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这个周末,到国家会议中心赶一场国潮风!
11月9日,2023华巨臣北京茶博会暨凤凰单丛茶文化节在北京开幕。
此次茶博会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深圳市茶文化促进会、深圳市华巨臣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凤凰单丛茶跨县集群产业园主办。开幕当天,现场吸引了数万茶商茶客纷至沓来,尽显专业茶展风采。
展会为期4天,将持续至11月12日。今天,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记者带大家一起看看,此次北京茶博会有哪些新惊喜!
惊喜一
茗茶荟萃点燃京津冀销区市场
作为全国茶贸易中心,北京茶产业集聚效应和辐射力显著,茶消费潜力巨大。此次北京茶博会吸引了包括京津冀地区在内的全国800余家茶全产业链品牌参展,展览面积达35000㎡,设立国际标准展位1600个,设置全国名茶展区、老茶一条街、茶器美学展区、紫砂区、普洱/黑茶展区、潮州凤凰单丛茶展区、港澳台及国际展区等七大展区,展品囊括六大茶类、茶食、茶服、红木、紫砂、陶瓷、国际精品茶器、香器、花器、文化用品、艺术品、美学空间设计、茶具、工艺品、高端水、茶深加工产品、茶旅游、茶互联网+金融、包装设计等全产业链精品。
惊喜二
国潮茶文化、京味文化迸发新火花
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记者在现场看到,此次北京茶博会除荟聚名茶、茶具、茶服等多品类展品外,主办方精心策划了30余场古色古香的茶文化活动。茶博会以“最也国潮”为活动主题,深度融合“京味文化”元素,以及多种富有时尚性的传统文化元素,充分体现出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性、创新性、时尚性和互动性。
除斗茶大赛、2023中国茶文化年会(北京站)、茶馆业交流会、汉唐博物美学空间等常规茶文化活动外,主办方还邀请众多艺术家共同打造沉浸式雅集活动,茶艺展演、香事雅集、花道艺术、宋代点茶、新式调饮、古瓷鉴赏等活动丰富多彩,韵味十足。
惊喜三
茶的“文化传承”与“现代化表达”相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1月10日,2023中国茶文化年会(北京站)在北京茶博会上惊喜亮相。
活动现场,云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会荣誉副会长、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领导小组办公室原主任、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局长饶明勇,陕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二级研究员、法门寺博物馆原馆长姜捷,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刘宝建,茶业复兴创始人、著名茶文化学者周重林,浙报集团茶媒体中心副主任、潮新闻文旅传播中心副主任、《茶博览》杂志执行主编张姝,广东省茶文化促进会副会长、“顺子说茶”创始人陈镜顺等全国各地知名茶文化专家学者、爱好者参会。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领导小组办公室 原主任饶明勇作主题分享。
饶明勇以《全球首例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之路及其重要价值》为主题,向大家讲述了景迈山申遗历程。他表示,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经历了13年。2010年初,在云南省宁洱县举办的首届中国茶马古道节是申遗开始的契机。会议结束以后,国家文物局派出郭旃等专家赴普洱和景迈山古茶园考察其独特的文化遗产价值。2010年6月,云南省普洱市成立了由普洱市领导牵头的景迈山古茶园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领导小组和办公室。2014年5月,根据申遗工作进展需要,普洱景迈山古茶园保护管理局成立。
与此同时,在全国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正式申报文本(中英文对照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管理规划正式文本等工作陆续完成,为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奠定了坚实基础。最终,经过多方努力,2023年9月17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在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审查被批准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法门寺博物馆原馆长姜捷作主题分享。
