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花之美——读罗虬《花九锡》(茶美文)
古时“四般闲事”,今日“文人四艺”,皆指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四桩雅事。因缘于茶事,我亦涉足插花之道,竟深为其所摄。遂寻得几册前人论插花的专著,细细品读。
追索历代花事典籍,唐代台州文士罗虬所撰《花九锡》,堪称现存最早系统阐述插花与赏花之作。其文见录于北宋陶榖《清异录》卷二引《警忘录》:
重顶帷,障风;金错刀,剪折;甘泉,浸;玉缸,贮;雕文台座,安置;画图;翻曲;美醑,赏;新诗,咏。
意即事花者需以重帷为花遮风避雨,以金饰之刀剪取花枝,以天然甘泉滋养,以玉缸盛贮,再置于雕花台座之上。而后更须为瓶花绘影图形,谱曲吟唱,佐以佳酿静观其美,终以新诗咏叹其韵。
然无论早期抄本或今之刊本,《花九锡》正文前尚有一段文字:
“《警忘录》载,罗虬撰《花九锡》。然亦须兰、蕙、梅、莲辈,乃可披襟,若夫容、踯躅、望仙,山木野草,直惟阿耳,尚锡之云乎?”
经考,此实为陶穀的评述——他主张唯“兰、蕙、梅、莲”之属方配受此“锡”,而“夫容、踯躅、望仙”等花目,不过是“山木野草”,不足以“锡”。
所谓“锡”,即“赐”。《公羊传·庄公元年》载:“锡者何?赐也;命者何?加我服也。”汉何休注:“礼有九锡:一曰车马,二曰衣服,三曰乐则,四曰朱户,五曰纳陛,六曰虎賁,七曰宫矢,八曰鈇鉞,九曰秬鬯。”即“九锡”之礼,乃天子赐诸侯重臣车马、衣服、乐器等九种至尊器物。魏晋以降,权臣常先邀九锡而后篡位,遂成鼎革之先声。
罗虬以“花九锡”名篇,实借“古代天子赐给诸侯、大臣的九种器物”这象征极高荣宠的礼制,赋予瓶花以庄严仪式——仿佛花亦如勋贵重臣,值得世人以九重礼遇相待。此中深意,正是对花致以最虔诚的尊崇。
后世论者或言《花九锡》乃唐代插牡丹之专论,此实误读。徐文治先生于《瓶花六讲》中早有辨正,此处不再赘言。
作者简介:艾文华,男,生于1990年06月06日,云南昭通人。系爱普茶网创始人,作品散见《星星》《诗刊》《边疆文学》《滇池》《岁月》《华语诗刊》等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