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东县包括现在的镇沅县、景谷县部分乡镇,在民国四年才隶云南普洱道尹。加之景东距离昆明更近,所生产的普洱茶不可能运到普洱加工、销售,而是直接运往昆明销售或运大理销往西藏。
武夷山的茶农从白茶晒制的实践,而认识到制红茶的日光萎凋;由绿茶揉捻后来不及干燥变红的实践,而认识到制红茶渥红的技术措施,开始发明小种红茶制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形成了以普洱地区为中心的大规模的茶叶加工和贸易,普洱成为茶马古道源头。据《普洱府志》记载,明清时期,以普洱府(今宁洱县)为源头的茶马古道共有五条。
东临无量山,背靠邦马大雪山,脚下澜沧江水奔腾不息。受澜沧江河谷影响,年均气温在22度左右,江面水汽升腾弥漫,在高海拔处形成冷凝面,邦东云海的浩瀚景致,令世人瞩目。
云抗10号、云抗14号、云抗1号、云茶香1号等无性系良种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推广,在云南省普洱市种植面积最大,但近几年来一些无性系良种开始被淘汰。
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老仓茶经云南省勤业会审查评定为优等奖,时任省长唐继尧签署并颁发优等奖章以示鼓励。建国后,老仓福德古茶山的茶产业得到长足发展,茶叶面积发展到2万多亩。
普洱茶有三大茶区,普洱、版纳、临沧,说起临沧茶,我们会想起云县、凤庆的红茶,永德县大雪山,双江勐库的冰岛,忙麓山的昔归。
无量山茶一路的变化,无疑在跟我们诉说着它独有的“成长历程”,也在跟我们诉说着关于无量山的古老故事,还在跟我们诉说着茶,这一片树叶带给我们最质朴感动,也在传递着一份来自深山
最先人类利用茶为药用。“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作为中华民族始祖之一的神农氏并不是一个人,而是改造自然,发展农业经济的先民的集体化身,距今5500年—6000年。
东晋史学家常璩(约公元291-361年)著《华阳国志、南中志》“平夷县……山出茶密……”(商周时称今云南富源县为平夷)。这是云南最早记载有茶的资料。
近年来,东南亚市场非常活跃,云南茶窝子茶业有限公司所加工的云南普洱茶,乘坐一带一路顺风车,即将第三次走出国门,“分窝”柬埔寨王国金边城市。
金鼎山寺属“佛道双修”之地,为滇西南道教名山,相传开山建寺为彭本源道人,属道教龙门派十五代弟子,始建于明代后期。
以田坝古茶山原料而制成的普洱茶,其茶样主要特征:条索粗壮肥大,汤色金黄,苦显涩弱,回甘稍慢、但持久,香气纯正,汤质饱满,山野气韵明显。
以御笔古茶山原料而制成的普洱茶,其茶样主要特征条索黑亮紧结,汤色金黄明亮,叶底黄绿匀齐,苦较显,涩短,回甘较好,汤质尚饱满,山野气韵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