姜捷以《博物馆里的唐代茶文化》为主题,向大家展示唐代空前繁荣的茶文化。他表示,唐代喝茶之风从寺庙里兴起。在中唐之后,茶在民间普及,饮茶变成了一种民间习俗。唐代是饮茶风尚兴盛时期,在宫廷皇室的引领下,平民僧俗无不崇尚饮茶生活,因之烹茶饮茶的专用器具日趋完备,更为讲究。法门寺地宫与丁卯桥窖藏中均出土有金银茶具,尤以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宫廷系列茶具最具代表,成为唐代茶文化最高境界的反映,展示了从烘焙、研磨、过筛、贮藏,到烹煮、饮用等制茶工序及饮茶的全过程。唐代茶的饮法是煮茶即烹茶、煎茶。根据《茶经》记载,唐人饮茶讲究鉴茗、品水、观火、辨器,需通过焙炙、碾碎、筛罗、三沸等多个步骤才能完成整个茶道。
溯回千年,我们透过茶看到大唐真实的生活,因为唐人的思索与实践,茶才从它原始的功用中解放出来,走进了内容与形式并重、物质与精神并丰的中国人的血液中。
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刘宝建作主题分享。
刘宝建以《香茗远播传入亚洲拾零》为主题,分享中华茶文化在亚洲传播的历史。她表示,632-646年间,新罗逐渐统一了朝鲜半岛,开始从中国引进饮茶习俗。公元828年,新罗使节金大廉将茶籽带回朝鲜,朝鲜的种茶历史由此开始。
唐朝,大批日本遣唐使来华,到中国各佛教圣地修行求学。这些遣唐使归国时,不仅学习了佛家经典,也将中国的茶籽、茶的种植知识、煮茶技艺带到了日本,使茶文化在日本发扬光大,形成了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并赋予新的精神内涵。
印度很早就从西藏学习了饮茶法,1834年,引种了大批武夷茶籽,并雇用了中国工人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成功培植。今天的印度已经是世界上茶叶的生产、出口、消费大国。
茶叶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向东南亚等其他亚洲国家地区传播。宋、元时期,福建泉州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中心。而当时毗邻泉州的茶叶产地不少,茶从此向东南亚传播。
茶业复兴创始人周重林作主题分享。
周重林以《中国茶的新表达与新腔调》为题发表主题演讲。他表示,中国茶目前有三种现代化表达。第一,国家话语的新表达:外交茶叙。以茶引题、以茶论道。作为中国传统待客之道和标志性文化符号,茶被频频带到外交场合。从接待访华国家元首,到APEC峰会、G20峰会、金砖峰会等重大国际场合。
第二,国家话语的新表达:世界茶遗产。茶不仅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更成就了世界共享的茶文化。
第三,商品话语新表达:时间的朋友。人们对于茶的认识从之前的“贵新”到现在的——普洱茶白茶的商业腔调——“贵陈”。茶成为时间最忠诚的朋友。
《茶博览》杂志执行主编张姝作主题分享。
张姝以《茶文化创新与传播的浙江模式》为主题,与大家回顾了《茶博览》的茶文化创新传播表达。她表示,新闻报道没有循规蹈矩,语言也不一定是中规中矩,表现形式也可以有所创新。随着传播方式的多样,大众对于新颖宣传方式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比如通过动画H5方式来讲述故事往往能实现不错的创意形式。我们当下进行的是新闻品牌的塑造,已经和传统的方式不同,传播技术可以让内容充满想象力。互动更是新媒体的特征,利用当下的一些新媒体交互方式,让用户进行阅读、分享,然后传播。所以,就是要把落脚点放在用户最终能接受、能认可,能信服,通过调动大众的参与真正把这个新闻提升到品牌的高度。
“顺子说茶”创始人陈镜顺作主题分享。
在微信视频号茶品类,有一位“风云”人物,那就是头部主播“顺子说茶”创始人陈镜顺,茶友们亲切地称呼他为“顺子老师”。顺子老师以《茶文化传播的视频化表达》为主题,指出现代茶叶销售经历了从零售店的时代、会展的时代再到网络的时代的变化发展,而无论时代如何更迭改变,核心和重点始终不变,那就是茶叶,以及凝聚了丰富的茶文化的茶产品。结合自己做直播的经验,顺子老师提到,“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唯有依靠热爱、用心做的直播才能做到隔着屏幕也感染到他人。顺子老师正是凭借着自己的专业知识赢得观众们的青睐。他表示,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靠的正是一份初心,一份热爱。“顺子说茶”之所以能成为茶文化直播中的标杆,还因为那份敬畏和谦逊,以及常怀感恩之心。
此次茶博会将延续到11月12日,诸如2023中国茶文化年会(北京站)这样精彩的活动还有多场,这一场年轻的、有趣的时尚茶博会,创新、年轻化的符号值得大家趁着周末前来体验、打卡。传统与时尚,因茶而交汇。感兴趣的话,就来现场一睹风采吧!
出品: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
作者:梁妍,图文来源:茶周刊,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普洱茶选购、咨询,敬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