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班章》作者马安民老师的又一本新书——《茶脉》即将问世!
内容简介
中华民族和茶的渊源,最早起源于《山海经》“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神话传说。自此以后,茶,成了中国人日常生活当中的必需品。
古往今来,有多少诗人用优美的文字讴歌这片神奇的树叶。“茶圣”陆羽也巧妙地把“茶”字拆解为“人在草木间”,它即形象又生动地比拟出人和茶在这个星球上地老天荒的岁月中相依相伴。
迄今为止,在云南土地上生长的千年古茶树,像活化石一样展示着它顽强的生命力。它那粗壮的树干,吐露在地表外的老根虬须,以及镌刻在表皮上历尽沧桑的皱纹,无一不向世人展示:中国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而这一结论,已经被专家们在云南澜沧江流域找到的茶树起源、驯化、栽培的证据所证实。
沧海桑田,茶在中华民族的日常生活中,由药品、饮品,向更高的精神生活领域拓展。到了唐朝,茶便巧妙地和佛教融合在一起,继而演绎出带有精神和宗教信仰的“茶”。也就在这个时期,产生了对中国茶有着巨大文化贡献的人物——“茶圣”陆羽、僧人皎然、“茶仙”卢仝,他们共同奠定了中国茶的基石,并在茶当中注入了精神信仰的元素。至此,中国茶便和佛教相依相伴,延续着茶的发展史,也就有了“名山名寺出名茶”这样一句既通俗又流传甚广的口头语。
从此,最初只是作为药物的茶叶,在佛教的加持下,形成了有个性的、有思想的禅茶、雅茶、宫廷茶。这一入口略苦,汤中扬出香气,苦后回甘的特殊饮品,便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味蕾走到今天,并还将继续走向未来。
“茶圣”陆羽撰写的《茶经》,至今已成为世界茶史上的一部经典,这其中也和寺院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
循着茶的历史脉络,可以触膜到僧人和寺院种茶制茶的悠远脉动,并且留下了许多迄今仍在使用的名茶品牌,比如:“铁观音”、“乌龙茶”、“感通茶”等等,由此可见,“茶和禅”,其实已经成为一种可以互通互用的名词。
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儒、释、道的精神内核,都可以在茶汤里找到他们的身影。儒家“拿得起,重在入世”;佛家“放得下,期待来世”;道家“看得开,已然出世”,这难道不是在茶的品饮过程中所标示出的精神信仰吗?这种儒、释、道精神文化的契合,正是作者想通过茶这个载体,阐释出茶所包蕴的生命之源,以及茶汤中所裹合的内在信仰。
本书力图通过茶,特别是普洱茶和佛教的渊源,阐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茶文化和佛教文化之间那种惟妙惟肖的共生关系。
本书分六个章节,约17万字,撰写茶与禅的缘起。
作者简介:马安民,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戏剧创作专业。前半生写戏,因为爱茶,茶的历史、人文触动了其创作欲望。
2015年,出版文化大散文《老班章》;2018年,出版历史长篇小说《普洱茶命运交响》;2020年,出版《老班章2.0》;如今长篇小说《普洱茶命运交响》又将再版。
文化大散文《茶脉》是作者用晚熟的心态,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茶文化的一次梳理。同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茶文化致以最崇敬的礼赞!
目 录
第一章:茶和禅的历史渊源
茶的起源
茶和禅的关系
“茶圣”陆羽
僧人皎然
“茶仙”卢仝
第二章:名山名寺与名茶
饮茶之风由寺庙而起
云南古“六大茶山”和佛教的历史渊源
五台山和“万里茶道”
普陀佛茶
峨眉山佛茶
九华佛茶
铁观音茶
云南感通禅茶
宝洪寺和宝洪茶
第三章:净雄法师和石峰岩寺
石峰岩寺
净雄法师
石峰岩寺的传统民居和古月书院
第四章:石峰岩寺古六大建筑与云南普洱茶古“六大茶山”的前世今生
汉建筑和蛮枝茶的古韵
唐朝的辉煌和倚邦茶的神韵
宋代的典雅与革登茶的风骨
从元青花瓷器到云南茶马古道
用明朝的“鸡缸杯”喝冰岛古树普洱茶是何滋味
清朝时期易武茶的崛起
第五章:禅意茶道
茶禅意境
茶通六艺
器之美
人之雅
第六章:茶禅一味
独酌
对饮
论禅
顿悟
无我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茶脉:普洱茶的缘起/马安民著.--昆明:云南
美术出版社,2023.5
ISBN978-7-5489-5236-7
Ⅰ.①茶…Ⅱ.①马…Ⅲ.①普洱茶-茶文化Ⅳ.
①TS971.21
中国国家版本馆CIP数据核字(2023)第080750号
图文来源:景秋实。
爱普茶网转载本文,仅作交流学习之用,如涉及版权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删除。
普洱茶选购、咨询,敬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