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润茶的理论,行业里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比如我们常听人说:“一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华”。这句话非常流行,但是以我多年的实践,证实是一次行业里的群体耍流氓。
感谢你打开这篇文章。你打开这篇文章,就说明你是一个想把茶泡好的人,是一个想把泡好茶当成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来对待的人。
20来年,对于茶文化来说,只是弹指一挥间的事情。2017年10月之前,我只有一个办公室。那个时候还不敢叫工作室。只是自己在研究泡茶,喝茶而已。
我的这个说法可能让很多爱茶的人不服。觉得自己其实泡茶泡了这么多年了,喝茶的时间比我的年龄都要长,我怎么有资格说他不不认真,泡茶轻慢呢?
虽然我说学习完了内训班、精修班基本什么茶都会泡了。你不需要区分茶类,不需要区分山场,拿到一款茶,观察外形,然后热水下去,你就可以很快地知道下一步的操作该如何进行。
茶艺,应该是泡茶的艺术,把茶泡好喝的艺术。好好泡茶,茶就在你的生活里。别再说把茶还给生活了,你看不到的,它就在哪里!
对于泡茶技术的轻视,或者说对于基本功没有认知,或者是直接的轻视,导致了目前行业很难有一家以茶文化为名的茶艺馆是以泡茶技术或者艺术,或者是因为茶泡得好而名扬四方。
讲究是文化的源头,这应该也是中华文明如此璀璨的一个重要原因吧。农耕文明的最大好处就是能慢下来,可以看到这个世界的每一点变化。
关于银能辨毒和杀菌,通常也是银壶宣传的重点。然而大家动动项上之物,如果现在的生存环境还需要靠银来杀菌和辨毒,我觉得茶都可以不用喝了。
茶文化史上紫砂壶占的篇幅从来都不少。甚至在很多时候,紫砂壶都会抢了茶的风头。
每一款名茶其实都有自己的特色,找到自己喜欢的风味是最为重要的。要知道:不是所有名茶产区的茶都适合你;不是所有的名茶都适合你。
老茶,好的老茶通常有以下几个条件:原料底子好;工艺没毛病;仓储条件好。
这六个坑也只是说一个大概。还有很多小坑,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大坑!根据这些年的经验,习茶路上最容易发生的就是如下这六个坑:
外人眼中,茶商喝着茶就把钱赚了,觉得这个职业真的非常吸引人,或者说是诱惑人。喝茶,健康,优雅,有文化且赚钱,而且是站着赚钱的,高尚,优雅,轻松。
天价的茶叶和天价的字画、古董是一样,所谓货卖爱家也是这样的道理。如果有一天,天价茶成为了过街老鼠,未必是好事。
陆羽其实也算是一路奔波,一路找茶。而且是乐不思蜀的样子。我都不知道为什么他可以为了这么一片叶子投入如此大关注和精力呢。
未来社会,什么行业不容易被取代?艺术家!泡茶者是艺术家吗?是!
泡茶的基本功和拿试管、烧杯的基本功完全不一样,和我们拿日常碗筷的情况也完全不同。而且,泡茶时投茶量、水温、冲泡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粗看起来是很容易掌握的,照着做就行
看某个行业是不是暴利,其实主要是看看这个行业里企业的状态,虽然不一定都准确,然而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我们来分析分析。
泡茶艺术也好,书法艺术也好,古琴艺术也好,它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滋养了我们的精神,圆满了我们的生命。然而茶叶、写字、弹琴诞生之初,都是为满足现实的需要,具有最实际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