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节】安徽宣城建国以来首届制茶大赛有多精彩!
宣城市首届制茶(手工茶)技能大赛现场。
今天是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本次丰收节的主题为“庆丰收迎盛会”。作为作为安徽省宣城市农民丰收节重点活动,9月22—23日,宣城市首届制茶(手工茶)技能大赛在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举办。
本次大赛以“弘扬工匠精神成就技能梦想”为主题,由宣城市总工会、宣城市农业农村局、宣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郎溪县政府主办,郎溪县总工会、郎溪县农业农村局、郎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承办。
开幕式现场。
宣城市各代表队。
经过层层推荐选拔,来自宣城市4县2市1区及市直代表队的18位选手汇聚在郎溪县大佛山养心谷参加大赛决赛。主承办单位领导、评委、参赛选手、新闻媒体等近百人参加宣城市首届制茶(手工茶)技能大赛开幕式。
郎溪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良龙致辞。
开幕式上,郎溪县委常委、郎溪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良龙作为东道主首先致辞。他表示,本次大赛是对宣城市制茶技能水平的检阅,对于发现技能专业人才、提高技能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郎溪县是宣城的产茶大县,现有茶园超过10万亩,“郎溪黄茶”公用品牌已经形成较大的市场影响力。作为本次大赛的举办地,郎溪县将把比赛办成一届“传承和交流技艺、建立和巩固友谊”的精彩赛事。
宣城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凌跃进致辞。
随后,宣城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凌跃进代表主办单位致辞。他表示,宣城市是物产丰饶的鱼米之乡,更是名茶荟萃之所。郎溪县被授予“中国绿茶之乡”称号。美景、福地和盛事,本次大赛一定能取得圆满成功。
裁判代表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教授宁井铭宣誓。
参赛选手代表张爱明宣誓。
会上,裁判代表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教授宁井铭和参赛选手代表张爱明先后宣誓,表示要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和认真拼搏的态度,奉献一场专业、精彩的赛事。
启动仪式现场。
活动最后,现场10位领导按下启动键,标志着宣城市首届制茶(手工茶)技能大赛正式启动。
本次大赛裁判组成员合影。
记者了解到,本次大赛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宣城市茶行业举行的第一次制茶大赛,也是宣城市规格最高、专业度最强的制茶职业技能竞赛。为提高比赛科学性和严谨性,组委会邀请知名茶学专家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教授宁井铭担任裁判组组长,湖南省农业大学茶学系教授萧力争担任裁判组副组长。此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茉莉花茶)制作技艺传承人王秀兰,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绿茶)制作技艺传承人谢一平等担任裁判组成员。郎溪县公证处对本次比赛进行公证。
记者从大赛组委会了解到,本次大赛竞赛项目分为理论考试、实操考核两个环节。
大赛考试现场。
记者在比赛现场看到,随着比赛号令的发出,18位选手动作迅速准确,有条不紊,把茶青倒进杀青大锅里,手法娴熟地翻炒着茶叶。茶叶杀青后,经过做形、烘干等制茶工序,青翠的鲜叶渐渐变干,逐渐紧圆,一锅又一锅炒制茶叶新鲜出炉,赛场内顿时茶香四溢,沁人心脾。
大赛审评现场。
选手制茶完毕,评委从茶叶的外形、香气、汤色、滋味、叶底5个方面对选手制作的茶叶严格打分、综合评价。
所有获奖选手合影留念。
经过紧张的角逐,最终,来自市直代表队的选手荣获一等奖,被授予“宣城市技术能手”称号,颁发证书及奖金,并颁发“宣城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二等奖的两名选手分别来自广德市和市直代表队,他们被授予“宣城市技术能手”称号,并获颁证书及奖金;三等奖共计3名,由来自宁国市的两名选手和来自广德市的一名选手摘取,他们被授予“宣城市技术能手”称号,并颁发奖金。
宣城市种植业管理服务中心主任方明总结发言。
随着本次比赛的结果新鲜出炉,制茶大赛落下帷幕。闭幕式上,宣城市种植业管理服务中心主任方明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本次比赛参赛选手水平普遍较高,比赛现场氛围热烈。赛场上,选手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表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充分展现了手工制茶技艺。
裁判组组长宁井铭对大赛进行技术点评。
大赛裁判组组长宁井铭对本次大赛进行技术点评。他认为,绝大多数选手都很熟悉手工制茶工艺流程,对于关键工序掌握得很好。成品茶外形呈扁形极净、卷曲形极紧。但朵形茶自然形状还有提高空间。参赛的18支茶样呈栗香。因茶青原料为秋茶,滋味稍带苦涩,但整体茶汤滋味以醇厚为主,体现出出乎意料的秋茶滋味。
本次比赛既是宣城市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创新,又是对宣城茶业文化历史和加工技艺的新时代传承。对增强茶企、茶农的品牌意识、质量意识,促进宣城绿茶品质整体提升,加快宣城茶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和里程碑意义。
据了解,宣城市茶叶资源丰富,是安徽省5个茶叶主产市之一。目前,宣城市茶园面积49.7万亩,涉茶农民31万人、加工经营人员6万人,生产企业180多家,一产产值33.89亿元。已有1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1家省级龙头企业。
在宣城市众多产茶区中,郎溪县茶叶成绩最为亮眼。2021年,全县茶产业综合产值13.868亿元,较2020年增长了1.473亿元,增幅达21%。建立无性系良种茶园5.4万亩、传统机采茶园3.4万亩,加工企业139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茶叶包装、批发零售、茶旅三大板块均有增长,总产值5.86亿元。
出品: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
作者:梁妍、赵光辉,图文来源:茶周刊,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普洱茶选购、咨询,敬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