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贵州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茶艺(国赛项目)圆满落幕的消息刷遍朋友圈。一个茶艺比赛为啥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这个茶艺比赛为啥阵仗这么大?
一系列包装标准发布,给茶叶包装设下了准绳。茶叶包装要怎么做?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记者总结了两个重点:
25载春秋可鉴,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在奔流不息的香江之畔迎风飘扬;25载岁月洗礼,永远盛开的紫金花雕塑沉静祥和的矗立在金紫荆广场上熠熠生辉。
今年的5月21日,我们迎来了第三个国际茶日。这一天我们邀请了众多热爱普洱茶的朋友来到杂志社,共同发起了“茶让生活更美好”系列活动。
精进技艺、匠心制茶:云南省第十九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茶叶加工工竞赛、第三届全国评茶员职业技能竞赛云南预选赛在临沧举办
老安寨位于普洱市思茅区思茅港镇茨竹林村,这里自然环境优越,孕育了品质卓越的古树茶资源。在这样的环境里,人与茶和谐共生,形成了普洱市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
“1938正岩广场”开工仪式是本次活动的重头戏。随着“1938正岩广场”的正式开工,华祥苑再次坚定树立“高端国缤茶”的鲜明旗帜,未来路径也逐渐清晰。
茶叶比拼,论剑江湖。7月8日,中国首届斗茶大赛暨2022中国十大茶王评比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老舍茶馆举行。
从4月到7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不仅到云南普洱市考察调研,又受邀参加下关沱茶创制120周年纪念庆典及座谈活动,关注云茶产业,为云茶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在《普洱》杂志六月刊上,
6月30日,由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主办的“应变局开新局高质量促发展”茶行业系列主题论坛(第二场)在线上举行,并通过《茶周刊》视频号进行直播。
本次茶王赛由中国茶叶学会作为指导单位,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深圳市茶文化促进会、深圳市华巨臣国际会展集团有
“诠”茶空间由勐海深山老林茶业有限公司打造,力邀知名空间设计师,呈现出一处天然、舒适,又具有生命活力的茶空间。
7月1日下午,在云南省图书馆普洱茶文化图书馆里,普洱茶界多位资深茶人相聚在一起,共同见证茶文化研究者李明的新书《斗茶录:民国茶事写真》首发。
按照2022年“老安寨”品牌推广工作方案第一阶段的工作部署,6月25日上午,由普洱茶协会、思茅区思茅港镇茨竹林村、老安寨合作社主办,由纳米嘉企业咨询管理有限公司承办的思茅港知味“
普洱市提出“让全国人民喝上普洱茶”,低氟普洱茶进藏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普洱市将稳定持续推进低氟普洱茶进藏这一造福两地人民的大事,持续为西藏同胞提供口感适宜、健康安全的低氟普
6月21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茶叶专家指导组、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发布了《夏秋季茶园生产管理及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我们一起来
6月16日,由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主办的“应变局开新局高质量促发展”茶行业系列主题论坛(首场)在线上举行。
普洱茶,千年传承,是由一代代茶人共同汇聚而成的一条河流,它奔涌向前、所向披靡。当代茶人之幸,或许在于,立于巨人肩上,不忘父辈们的传承,会让我们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6月19日是父亲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不妨用一杯好茶送给大爱无言的父亲,以一份祈愿表达心中的爱意。
日前,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对茶产业品牌建设意义重大,本刊全文发表。
6月8日,“七一勋章”获得者、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表演、导演艺术家蓝天野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95岁。
为全面了解、深入报道北京、上海茶叶市场的复工复市情况,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记者深入北京茶市一线、连线上海茶城,对茶市管理者、商户进行采访,推出今年以来疫情最为严重的
6月10日,“窑想千年·陶醉建水”茶陶文旅融合发展研讨会暨2022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第52次双月活动日活动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举行。据悉,此次活动的举办,旨在让“茶与建水紫陶
6月8日上午,2022春季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简称广州茶博会)新闻发布会,在广州琶洲国茶荟二楼益武茶学院举行。
宋代“点茶”之风盛行,《梦华录》就对“点茶”进行了细致的展示。把“点茶”中“碾茶、热盏、击拂、水痕”等制作流程一一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