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普洱茶产销形势分析报告
普洱茶是中国特有茶叶品种,生产历史悠久。2008年5月,普洱茶被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并于同年8月正式实施《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其后,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强力支持与政策引导下,在广大普洱茶产销企业的不懈努力下,云南普洱茶产业连续数年保持量价齐增,成为云南茶产业的核心产品。目前,全省80%以上的普洱茶销往中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云南省外)及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消费者中拥有较高的声誉与知名度。
为全面掌握中国普洱茶产销情况,研判普洱茶发展趋势及产业发展前景,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在长期持续调研基础上,结合行业大数据,并与相关单位会商,形成《2020中国普洱茶产销形势分析报告》。具体如下:
一、普洱茶生产情况
1、产量产值稳定增长
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最新数据:2019年,中国普洱茶产量约为15.5万吨,较前一年度上涨1.5万吨,同比增长10.7%,占云南省同年茶叶产量的36.8%,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5.55%;普洱茶农业产值约78.3亿元,占全国茶叶农业总值的3.26%。相较于2015年的12.93万吨和46.4亿元,分别累增19.88%和68.8%。
2、茶园建设绿色生态
践行绿色生态的发展理念,云南省注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高标准生态茶园建设,省内有机认证茶园、绿色食品认证茶园面积的快速增长。据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数据:2019年,云南全省有机认证茶园面积达71万亩,比去年增加26万亩,增幅达57.8%;绿色食品认证茶园面积44万亩,比去年增加7万亩,增18.9%。茶园结构逐步优化,为茶叶品质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3、加工水平不断提升
以标准化、工业化、生物科技等为支撑,普洱茶加工工艺水平优化发展,有效地改善了产品品质与风味。例如:版纳州勐海县通过推进初制加工标准化生产,大力推广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提升晒青茶产品品质,着力“浓强厚重”独特风味,全面提升茶叶产品档次,通过提高单价、提高品质来提升茶产业化水平;临沧市临翔区大力推广洁净功能性熟普发酵技术,加强了普洱熟茶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控制,改变了原先生态台地茶经济附加值较低的问题。
4、文化旅游延伸产业
结合名山、古树、民族、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云南普洱茶产业积极探索产业链延伸,茶与文化、旅游、民族、康养等行业融合,全方位、动态化拓展茶业功能,效果显著:茶文化旅游经济持续增长,项目主题内容愈加丰富。如勐海县正在开展的勐海普洱茶城体系建设,通过规划、布点、保护和改造,促进实体建筑与自然景观、历史风貌与民族茶文化的有机融合,彰显了独特的民族民居建筑风格,打造了“山水田园一幅画,城镇村落一体化”集生态、山地、茶文化、农耕文化为一体的茶文化之城。
5、精准扶贫成效显著
普洱茶产业的健康发展对茶乡经济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助推效果显著。目前全省有60个县通过普洱茶产业实现脱贫摘帽。以勐海县为例,2019年茶树种植面积87.54万亩,毛茶产量2.88万吨,精制茶产量2.8万吨;全县茶产业综合产值超过120亿元,茶叶加工产值和茶叶农业产值比为3.4:1,上缴茶叶税收3.9亿元。又如普洱市,2019年茶产业覆盖全市10个县区(8个县为贫困县),涉茶农户22万户,约116.6万人;全市毛茶产量11.76万吨(其中古树茶0.5万吨),成品茶7.5万吨,缴税收8630万元,综合产值272亿元。
二、普洱茶内销情况
1、市场规模
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2019年,云南普洱茶的国内销量约为10.55万吨,内销额约为115.3亿元。普洱茶在全茶类内销总量中的占比为11.2%,同去年相比增加1.02万吨、10.7%。
