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首个茶文化遗产诞生!
周思雨/摄
9月17日,从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传来喜讯,由中国申报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经世界遗产委员会21国代表审议通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申遗成功,标志着首个茶文化世界遗产的诞生,也成为我国第57项世界遗产。
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于当地时间9月10—25日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中国2022年世界遗产正式申报项目,已经在去年9月顺利完成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实地考察评估,并在本届大会上获得ICOMOS以符合标准、建议无保留列入的评估结果。
据悉,2010年普洱市政府正式启动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工作,2012年以来,景迈山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并先后获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村落、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直到2021年初,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才成为2022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但由于去年会议与今年会议合并举行,所以,今年才得以上会通过。
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记者在第一时间采访了参与申报该项目的著名普洱茶专家——云南省普洱市文物管理所原所长、研究员黄桂枢。听到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的消息后,黄老异常激动并介绍说,早在2000年,他就向普洱市政府提出景迈山古茶林申遗的建议,2010年,普洱市政府正式启动申遗,第一份申遗论文也是由他执笔完成。为促成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十余年来,黄桂枢不顾年事已高,多次参与申遗活动。能为申遗成功贡献一点力量,黄老感到异常欣慰!
中国茶山众多,景迈山有什么特点?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东南部,距普洱市区237公里,距澜沧县城70公里。
景迈山拥有古茶林面积2.8万亩,有古茶树320余万株,迄今已有近2000年的茶叶种植历史,是目前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远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
晨曦微露时的云海,漫山茶林的冬樱,千年长青的古茶林,还有傣、布朗、哈尼和拉祜多民族共生的原生态古寨,组成了这个旖旎彩云之南的隐世秘境。
景迈山古茶林是现代茶园种植技术普及之前,作为传统的“林下茶种植”方式保存至今的实物例证和典型代表,符合世界遗产普遍价值标准。遗产地总面积190.94平方公里,其中,遗产区面积71.67平方公里,涉及澜沧县惠民镇的景迈、芒景两个行政村,内有10个村寨(其中有9个传统村寨)1231户5088人;缓冲区面积119.27平方公里,涉及惠民镇景迈村、芒景村、芒云村和糯福乡勐宋村,内有5个村寨265户1126人。
作为有机演进的文化景观,延续至今的传统“林下茶种植方式”,是人类早期利用茶树的活态样本。“山共林、林生茶、茶绕村、人养茶”的景观格局,承载着“林茶共生、人地共荣”的千年悠远历史。
布朗、傣、佤、拉祜、哈尼等少数民族世居于此,千百年来,茶成为了当地世居民族的信仰,默默守护着他们奉若神明的古老茶树。他们世代与茶共同繁衍、共同发展,生动展现边疆各族群众认识自然、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的实践,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型示范。
多年来,景迈山古茶林得到有效保护。据了解,为实现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普洱市颁布了《普洱市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保护条例》等3部专项法律、7部规章制度,完成对现行177项相关法律法规的收集整理工作,编制景迈山村庄规划,为景观范围内15个自然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依据。
此外,还将364栋传统民居挂牌保护为全国重点文物,并对其中的293栋进行修缮和维护;将306栋传统民居挂牌保护为县级文物,并对其中的64栋进行修缮和维护。另外,还将61个传统村落格局要素按照未定级文物点进行了保护。同时,编制实施《景迈山建设活动导则》,对景观范围内村民和村集体的日常建设活动进行管理,保证了建设活动规范有序。
在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影响和带动下,众多知名文旅企业到景迈山周边投资兴业,促进文旅融合、茶旅融合,2022年澜沧旅游人数61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2.4亿元。
出品: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
图文来源:茶周刊,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普洱茶选购、咨询,敬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