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杂志:点过普洱不点茶
但凡喜茶者,多有此感慨:普洱是喝茶人的终点站。颇有“五岳归来不看山,点过普洱不点茶”的况味。同样,但凡习茶者,多云普洱最不易。不易在制作、不易在识别、不易在品鉴……甚至不易在冲泡。
确实,以普洱茶冲泡一事为例,它离日饮的我们那么近,随手可来。可每当你想细细思量,讲究一番时,瞬间又觉模糊而遥远。仿佛正因着这既高如明月又低在尘埃,既随手可得又无法完全可得的极度反差和微妙关系间,普洱茶冲泡的乐趣从来都让爱茶人停不下探索它的脚步,也让普洱茶在冲泡中产生了更多玩味,成就了更丰富精彩的故事。
普洱茶的冲泡要诀,和所有茶类并无二致。无外乎五大要素:一曰茶、二曰水、三曰器、四曰境、五曰人。今天所论,当水、器、境要素皆全,茶和人在普洱茶冲泡中的重要作用。
茶
茶,在这里指的是识茶、知茶性,所谓看茶泡茶。茶是第一物质基础,事茶人对普洱茶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着其冲泡的所有环节。一位好的冲泡者,最终必当是深谙茶性者。就普洱茶来说,这要求事茶人有专业的普洱茶基础知识素养。懂得普洱茶的原料、工艺、年份、仓储等综合条件下,预判手中之茶将要呈现的味型特征。那么,手中之茶适宜何器、何水,以及所择茶的克重,所配席的茶境才会呼之即出胸有成竹。
以普洱茶的原料为例,因为普洱茶原料产地地域的广泛性,有一山一味,千山千味的风味特征,加之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独特品质,使其又多了时间的味道,让千山千味的普洱茶在神秘的时间和后期仓储环境的多重影响下,有了世界上所有茶类不可媲美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就普洱茶的经典三大产区——西双版纳、临沧、普洱来说,如果同一年份、同样等级的普洱古树新生茶,一般选择敞口、大容量的瓷器盖碗,水温85℃~95℃冲泡。其中,版纳茶区的古六大茶山产区以甜醇感优越,苦涩味最弱为显著特征,故既需要较高水温使茶性释放,而也不需要担心水温过高出现苦涩感。所以同等条件下,水温要求较其他两个产区高。临沧产区以香高性烈著称,但滋味易显涩感,因而它既需要高温发挥香气,又要控制涩感的析出。所以,相对高温、敞口容量大的盖碗佐之高冲的手法,便于其最优滋味的发挥。而普洱产区,相对于版纳、临沧来说,其香其味在淡在雅,茶性阴柔,叶底偏细嫩,水温要求也略低。
生熟茶而论,熟茶水温要比生茶高,95℃~100℃皆可,甚至可以采用煮泡法,紫陶、紫砂在高温下适宜其茶性的发挥。水温越高,香气和醇厚度越显,水温稍降,甜度和细腻感增加,但总体需要保持水温。老茶亦然。
春秋茶而论,秋茶水温要比春茶高。春茶茶质细嫩、香气馥郁、滋味饱满,秋茶茶质粗老,香型单一高锐,滋味相对春茶单一、稀薄,显淡显水。因而为了茶叶能充分析出水浸出物,较之春茶更需要高温冲泡释放。
然而,就如凡事不可一概而论,关于细分普洱茶的茶性,其宗旨也是为“看茶泡茶”而服务。事茶之人不可偏执着相,更应在事茶中寻得践之于行、存乎于心而迎刃有余的行茶法。
人
西学有云“人是万物的尺度”,其实事茶人不可取。但就普洱茶冲泡来说,人是整个冲泡环节的主体。他既是冲泡者也是品饮者,我们在泡茶过程中,既要合乎物性,即茶性;又要合乎人性,即品饮者的感受。所以冲泡环节中关于人的重要性尤为显著。在这里所论之人,强调的是事茶人的冲泡技巧和综合素养。
古有瀹茶圣手,如陆羽、卢仝、徽宗、许次纾诸前辈,今有各茶流派的研习者们,无不是在“技”上精益求精,且在茶之外涉猎颇丰,凡有成就者几乎皆为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技”的精妙,来源于日积月累的践行,来源于无数次温柔的试探。正如无数茶人所谓“五百次郑重其事地拿起,练就一次从容典雅的放下”一般。其技,应专注于普洱茶专业基础知识的深耕,水、器、境常识的熟知。深知制茶人赋予茶的第一次生命之后,事茶人需要赋予茶第二次生命。那么,手中之茶唯一一次与冲泡者和品饮者的相遇,就在事茶人的手中次第呈现了。这呈现是否一瞬灿烂,凭借的是事茶者游刃有余,仿佛和自己融为一体的技艺。
以把控水的能力为例,在对手中的普洱、器具初判之下,水温、注水方式的选择,水线的高低、粗细、缓急,对普洱茶的香气、滋味都有着微妙的影响。
就生熟茶而论,熟茶适宜高温、低注水以及极致缓慢温柔的冲泡法,使其细润、醇厚、丝滑、稠糯的特点彰显。生茶,特别是新的生茶,其美在于茶香充盈、滋味朗阔鲜爽、回甘生津明显。因而,适宜的温度、高冲激水的手法,便于发挥其香其味。老茶新茶亦然。
然而,对于事茶人来说,仅仅停留在技艺阶段,是无法完全窥见茶事之大美的。正如我们往往形容“人有多深,茶有多深”一般,普洱茶相对完美的诠释,需要茶之外的功力,事茶人的综合素养在此刻显得尤为重要。同样的茶,在不同的美学积累的事茶人手中,会诠释出不同的茶境。比如遵四时的茶席设计、更适宜的空间氛围营造,甚至音乐的选择、恰如其分的品评引领,都是一款茶得以相对圆满诠释的必要条件,也是茶与人最完美的邂逅。
想来,片叶汤心中,每一次的感动,都来源于茶和人的每一次契合和融入。在茶里,也在茶外。在无数个每一次刻意之后,所获得的真实而自然地呈现中……
习茶日深,愈发觉得瀹茶无小事,唯有日日躬行。那么,从此之后,泡好一壶普洱,我们就从担柴烧水开始吧……
本文节选自《五岳归来不看山,点过普洱不点茶》
作者丨李辉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2020年3月刊
作者丨李辉,图文来源:普洱杂志,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