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器具(泡茶工具)的视觉艺术化的进程已经实现,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登峰造极!
味为茶之用,所以,一款水,是不是能够更好地呈现茶的色、香、味?这个呈现是一定要满足品茶者的审美趣味的。否则的话,论水或者论茶,就都失去了意义。
泡当地的茶不行了,那我们泡外地的茶如何?我们选取了一款普洱的生饼。最后出来的结果和龙井、红茶无异。矿泉水泡茶,是很多人的选择。只是,真的不是每一眼泉水都适合泡茶。
有些时候遇到的茶品质差到不能喝了,这算不算坏茶?如果基于好茶的评判标准,这当然是坏茶。
此一状态,对美、对茶、对自然万物,做彻底的臣服。技术完全不在考虑的范畴之内,也不再有特别的欢喜或者不欢喜。
掌握一点基础知识,知道每种茶的基本投茶量是多少,准备一个合适的称量工具,能准确称量茶叶重量,再根据自己对所泡茶叶的理解机动地调整投茶量。
在冲泡一些高等级的熟普时,投茶量太少,两泡下去就没有味道了;投茶量太多,水一下去,茶汤就变得浓酽无比,也就是通常状态下所说的“酱油汤”。
现在流行干泡法,与传统的湿泡法相比,省去了一些拖泥带水的流程和注重表演性质的“茶道六君子”和茶盘、茶宠等器具,更显得简洁、灵活、方便。既能保持桌面干净且易收拾,还可以随心
不必纠结于茶与壶的好坏,用心泡茶,用心品茶,茶才是好茶,壶才是好壶。
茶梗中含有相当数量的香气物质,茶叶香气由第一叶至第三叶逐渐下降,而茶梗的香气最高。茶叶香气物质主要在茶梗和嫩叶的主脉中,而且嫩梗中的氨基酸高于嫩叶。
这两个问题提问的角度不一样,前者是关于茶叶耐泡度的问题,后者是关乎品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