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许一直有这样的疑问,老班章是什么滋味?为什么自己喝到的老班章味道和别人的总是有所不同。
当我得知该论文的通讯作者李辉曾以紫晨的笔名出版过一本《茶道经》(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年),就第一时间下单购买学习,书周一(昨天)才收到,下面就第一时间和诸位分享我的学习心
我脑海里也时常会浮现出小耳猪在古茶园里灵活地来回穿梭小跑,抬头歪着脑袋看人,认真拱土撒腿,然后摇头摆尾离去,真是逍遥快乐。
2015年,社科文献出版社甲骨文工作室出版了萨拉·罗斯(Sarah Rose) 的For All the Tea in China: How England Stole the World & 039;s Favorite Drink and Changed History
南糯山,一座影响普洱茶文明史的茶山
过去太重视茶,往往忽略了茶之外的很多东西。比如《茶经》的这个“经”。史学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里就说,陆羽写本玩的书,怎么会好意思叫“茶经”呢。
一般来说,普洱茶淡泡则走香(味),浓泡则走汤(韵)。注水时高冲重香,低冲则汤软。而煮水壶注水入茶壶的高低也会影响茶汤的柔软度,高冲则茶汤较硬,缓慢低冲则呈现较软的茶汤。
据不完全统计,云南普洱茶至少有两百座茶山,而这其中不仅有一山一味,同一座山阴阳面所产的茶也会有不同滋味。
吴德亮是出生于花莲的客家人,祖父则为苗栗铜锣湾客家人,这样的背景让他对客家文化有特别深刻的体悟 他深入云南找茶,陆续出版了《台北找茶》《台湾找茶》《客乡找茶》《普洱找茶》
周重林,畅销书作家,云南茶文化研究领军专家,著有《茶叶战争》等10多本畅销茶书。
周总在《茶之基本:陆羽茶经启示》里,倡导在成为茶人之前,先成为了一个艺术家。因为,茶道是在唐代,在宋代,都是一门要求极高的艺术,陆羽的茶道、皎然的诗作、颜真卿的书法,是构
西双版纳州的少数民族一千年前已在人工种茶毫无疑问(最早种茶的布朗族在勐海山区定居已有1400多年),南糯山、布朗山、勐宋山留下很多八百年以上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树便可证实这点。但
凡读过周重林茶书的,都知道他对茶文化有许多独到见解,他以前的《茶叶战争》《茶叶江山》和去年出版解读陆羽茶经的《茶之基本》都已经成为我国茶文化图书市场上的畅销书。
4月是茶人最繁忙的季节,茶业复兴也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图书季。这个月,茶业复兴书系的两本重磅图书《新茶路:普洱茶王·老班章》以及《云南红茶教科书》隆重上市,引发了一轮阅读热
在《新茶路:普洱茶王老班章》这本书里,我们带着十足的好奇心,不仅写出了老班章的魔幻与神奇之处,还写出了老班章可爱一面,为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找到了答案。
我们中国今天,动不动就是古树,动不动就是山头,动不动就是这片荒芜茶园,我们越做越小,巴不得每株树都不一样,甚至每棵树上顶上的与下面的又不一样,这么多玩法,如果没有标准化建
每年春茶都会闹鬼,比如去年吧,古树茶芽都没有冒,寨子都还封着呢,小鬼就跳出来,开始预测春茶价格。我回顾了下,2014年之后的每一年这个点,都会有人发布普洱茶春茶价格预测,早年
为什么不写呢?小黑说。于是我们组队开拔,浩浩荡荡奔凤庆而去。2017年,我们也是这般一路欢歌笑语走向易武,那一年的考察成果我们出版了《茶叶复兴:易武与古六大茶山》。
一饼茶可以买一辆宝马 上了热搜,这是新时代的友邦惊诧。比起所谓的天价茶,低价茶对人的伤害才是最直接最要命的,天价茶伤害的反倒是仅仅是钱。
在全国年轻一辈茶文化学者中,“80后”周重林极为耀眼。周重林解读、校注千古茶学经典《茶经》,可谓倾注了15年来所有修为。
《云南红茶教科书》:有趣有料,一本不可错过的云南红茶教科书
影响熟茶口感的因素有很多,诸如原料产地、原料等级、发酵工艺等。对于普洱茶生茶,很多茶友都能区分出产区风格,甚至是山头的风格,比如老班章的霸气、易武的香扬水柔、冰岛的冰糖韵
普洱茶水太深,太难以琢磨,是许多初入茶圈的茶友经常会发出的感慨。事实果真如此?还是这只是我们对普洱茶的误解?
2021年3月18日,五洲传播中心《丝路时间》电视栏目在新西兰国有电视台KORDIA正式播出,纪录片《普洱茶时光在吟唱》英文版作为首批排播的节目之一正式与新西兰观众见面。
这一路,尽是花香;这一路,尽是汤的顺滑细腻。温婉而柔美,醇厚而浓郁,饱满,亦不失层次感,渐至佳境,而境不止,是不舍,是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