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元昌茶厂传芳系列【708】|雅香如蜜沁荷蕊,气韵展百年风华
秋意渐浓,虽是身处春城这般四季如春的地方,但一日日的,目之所及也开始看得出萧瑟凋零的味道。这个时候人总是变得特别容易多愁善感,于是便需要一个不沉陷于世间蝇营狗苟的仰望星空的梦,此时品味福元昌茶厂贮存了十三年之久的传芳系列【708】,便是那么的恰如其分。
要论福元昌传芳系列【708】的精彩,就得看它源自的倚邦曼松这个传奇之地。有句话说得好:“当大自然足够偏心,它就会忘记平衡,把所有的绝色,只放进一片山林”。而恰好福元昌又太懂得怎么去展现曼松的贵气自持,于是用精料、巧工和在原产地贮藏的十三年,把这一饼的风味,凝萃成了一首甜如蜜糖般婉转入喉的诗。
香·香如朝阳微暖,甜似蕊心蜜糖
傍晚暮色朦胧,正合细赏曼松风韵。安睡了十三年的茶品理应被轻柔而礼貌的唤醒。用温烫过后的紫砂壶缓缓摇香,柔软而精致的甜花香气仿佛像是被柔声唤醒的少女,而这份雅致的茶香在温润过后逐渐舒展,茶汤倒入杯中之后,公道杯里的香气便逐层显现,缓慢的、如烟似雾的,像极了一个带着笑意升腾而起的梦,轻盈软糯又透着实在的美好。
那天,我专门挑了一个瓷质的公道,当不需要像往常一样确切地分辨茶汤的颜色时,曼松那真正属于皇室贡茶的精致贵气才更加明晰。冲泡出汤之间,微烫的温度透过瓷胎传至指尖,茶本无言,但此时我却是与它心意相通,待一抹明亮通透的橙黄落入杯盏,果木般香甜的清味似是融入了些许夜色,竟让人忽然有些困了。
味·柔若流光锦,味淡香如荷
虞富莲老师曾在《中国古茶树》中说过:“大叶拼小叶,品质优”的观点,而身处倚邦茶山的曼松,更是既保留了小叶种香甜柔和的特点,又具备了云南茶的山野之气,以典型的中小叶种古树茶在云南的众多古茶山中几百年来独树一帜。若说云南的各个名山名寨汇成了一本书,那曼松,便是我最喜欢时时温读的其中一页。
茶过三巡,曼松那厚润甘醇,细腻内敛的滋味随着茶叶的舒展也渐渐展开。就着渐浓的夜色,我挑着碟子里晶莹的石榴配着温热的茶汤慢嚼慢饮,一时间,果浆汁水混合着带点微甜的木质香气在齿间四溢,一刹那我竟想起那句:“银瓶乍破水浆迸”来。曼松的妙,在于无论怎么冲泡都始终如一的细腻柔顺,特别是三五泡后,茶汤完全出味的平衡感,在舌面上像极了铺陈开来熨平的锦缎,细腻的水路沿着喉咙缓缓下行,顺滑得让人几乎忘记吞咽。口中甘凉生津的包裹感再配上喉间泛起的阵阵幽香,借用清代·张泓在《滇南新语》中一句:“味淡香如荷”,再准确不过。
韵·初见乍惊欢,久处亦怦然
若说香甜柔顺只是福元昌茶厂传芳系列【708】的序曲,那经过了整场厚味甘醇的铺垫,属于曼松的强劲茶气,才是它真正篇章正式的开启。曼松的气韵,总是掩藏在它一开始的雅、柔、厚、鲜之下,看似平顺柔和的风味却能在五六泡之后逐渐发力,如暗潮一般把茶气从丹田推至全身。
我们常说真正的美是极具侵略性的,曼松在尾水时展现出来的茶气透背便彰显着这种霸道。我惊叹于福元昌茶厂不仅用传统工艺还原当年传奇的倚邦曼松贡茶纯味,还愿意用十三年的时间,让它在原产地慢慢成长。毕竟时间才是最无可替代的东西,唯有经过岁月缓慢地冲洗,才能凝练出曼松这份遗世独立却又温润如玉的特质。于是对于曼松,饮过福元昌茶厂的传芳系列【708】,便可谓是:“庭中三千梨花树,再无一朵入我心”。
作者:天岚晨清,图文来源:福元昌古树普洱茶,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普洱茶选购、咨询,敬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