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越陈越香,生茶初品有新茶的鲜爽,经过自然转化后,随着时间推移而越发的醇厚;普洱熟茶经过“渥堆”,陈放5年-10年,渥堆味转化或下降,滋味得以醇化,口感协调性转好,留香更
下午三点,雨后初晴,一泡茶。一帮茶友先不知,只惊问”:“这是什么茶?这么香?。”当然,这就是2020年中吉号昔归。
普洱茶的一山一味,除了海拔、土壤、光照和干湿度等自然条件外,还有世界茶源丰富的茶种,每座山乃至每一块地都有不同的品种,都会影响着茶的滋味。
2020年中茶梅花饼的汤色酒红剔透,泛油光,入口顺滑,陈香馥郁,口感绵滑,醇和香甜又不失鲜爽,柔情中尽显风骨。叶底尚红褐,发酵适度略轻,利于后期收藏及转化。
高山竹林里的勐海野生香竹融于茶香中,红褐透亮的茶汤飘着陈年的药香,滋味甘甜润滑,层次丰富。浅酌慢品,任尘世浮华,似眼前不绝升腾的水雾,氤氲,缭绕,飘散。
品茶,主要是品香和品味,而香气,是茶最迷人的地方。香气曼妙,缥缈无常,捕捉不到,却让人魂牵梦绕。我们追求香气,买鲜花、喷香水、焚香,都是为了那一缕让人神往的香。
养嘴,既然是养,那么其实也是教育、训练嘴的一个过程,在训练的过程还需要悉心保养呵护。既然是养,就是点点滴滴。非如此不能也。
金针白莲,采用宫廷级春茶原料,其芽紧细似针,是为“金针”。色泽红褐多毫泛光,以“荷香”为特色,带有别致的“莲韵”,是为“白莲”。包装设计幽雅清新,画面上白莲高洁,“濯清涟
“一种茶的一万种喝法”,如果你真的踏实下来,把同一种茶好好的喝,仔细地喝,对比着喝,喝出它方方面面的特点来,从而认知到“一茶一世界”,任何事情本自具足,而无需忙碌地追逐外
茶之为用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采时执心守信,岁寒不彰。造以精心细制,卉莽不杂,许以岁月,清芳自逸。茶若君子,其性无邪,名曰“高山兰若”。
2020年滇南天气干旱,在4月初春茶发芽的季节,连续2个月没有下过一场透彻的雨,导致古茶树发芽偏晚,春茶减产。从4月初开始,中吉号老班盆自有古茶园陆续迎来开采的黄金时期。
判断一款茶叶杀青杀得好的标准,一是不糊边,若糊边,表明杀青过度,二是茶茎对折不断裂,若断裂,表明杀青不到位。
八角亭2019年7540在口感和收藏性来说,更适合作为一款日常饮用的口粮茶,百喝不腻,而屯茶下来也是为了摆放几年口感更好时,用来品饮和分享,别有一番“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初学喝茶的朋友,一般都是先被茶香所征服的。茶香一般被人分为五个层次:水飘香、香入水、水含香、水生香、水即香。很多专家和爱好者总结出普洱茶香气变化的规律,也补充完善了更多形
中茶忙肺乔木普洱茶(生茶)臻选勐板忙肺大叶群体种百年乔木茶树明前春蕊,传统晒青工艺加工,再经静电除杂,色选,人工拣剔,高温蒸压,定型,干燥等十余道工序而成。
曾几何时,白茶被人与绿茶混为一谈,少有人能详细了解它的起源、品种、产区、制作方式、品饮、文化以及市场。
我们常说:“奉茶只倒七分满”。其实它的全称叫做“茶七、饭八、酒十分”,这三点都是中国传统待客礼仪和文化内涵的一个体现。
春茶陆续上市,想存纯料茶,但听说拼配茶香气转化更快?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把这个问题分解一下:1、香气转化是怎么回事?2、什么条件影响香气转化?3、拼配和纯料对转化快慢有无影响
在勐海系茶品中,是香气比较浓郁的,故在茶友中,有勐海第一香之誉。小区域口感风格比较明显,比较有自我品味识别度,口感品味不太类同勐海系茶品,更趋向于思茅地区品味。
红茶的香气根据香气组成比例、含量、强度不同而不同,竹尾忠一通过对不同产地、不同品种制成的红茶香气进行比较后认为,红茶有3种典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