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商突破困境,当思考5个问题|谢付亮
不久前,卢仝茶业研究院院长赖刚老师问我,当下很多茶店、茶企、茶馆经营遇到瓶颈,应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很普遍,也很难回答。
很多人将之归因于经济环境,这样不无道理,但换来的多是抱怨,不利于改善经营状况,更不利于突破困境。“君子求诸己”,最重要的还是找自己的原因,然后找到相应的对策。
其一,不要端着,要做到“诚”。
什么是“诚”?
《大学》上讲,“诚”就是“毋自欺”,即,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很多人喜欢自己欺骗自己、美化自己,所以看不到问题的实质,也解决不了问题。
《中庸》讲“至诚如神”,我很赞同,茶商看到自己的困境,承认自己的错误,然后寻找方法,更容易走出困境。
比如,茶商要明白,谈销售不丢人,茶叶卖不出去,一切为零。在茶叶质量过关的前提下,茶叶营销是头等大事,把茶叶卖出去是头等大事。做茶叶品牌,可以说是茶叶营销的方法之一,也可以说是茶叶营销的结果之一,这个就看你怎么看,没必要争论,有效果就好。
再如,茶文化,不是刻意的表演,是不经意的表现,每天的表现,无意之中的表现。最大的茶文化,就是老百姓天天喝茶、喜欢喝茶、爱上喝茶,而且能够喝到有益身心健康的茶。
其二,合理预算,缩减开支。
根据自己的资金实力,做个合理的预算,该花的要花,不该花的不要花,以保持足够的现金流,应对各种各样的风险,同时,也能更安静地为顾客创造价值。
比如,我曾经住过一个酒店,印象非常深,因为,大冬天,外面冷风嗖嗖,还下着雨,这家酒店的前台却没有开空调,进去感觉很冷,一度让我怀疑这家酒店的种种好评是不是“言过其实”,但是,入住之后才发现很值,尤其令人吃惊的是,房间内用的吹风机居然价值3200元。
其三,三圈时代,推心置茶。
10多年前,我提出“三圈时代”,即,圈地时代、圈钱时代和圈智时代。
现在的茶产业,是以“圈智”为主的“三圈时代”,必须塑造品牌,因为品牌才是最稳定的流量。哪怕是你发短视频、做直播,也要提醒自己,要有助于提升品牌。
推心置茶,即推己之心,置于茶上,就是要换位思考,常常把自己当作消费者,然后看看“消费者”想什么、需要什么,具体可参考《推心置茶——大转型时代的22条茶业商规》。
比如,住酒店、买电脑、买手机、买汽车,我们都会看重品牌;再比如,买书、买车,也会看品牌,包括作者的个人品牌,出版社品牌或出版商品牌等等。
我们越来越相信品牌,而不是随随便便买点东西,茶企、茶店、茶馆以及茶空间,都要做品牌。当然,这里的品牌不仅有具体商品的品牌,还包括平台的品牌,诸如京东、天猫、淘宝、当当网、亚马逊等等,总会让我们更放心点。
其四,视频在重塑茶产业,当重视“视频传播”。
一方面,面对面沟通,面目表情都看得见,类似“视频传播”,但能够影响的人毕竟有限。利用互联网的视频传播,打破了面对面沟通的限制,理论上能够和无数人“面对面沟通”,自然千倍、万倍甚至千万倍地提高了影响力。
另一方面,不论是直播,还是短视频,视频都更容易传播情绪价值,进而让消费者感知到其绝对价值。做视频传播的原则是,找到自己的特色,即,让自己“出众”,然后适度降价,以面对“消费价格降级”的趋势。
请注意,这里说的是“消费价格降级”,而不是“消费降级”。事实上,对于茶叶来说,是“消费升级”,只不过,“升级”的是“茶叶品质”,而不是“价格”。价格总的来说在“下降”,以渐渐趋于合理。
其五,茶商要想一想,人为什么要去医院?
去医院,因为“生病”,因为要“治病”,或因为“怕生病”,不管怎么说,一个人去医院,都是有“明确的需求”。
具体到茶店、茶企、茶馆或茶空间,都要想一想,别人来你这里的“明确需求”是什么。
搞清楚了,然后参考《片茶不留》一书,做好“出众、出名和出众”三件事,才可能有持续的生存和发展;若是搞不清楚,多半会陷入困境,日子很难过。
总之,茶是个容器,就像茶杯或茶壶,里面都要装东西,至于装什么东西,则由人来决定。装“仁义礼智信”等文化,当然最好,如果不行,至少要装上质量过关的茶叶,以帮助喝茶人活得健康。
本着这个初心,不断改善自己的策略,自然就能走出困境。
作者简介:谢付亮,著名品牌专家、国学专家、茶叶品牌营销权威导师,《中国品牌》杂志报道其策划的“白茶娶妃”为“茶叶品牌第一案”,马来西亚《联合日报》称其为“中国茶叶品牌策划第一人”。
图文来源:谢付亮品牌策划课堂,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