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茶叶质量安全发展报告(下)
上图由龑王茶业提供。
对于加强茶叶行业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工作的相关建议
(一)建立健全产品标准和监测体系
鉴于我国茶叶行业目前标准体系比较混乱的现状,建议对茶叶行业标准体系进行全面梳理完善,标准的制修订应与行业建设发展实际相结合。同时,尽快解决标准老化、滞后等问题,努力使标准的研究、制修订与技术同步,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同时,为了适应不断提高的茶叶食品质量安全检测需要,建议对现有机构进行全面整合,由国家认证认可委员会对检测机构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整合现有检验机构资源,实现人员和设备的共享。同时加大财政投入,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精度较高的检测设备,满足茶叶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所急需,为所有监管部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建立健全行业风险评估体系
建立茶叶行业食品风险评估体系的主要目的是评估茶叶是否可以安全食用,具体就是评价茶叶中有关危害成分或者危害物质的毒性及相关的风险程度。为确保风险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风险评估体系应由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以外的独立部门负责建设,严格按照科学方法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通报相关监管部门,以达到预警的目的。监管部门则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监管对策,把安全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
(三)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部门监管职责
企业是茶叶食品安全生产的主体,因此确保茶叶质量安全,必须充分发挥各茶叶企业的主体作用。然而,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光靠企业自身的自觉性还远远不够,必须通过各种监管措施,促使其自觉履行。对于强化政府部门监管职责,针对目前我国茶叶食品安全管理由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实际特点,各相关政府职能部门首先应当明确自身的监管职责并自觉履行。其次要强化责任追究,确保监管到位,对于不作为和乱作为等行为都要依法依规进行责任追究,因失职、渎职行为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和刑事责任。
(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相关职能作用
行业协会既是沟通政府、企业和市场的桥梁与纽带,又是社会多元利益的协调机构,也是实现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开展行业服务、维护行业利益、保障公平竞争的社会组织,其功能是非政府公共行政的重要内容。在现代食品安全体系中,行业协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将发挥无法替代的怍用。对于我国茶叶行业而言,茶叶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往往涉及诸多方面,仅依靠政府行政手段很难达到维护市场秩序的目的,而若依靠行业协会实行行业自律管理,将更有利于促进行业的发展和降低行政成本,从而收到更好的社会效果。因此,行业协会应当肩负起推动茶叶食品安全的重任,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是政府要加大对行业协会的扶持和引导,支持行业协会的工作,形成“政府—协会—企业”三者间互为联动的格局,共同筑起茶叶食品安全的牢固防线。
二是协会要积极协助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做好自律、协调、监督等工作。同时,强化服务意识,在行业规划与管理、信用体系建设、项目评估、技术咨询、贸易仲裁、法律法规及标准制定、市场监管、人才培训等方面发挥作用,加强和改进茶叶行业食品安全管理。
三是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反映行业的呼声、意见和建议,传递政府政策精神,通过对茶叶行业质量安全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国内外茶叶市场的发展趋势,为政府制定茶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开展茶叶食品安全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四是要加强自我管理,构建合理的管理机制,制订并组织实施茶叶行业的行规、行约,加快自律体制建设。
(五)强化舆论和社会监督
目前,我国茶叶生产点多面广,实际监管难度大,单靠监管部门一己之力难以取得满意效果,因此,必须依靠舆论和社会监督的力量齐抓共管,具体包括:
一是强化舆论监督。新闻媒体信息来源往往广泛,能及时发现许多监管部门尚未发现的问题。但由于茶叶食品安全问题专业性强,新闻记者对此了解往往不一定全面,因此要正确引导媒体正常的舆论监督,避免过度炒作,避免随意使用敏感性字眼,造成不必要的社会恐慌。
二是积极受理消费投诉。消费者投诉是发现问题的有效渠道,对许多茶叶质量安全问题,消费者往往是第一发现人。因此,监管部门应当积极处理消费者投诉,对消费者投诉的内容及时分析和整理,对投诉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置,避免造成更大的危害。
(六)建立健全行业诚信体系
茶叶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有效解决,关键还是要靠企业的自律和诚信,需要通过多方努力共同建立健全茶叶行业诚信体系。积极探索信用等级评价结果应用的新途径和新方式,不断在行业内外扩大信用等级评价工作的影响力,提高信用等级评价结果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使茶叶企业进一步认识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不断推动我国茶叶行业诚信体系和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执笔人:申卫伟,中茶协食安委,图文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爱普茶网转载本文,仅作交流学习之用,如涉及版权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删除。
普洱茶选购、咨询,敬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