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申时茶:一壶60年代英敏号,喝透老生茶的教科书
——【龑王牌】喝有温度的茶,做有温度的人
【龑王牌】小众名山茶文化品牌,距离百年茶企品牌还有94年
茶,几经翻滚,见质;人,几番往来,见心。
时值乙巳年大暑(2025年7月22日),申时刚过,暑气蒸腾。当此天地气机奔涌之际,启封一饼60年代英敏号老生茶,于氤氲茶香中体味岁月沉淀的力道,再合适不过。
此茶赫赫有名,载录于诸多茶谱,为老茶客所谙熟。该品系裸饼,单饼无包装,七饼成提,竹壳紧裹,干仓珍藏,风华内敛。龑王家藏品只有21饼,数量珍罕,仅与深谙此道者分享一二。今日(7月22日)开汤一饼,余数二十,更显珍贵。
一、初晤风骨
干茶条索细碎,老化迹象显著,偶见白霜轻覆。细嗅之,陈香显著、菌香、药香渐显,仓储极净,无半分潮闷杂味,唯余岁月雕琢后的纯粹。
二、瀹茗之道
茶器:160毫升柴烧壶,高温器皿冲瀹,更得本味。
投茶:8克
用水:山泉水
洗茶、润茶一道。
冲泡节奏:前段快进快出,中后段依滋味渐次延长闷泡。
温壶烫盏,请茶入壶。热器激发下,参香、菌香显著,纯净而深邃。润茶汤出,色如红宝,澄澈耀眼。闻茶底,药香、参香、菌香交织,沉静而磅礴。杯香,亦是浓郁的药香、参香之韵。
三、杯中真味
品鉴头道茶汤:入口甜润直抵喉舌,丝滑厚实如绸缎铺陈。老茶风骨铮然,陈香、参香主调鲜明,杏仁、米谷香韵托底。茶汤落腹,饱满至生微腻,胸腔顿感开阔,气韵初显。
品鉴第二道茶汤:甜润持续,汤体饱满厚实,“米汤感”显著,丝滑入喉。生津汩汩,香型层叠绽放,滋味丰盈。
品鉴第三道茶汤:生津奔涌如泉,杏仁香、参香、陈香三香鼎立。汤感依旧厚滑如浆,丰富性达一高峰。
品鉴第四道茶汤:甜味立现,生津力道未减。香型繁复,汤体厚实顺滑,饮罢回甘生香,韵味悠长。
品鉴第五道茶汤:甜润为引,生津不止。汤中杏仁香、樟木香交织。顺滑厚实中,体感升腾,气韵通达周身。良久,口腔仍萦绕清甜润泽,香气盘桓。
品鉴第六道茶汤:汤体透亮依旧。参香、樟木香、老木香沉郁凸显,甜度高扬,滋味厚实。饮后微有醺然闷头之感,力道深沉。
品鉴第七道茶汤:香气直扑味蕾,参香、樟香、杏仁香犹在,汤感顺滑,滋味趋于平和醇和。
品鉴第八道茶汤(闷2分钟):甘甜立显,樟木香主导。汤感细腻顺滑,老生茶特质尽显,米汤般饱满厚实,喉韵温润绵长。
品鉴第九道茶汤(闷3分钟):甜润度高,陈香底蕴清晰,顺滑细腻。饮后生津持久,竟有唇齿间自行涌泉之感。
品鉴第十道茶汤(闷5分钟):入口即甜,汤体饱满顺滑,香气复合犹存,底蕴深厚。
品鉴第11道茶汤(闷10分钟):甜润主导,饱满顺滑,滋味依旧厚实。饮罢唇齿生津迅猛,回甘、回甜、回香交织,余韵不绝。
四、品悟真髓
此六十载陈韵,宜三两知己围坐,慢冲缓啜,静心体味。依此冲泡法,八道之后稍加闷浸,精华尽出。每一盏入口,皆是奢侈的时光馈赠。其卓绝之处有四:
1、岁月鎏金:甲子陈化,老韵入骨,气度自华。
2、汤蕴琼浆:入口甜润如饴,汤感厚实若凝脂米汤,丝滑过喉,饱满至生“腻感”,乃底蕴雄浑之证。
3、体感昭彰:回甘生香迅猛持久,体感气韵澎湃激荡,通达全身,饮后胸腔开阔,微醺闷头,皆是茶气磅礴之象。
4、香凝大雅:陈香、参香、菌香、杏仁香、樟香、老木香、谷物香次第绽放,丰富而纯净,沉静而高妙,无半分浊气。
此等老茶,非玩家、藏家、研究者,难窥其堂奥。新晋茶友,恐难承其厚重,暂不宜近。一盏真味落肚,方知何为时光酝酿的资本——那是足以让懂茶之人,在静默的杯盏中,触摸到永恒的凭证。
更多存世精品老茶推荐,敬请点击进入爱普茶网《艾老师选茶奢侈品存世老茶》专题。
普洱茶选购、咨询,敬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