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笔记:这款2003年的易武私家茶,为何三次推荐却无人问津?
——【龑王牌】喝有温度的茶,做有温度的人
【龑王牌】小众名山茶文化品牌,距离百年茶企品牌还有94年
茶,几经翻滚,见质;人,几番往来,见心。
有些茶,像一位安于角落的老友,不喧哗,自有声。这款2003年的易武私家茶便是如此。从今年8月至今,龑王家已三次推荐了,却始终未见知音前来问询。今日(10月3日)再品,更觉惋惜——这样好的茶,不该被埋没。
一、初见:沉稳如老者的姿态
打开棉纸,干茶色泽深褐,条索紧结。细闻之下,陈香与蜜香交织——这是时光赋予的底蕴。仓储干净,无杂味,昆明仓的优势在此显露无疑。
取茶9.39克,选用160毫升紫砂壶冲瀹。用水是珍茗山泉水。
温杯洁具后,投茶闻之,陈香中透着兰香,干净、纯粹。
二、醒茶:两道洗茶的启示
头道洗茶,茶汤金黄透亮。茶底散发出陈香,伴着一丝轻微的烟香和草木青气——这是老茶苏醒的征兆。杯香,兰香与蜜香,已显不凡。
第二道洗茶,茶汤金黄油亮,如琥珀流光。茶底的草木青气更明显了——这款茶正在彻底醒来。而此时杯香愈发丰富:兰香、蜜香、甜香、果香层层递进。
三、品味:昆明仓20余载沉淀的滋味
头道茶汤:入口即化,甜润鲜爽。兰香、蜜香、陈香在口中交织,茶汤饱满厚实。虽有轻微涩感,却如交响乐中的必要停顿,让后续乐章更动人。
第二道茶汤:始见真容。苦韵初现,随即化为甘泉。原叶香清晰可辨,滋味浓酽厚实,汤感却异常顺滑细腻。体感开始显现,后背微微发热。
第三道茶汤:进入佳境。甜润细腻中,滋味愈发饱满。涩感如约而至,却催生出源源不断的生津回甘。体感强烈,气韵上行,整个人都通透起来。
第四道茶汤:喉韵尽显。甜润依旧,轻微苦涩成了最好的陪衬。饮后喉部温润舒适,茶气留存持久。
第五道茶汤:通体畅达。滋味依然厚实饱满,饮后如沐春风,每个毛孔都舒展开来。这是好茶才有的体感。
第六道茶汤:原叶香与兰香再度凸显,滋味依旧厚实。体感气韵持续,身心畅快。
第七道茶汤:蜜甜感占据主导,滋味趋于平和。满口留香留甜,如曲将终时的余音绕梁。
第八道茶汤:入口即甜,原叶香与兰香清雅动人。生津回甘依旧明显,证明其内质之丰厚。
第九道茶汤(闷泡2分钟):原叶香显著,兰香陈香突出,滋味依然适中。生津回甘未减,体感显著,喉韵温润——20余载陈化的底蕴,在此刻尽显无疑。
四、为何我如此偏爱这款茶?
品完全程,我想我找到了答案——这款2003年易武私家茶最打动我的,是那种“高级感”的综合呈现。
首先,仓储决定命运。昆明仓20余年的陈化,让这款茶拥有了干净的陈韵。没有杂味,没有仓味,只有纯粹的时间味道。
其次,香气与滋味的层次感。从兰香、蜜香到陈香,从甜润、微苦到回甘,每一种味道都清晰可辨,却又和谐共处。这就是老易武的魅力——不刺激,却深入人心。
最重要的是体感与喉韵。茶气足而不烈,喉韵温润持久,饮后通体舒畅——这是好茶最诚实的语言。
五、结语
这款茶就像一位深藏不露的隐士,不张扬,却内涵深厚。它需要你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才能读懂其中妙处。
或许,好茶也讲究缘分。三次推荐无人问津,不是茶的遗憾,而是爱茶人的遗憾。毕竟,能喝出高级感的老易武茶,喝一泡就少一泡了。
如果你也爱易武,也追求那种“越陈越醇厚”的魅力,不妨给自己一个机会,尝尝这款2003年的易武私家茶。我相信,当你喝到第三道时,就会明白我的执着从何而来。
有些相遇,值得等待;有些茶,值得一再推荐。
更多存世精品老茶推荐,敬请点击进入爱普茶网《艾老师选茶奢侈品存世老茶》专题。
普洱茶选购、咨询,敬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