销量增长得益于质量管控与研发创新带来的产品质量提升。在普洱茶市场美誉度提高的同时,围绕消费市场便捷化、特色化的需求,茶叶产区和企业开展定向研发:多家企业开发了小克重、方便冲泡的茶品;多个主要产区加大了对古树茶资源的保护,确保名山古树——这一重要的普洱茶生产资源可持续发展,为高端供给稳定了基础。
围绕普洱茶的资源特性,各个产区加大了域内“名山”“名品”“名寨”等资源的集中打造,重点塑造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公共品牌,强化标准、突出特色、形成合力,提高品牌辨识度,集中资源、抱团发展,在产业内形成了各具特色、多点开花的发展局面。
2、渠道建设情况
据中茶协普洱茶专委会对普洱茶产销企业的调研显示:传统的零售渠道与批发市场仍是普洱茶最主要的销售渠道——2019年,普洱茶在连锁直营店和批发市场的销售量虽同比上一年有小幅减少,但仍分别占被调研企业销售量的42.9%和47.9%。与此同时,电商渠道从2018年销量份额的2.92%增至2019年的3.48%,势头较旺。
3、销售区域
调研结果显示:华南地区仍是普洱茶的主销区域,2019年普洱茶销售量占到样本总销量的32.2%;其次是云南省所在的西南地区,华东、华北、华中居后。普洱茶消费向全国市场拓展的形势已经十分明显。东北和西北市场的普洱茶消费总量不高,但未来可期。
另据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介绍,广东地区的茶叶年消费量在20-25万吨左右(含市场流转量);其中,珠三角地区年人均茶叶消费量达2公斤,潮汕地区年人均茶叶消费量高达3公斤,居全国之首。在推动流通消费方面,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功不可没。作为全国规模最大、商户最集中的大型茶叶集散中心,该市场年交易额超80多亿元,其中交易量最大的是普洱茶,2018年及2019年均在8、9万吨左右(含流转量)。经过多年发展,目前云南普洱茶在进入广东市场后,会通过以芳村为核心、以批发为主要业务形式的完整产业链,辐射至全国乃至世界。
从市场层级观察,一线城市仍是普洱茶企业拓展市场的首选区域。
4、品牌建设与推广
品牌建设成为普洱茶拓展市场的重要方向,促使普洱茶向品牌消费模式加速发展,形成了生产领域做品牌、消费市场看品牌的良好氛围。全省10县入选“2020年度茶业百强县”,其中勐海县被推荐为“‘十三五’茶业发展十强县”,双江自治县被推荐为“2020年度茶业品牌建设十强县”。“2020年度茶业百强企业”中共有26家企业有普洱茶产品销售业务。9家云南普洱茶生产企业入选“2020年度茶业百强企业”,云南白药天颐茶品有限公司被推荐为“2020年度茶业创新十强企业”,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推荐为“2020年度茶业社会责任十佳企业”,云南中吉号茶业有限公司被推荐为“2020年度茶业新锐十强企业”。
与此同时,云南省2018年开展“一县一业”普洱茶产业示范县创建,三个县区获得省财政专项支持,连续三年支持每个县区每年3000万元,通过创建,树立了普洱茶发展的排头兵;连续三年开展“10大名品”和“10强企业”“20佳创新企业”评选,树立引领了行业发展的标杆。2019年,云南“10大名品”销售额较2018年平均增17.8%,其中“10大名茶”增幅高达29.5%。这一系列的活动有效的创响和宣传了普洱茶知名品牌,帮助获奖企业和产品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同时,普洱茶通过多样化的营销手段积极拓展文化知识辐射范围,主动开发普洱茶增量市场。如云南省茶叶流动协会在深圳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云茶文化传播中心及黑龙江云茶文化传播中心,推动云茶北上,联合湖南广播电视台茶频道推出《普洱茶大讲堂》。此外,普洱茶各个产区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拓展普洱茶渠道资源,助推市场发展。例如,2019年,腾冲各茶叶龙头企业先后邀请近200多个经销商、主要客户到腾冲考察腾冲茶产业发展情况,通过进公司、看茶园、逛茶山,亲身体验了“腾冲茶”优越的自然条件、生态茶园管理模式,进一步坚定了推广腾冲普洱茶的信心和决心。
三、普洱茶出口情况
2019年,中国普洱茶出口数量为2786吨,同比2018年下降6.2%,占国内茶叶出口总量的0.76%;出口金额0.52亿美元,同比增长85.7%,占茶叶出口总额的2.6%;出口均价18.7美元/公斤,同比上涨98.9%。
从分省出口情况看,2019年普洱茶出口量最大的三个省分别是:广东省(1135.5吨)、云南省(735.2吨)、湖南省(284.6吨)。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趋势是:2019年云南本省的出口量大幅增长,较2018年增长285.3吨,增幅达63.4%。
