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整治种茶毁林上了《人民日报》,警钟为谁而鸣?
1月18日的人民日报“读者来信”版,大篇幅报道了云南“坚决遏制种茶毁林行为”,认为专项行动取得积极成效,如今越来越多的茶农意识到:有好生态,茶叶才能卖好价钱。
毁林种茶,是茶农为追求茶叶产量、扩大种植面积,用非法手段毁坏林木破坏森林资源。这种现象在云南主要产茶区多发高发,既违反了有关法律法规,又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去年5月,云南省印发方案,展开为期半年的专项整治,毁林者被绳之以法甚至投进监狱,被毁坏的林地得到部分修复。在曾经的重灾区,一度猖獗的毁林行为被“紧急踩下刹车”,那些原本自在生长的参天大树,暂时没有斧斤、毒害之虞了。
专项整治为期半年,雷霆行动的高压态势下,“不敢毁林”已成常态,“不能毁林”正在堵塞漏洞,“不想毁林”仍任重道远。无论毁林还是整治毁林,警钟在为谁而鸣?放眼未来,如何厘清种茶、采茶的边界红线?如何构建林茶共生的良性生态?如何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这些问题对行业更为基本,对行业的警醒和监管治理未有穷期。
对茶农来说,既要增强法制意识,又要提高文明素质。许多茶山、茶园地处偏远山区,受历史和自然条件影响,长期发展相对滞后,思想观念和传统习惯停留在自给自足的阶段。其实民族地区对自然对山林本来心怀敬畏,有一套世代沿袭的合乎自然生态的茶园管理方式。但在利益驱使下,在法不责众甚至“老实人吃亏”的侥幸心理下,敬畏自然的信仰不足惜,顺应自然的传统不足法,有些茶农铤而走险,尝到了惩罚的苦酒。
想悲剧不再重演,除了法制教育,文明素质的教育引导同样不可或缺。有的茶农尤其是直过民族的茶农缺乏储蓄和理财技能,“卖茶一时富,年底没钱花”;有的富起来的茶农相互攀比建房买车,提高产量成生财之道;有的受不良企业教唆,清理山林以供土地流转出租。凡此种种,都需要长期耐心教育,否则毁林的驱动力还在,恐怕有朝一日死灰复燃。
从产量来说,普洱茶行业已经供大于求,每年都有大量的茶叶愁销路,亟待提质增效。那么,毁林种茶或者砍掉遮荫的大树提高产量动力何在?在于“名山头”“小产区”的迷信,在于掺杂使假、以小树充古树搅乱市场。迷信“一山一味”追捧风味自然,造成两极分化,贵的茶更贵、便宜的更没人要。若说普洱茶行业有两条路子——突出农产品加工靠工艺科技,强调自然手工靠原料说话,前一条无疑更有前景,更符合千亿云茶战略,消费者也更放心。
在茶园和市场消费者之间,企业的作用关键,更多企业倡导“科技普洱”以拼配取胜,就会惠及更多茶农。茶叶风味,既拜自然所赐,又是加工工艺之功,是自然和人为的结合。如今普洱茶行业的一些领军企业,或推出生物技术饮品,或以文化旅游融合打通一二三产,经验未必复制,思路可以借鉴。做茶应多从工艺进步和产品创新上下功夫,少些玄学故事,多供给可追溯、重品控的产品和品牌。
这次专项整治行动也说明,只要下决心动真碰硬,加强监管联合执法,沉疴痼疾可破,行业新风可立。曾几何时,“国有林”的普洱茶产品大行其道,听上去就违法的东西横行,既说明全行业的法制意识淡漠,又暴露出行业监管的乏力空白。在媒体监督和市场监管下,如今“国有林”产品已难觅踪迹。普洱茶乱象不少,最扎眼的莫过于造假成风、名实不副,“九块九老班章”公开叫卖,市场里不少名山头的包装信息不过是废纸一张,莫非咄咄怪事!真管不了吗?真没办法吗?“毁林种茶”专项行动已给出答案。
云南要建成全国生态文明“排头兵”,森林植被是最可宝贵的资源之一。整治毁林种茶,成果丰硕经验难得,不仅对茶行业有示范意义,也不独对云南有示范意义。经济林果的发展,稍不注意就与林争地、与树争光,杨梅芒果等木本林果是这样,草果草药等草本作物亦然。对照检查举一反三,其他行业有没有毁林问题?即便不是林地,有的“荒山荒坡”也是植被形态,盲目破坏使不得。而在全国来讲,毁林种参、毁林种果等报道也不少。护林与发展如何平衡?期待云南整治毁林种茶之后,探索出可资借鉴的经验。
作者:鲁云,图文来源:鲁云茶话。
普洱茶选购、咨询,敬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