叶工作会议,”着重解决扩大出口中出现产量供不应求的局面。

苏芳华说,到目前为止,他还是认为云南茶叶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就在扩大出口。

“为什么我们云南茶叶发展不太好,我们都是在内销上做文章,外销现在出口量还是很少。”苏芳华说,茶叶还是要多出口,现在云南每年的茶叶产量20多万吨,单是普洱茶产品就近12万吨,“如果我12万吨普洱茶有6万吨,一半左右的能出口,那么整个国内市场都能活起来。现在我们很大一部分都在国内市场,没有把出口搞上去。”

作者:忠茶君,图文来源:普洱杂志,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

延伸阅读:+

首页 > 茶叶名家 > 名家论茶 > 大国茶匠:苏芳华,见证云茶发展40年(上)
爱普茶网 爱普茶网,最新茶资讯网站,https://m.ipu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