从进口国家和地区上看,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仍是最大的普洱茶出口市场,2019年出口量有明显的增长,涨幅超过10%;而其他主要市场中,对马来西亚和韩国的出口量降幅较大。出口金额上,香港增长迅速,德国、新加坡增长较快,马来西亚、缅甸和日本下降明显。单价上,对越南、缅甸和柬埔寨等东盟国家出口单价较高,对欧洲出口单价增长迅速。
四、发展建议
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总体目标,以“创名牌、育龙头、抓有机、建平台、占市场、强科技”为主线,大力推进“绿色化、组织化、规模化、品牌化、市场化”建设,努力实现新时代普洱茶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1、坚持绿色生态,夯实产业基础。
以绿色发展为统领,以建设绿色、有机茶叶基地为重点,以促进茶农增收为目标,按照“重点布局、规模经营、协调发展”的原则,为普洱茶产业转型升级和动能转换奠定坚实基础。加强茶园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技术集成应用,推动“水、电、路”配套,“改土、改型、改种、控肥、控药、节水”并举。开展基地集中连片提升行动,提高茶园适度规模经营水平。
2、装备技能提档,生产提质增效。
用工业化理念谋划茶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提高茶叶加工能力和水平为突破口,突出普洱茶产品的特色化、个性化、高端化特征,提高普洱茶的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资本化水平。加大企业装备水平提升,建立品牌响、实力强、结构合理的普洱茶加工体系,增加产品附加值。加快提升普洱茶加工园区综合产能,推进科工贸结合,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3、加大龙头培育,激发主体活力。
加大落实云南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各项企业扶持优惠力度,以“十大云茶”建设为抓手,加大龙头企业培育,提升普洱茶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产业集中度。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为重点,打破茶叶企业规模瓶颈,塑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普洱茶规模企业,适度规模经营,着力培育新型茶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茶叶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提高茶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激发中小茶企创新活力,“专、精、特、新、优”发展。
4、拓市场强品牌,化解供需困局。
以市场为导向、品牌为引领,围绕茶叶消费新需求、新业态、新模式,洞察消费升级诉求,加大国内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加强电商领域建设,“普洱茶+互联网”发展,推动实体店、体验店、网店并举,建立线上线下互动、服务体验融合、商旅文体协同、购物体验结合、规模业态组合的现代化市场营销体系。发挥优质区域品牌的支撑作用和优势品牌企业的引领作用,大力推进“普洱茶+一县一业和乡村振兴”,着力“一县一业”和普洱茶产业乡村振兴示范县区创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云南普洱茶,以“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为重点,聚集国内外企业的资本和先进理念,做大做强市场规模。
5、挖掘资源潜力,“普洱茶+”发展
做足“普洱茶+”文章,以旅游产业提升普洱茶附加价值,促进普洱茶产业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工业旅游、城市旅游等特色产品的叠加优化,通过发展普洱茶博物馆、普洱茶文化主题庄园、主题景区、休闲茶场、农家乐、民族特色村寨、茶马古镇、茶马古道等多样化模式,做足“普洱茶+”文章,推动融合发展。
鸣谢: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执笔人:梅宇,李佳禾,何青元,图文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爱普茶网转载本文,仅作交流学习之用,如涉及版权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删除。
普洱茶选购、咨询,敬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