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武与古六大茶山》:在弯弓、薄荷塘,像战地记者一样收茶
茶叶终究要沉于杯底,其实喝茶很简单的事,但在易武弯弓收茶却不简单了。清晨,内心的自我已悄然醒来。在鸟语花香的茶山一线收茶的茶人,不仅要懂喝古树茶、大树茶、小树茶、台地茶,还要有秉承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美德!
采摘这里的每一片叶子必须得战胜蚊虫、战胜寂寞、战胜劳累,翻越遮天蔽日的森林,跨过瘴气叠生的弯弓河,再驾驶摩托车冒着生命危险在湿滑的林间小道上穿梭,最后才能将这一点点大山的精华捧入你的眼帘。
弯弓,易武茶区著名的古茶园之一,古树生长在1650米以上的海拔,高海拔荒山野岭,终年人烟稀少,少了世俗喧哗,自由旷野粗放,弯弓古茶园破坏较为严重,烧毁太多,以至于现已看不到成片的茶林。
弯弓片区茶地大致分为:
帕扎河瑶寨:薄荷塘上、下茶地;
杨家寨:大庙附近、大庙东北边山区茶地;
滥田瑶寨:冷水河茶地、大庙东部山区茶地;
丁家上寨:白茶园、弯弓河;
丁家下寨:大庙南部茶地弯弓河、白茶园、麻拐塘茶地。
在茶山想要收到好茶,最重要的是学会怎么做人,要义无反顾的对茶农好,就像对自己家人,盖房子、娶媳妇得全包了!朴实的茶农会一直怀着一颗恭敬心为你做茶。一些市场经济意识超前的茶农,你可能每公斤加再多的钱,照样在古树茶里掺小树茶。要喝出来是什么茶,那就要看茶人的功底了。
除此以外,我们还要像战地记者一样随时报道茶山动态一线资料,更要向大牌摄影师一样,拍出原始森林大片来。这就是新一代全能的茶人。为了喜爱的茶,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在茶园里,连滚带爬辛勤的工作着……别想了,起床吧,欲知好茶何处有、深山秘林无路行。做一杯好茶背后的那个人吧!
蹦蹦跳跳,长发乱了,没关系,总算爬上来了。对着太阳笑,对着小草笑,对着山花笑,对着鸟儿笑,笑得灿烂美丽。在想,如果情侣踏入,桃花溪水,牵手心扉事,绯红脸颊,低垂不语,手弄衣襟,莞尔一笑,亲昵无间,相思几何,相爱多深?停—停—停,想什么呢?怎会被这仙境所迷惑心智,我是来收茶的……
回过神,我又如饥似渴的盯着古树茶,在山野之中,古茶树靠的是自身的能力去汲取自然界的养分,很少有人为的去打药施肥,俯瞰着人间历经数百年的古老茶园。这一刻感受蕴藏在茶树里的百年精魄。
弯弓茶汤入口留存度很高,茶汤质感很好。森林气息,醇和度舒爽,野蜜的味道,醇如凝脂,厚似明胶,过喉细腻,深沉,汤水滑过身体的每一部分都让人有夏天清风拂面般的惬意。
弯弓的东北方向是薄荷塘,“茶中新贵”。古茶园里自然生长着许多薄荷而得名。山路崎岖惊险,严格的说不能算路。翻过三座山,清晰的听见自己的心跳。来这里不买茶,茶农都不会搭理你,采茶的方式还得他们定。想要那40几棵大茶树,那加一倍的钱吧!还有几百棵被矮化的大树,头春下来古树茶约两百公斤左右。
薄荷塘古茶树均为有性系栽培型大叶种古茶树,鲜叶多为中小叶形,非野生茶种。早期先辈种植,后期世事变迁,原住民迁移后,古茶树无人为干预,自然生长,遗留至今。生态植被保存完好,四周古树参天,森林茂密,山峦林涧,鸟语蝉鸣,溪涧填壑,薄荷若现。到处都是参天大树,名贵木材。附近还有一条山泉,源源不断哺育着这片茶区。
弯弓、薄荷塘、茶王树同属一座山脉,是“易武顶级茶代表”,枝芽肥壮,因为与其它植被争阳光,杆子特别长,再加上鲜叶运回时间过长,都会出现红杆。也是这几个山头的特点。薄荷塘的淳,细腻稠滑,喉韵深,口感微凉,苦涩几乎忽略。
普洱茶生茶,从鲜叶到成品,中间可以细分成十几甚至几十个工艺流程,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对普洱茶最终的品质以及转化的前景造成影响。
摊晾,一个重要的环节,刚采摘下来的新鲜茶菁水分含量高达75—80%,减少鲜叶和枝梗的含水量,促进内含物质产生丰富的化学反应,整个过程与后期茶叶的香气、滋味以及汤色都有着直接的关系。依据当天天气、鲜叶的老嫩程度、鲜叶量的多少来调整时间的长短和摊放的厚薄程度。做茶一定要了解自己的茶叶子。
鲜叶杀青的时机,炒茶时柴火是很重要的!炒一次茶的量大概在5公斤左右,容易翻均匀。锅温烘起的热气可使手心发烫,让每一片叶子都得到火的温度,水气慢慢腾起,粘手,熟香。(不建议杀青过重,剩余70%留给岁月慢慢发酵;杀青过熟,不利于后期转化。)
炒后的茶即行揉捻,揉捻的力度,晒青的时间掌握,成品干燥的时间及温度等,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苦涩的茶汁涵藏着甘甜,薄摊于竹篾上,等候明日艳阳。
晒青干燥和成品干燥耗时较多,不干到合适的时间,茶饼含水率过高,可能会导致后期存放发霉,而如果使用高温烘房加速干燥,那就没有太阳的味道了。做一款好茶真的要用心!
高山云雾出好茶,生灵相互,百年古茶树,风霜雨雪,历练出无与伦比的生命力,采摘困难,耗费精力,树冠大,冠幅宽,吸收阳光更充分均匀,野性十足,阔境丛生,原始雨林与动植物混生的生态链。找到如此能喝的古董,我愿意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薄荷塘一类干茶
云南南部拥有北回归线上,仅存的一片原始森林,特殊优质的地理环境和热带雨林气候。2018年,是茶山出好茶的年份。你买的不是茶,可是版纳的整个春天。
一天,一年,一生,一世,去做一个茶人,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严谨,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绝对不会停止追求进步。茶,几百次拿起,才练得一日的优雅放下。对完美孜孜追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不断地重复以期达到新巅峰。发扬传承和延续了千百年来的普洱茶传统制作工艺。一个个关于古法制茶的秘密与古老智慧的故事在茶山上演,我们茶人继续在茶山留下脚印,用茶讲述自己的人生。
茶的故事,未完待续……
本文节选自《易武与古六大茶山》2020年新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周重林,张宇。
作者:李宝儿,图文来源:茶业复兴,经授权爱普茶网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