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师』禅茶心语——李海芳
禅茶心语
作者:李海芳
禅茶一味,其源久矣。茶是一个物质的东西,茶是灵芽。禅是精神的东西,灵神具足。禅茶结合就是知行合一,品茶悟禅,以茶悟道。公元前4年,佛教传入中国后,被敬为茶祖的吴理真,在蒙顶山脱发修行,首创“佛茶一家”,被尊称为甘露禅师。
唐代,“茶圣”陆羽长于寺院,南禅宗系统禅僧也注重饮茶。唐宋日本佛者求道于中,禅茶之道亦传,至今仍为日本茶道一源。茶禅本为两种文化,后在各自历史发展中,由接触到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由禅而兴,继禅成熟,因禅成就。禅茶,于己可参。
茶虽一饮,其用大矣。如说禅可化俗,茶可净心,那以禅茶修身,得与不得,唯看修者自我意会达几何。禅茶之味,可造浮生之静。初饮,求味;深入,品味;禅思,知味。由舌尖百般味,可尝一叶苦香,可尝人生无常,可尝禅茶一味。
闲来自斟自饮,专于一境,与己对话。享一时清静,寻一场冥想,修半时自省。
闹市品茶,可观一场人间,品浮生之味。静处品茶,可得深山古意,品古今之味。酬客谢友可以茶,沉思静想可用茶,琴棋书画可伴茶,雅室田边皆可茶。
禅茶之味,自山林云雾,日月晨露,禅佛论理。而得禅茶之味,自浮生。我知道这世间所有盛宴都会有离别,所有品过的茶都会喝到人走茶凉。而尝过的世情冷暖,读过的人间沧桑,看过的琳琅风景,都会与我们渐行渐远。《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品一盏茶,洗去尘埃,洗去沧桑。然后,在一盏禅茶时间里,获得坦然,获得清淡,获得宁静。
茶道,也是禅道,禅茶须是对着外境、心境、人境,缺一不可。三者兼具,才是禅茶。
浮生若茶。我们何尝不是一撮生命的清茶?而命运又何尝不是一壶温水或炽热的沸水呢?
茶叶因为沸水才释放了深蕴的清香,而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的挫折和坎坷,才能留下我们一脉脉人生的幽香!把生命看成是学习,把挫折看成是成长,把一切的泥泞坎坷,都当作是看不见的手,它推动着你,展翅翱翔。
禅茶一味,妙蕴人生,淡泊宁静,虚怀若谷。一壶茶,盛放的是一颗云水禅心,是一种人生态度。品茶之味,悟茶之道,就是要用雅性去品,要用心灵去悟。“茶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手执一杯香茗,茶韵生香,融入灵性,一道茶烟,轻轻一嗅,便疏通了灵秀之身心,隐逸而恬淡,清宁而闲适……
唐代刘贞德曾总结茶有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养志。
由此可知,茶在中国已经不再单纯是一种饮料,它代表着一种文化,一种价值取向,表达了对情感,对生命的态度,有着更深层次的精神境界。一个人若在茶中有品位,自然对生活、对情感、对生命会热爱。而对生命热爱者,必然对人格有操守。正如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所言:懂茶之人必定是“精行俭德之人”。
品茶,就是为了品一盏纯粹,一盏美好。禅茶文化远溯到唐朝,唐代兴起以茶供佛、以茶斋僧,禅是佛教中国化的灵魂,茶是悟禅的方便,茶文化因禅得以升华,禅因茶得以悟其心髓,至此禅茶交融,理事不二。
研习禅茶文化可以通过茶照看当下,觉悟人生,禅在悟,茶在雅,从迷到悟,从俗到雅。喝茶在于心净,心无杂念,看杯中茶叶沉浮,品茶之滋味酽醇,佳茗入喉,齿颊留香,静心晏坐,一天作一生,亦或一生作一时,心境随茶卷舒,随缘自在,安住当下。而心静无波,如浮云消散,碧空万里,了无痕迹,去就去吧。来时观照,去时无痕。在红尘中奔波,亦需让心与脚同驻,与天地同参,本来如是。茶在禅中,逢时以茶点缀,茶禅一味。禅在茶中,拈茶以拶心月,以茶为缘,何妨哂言——吃茶去……
作者:李海芳,图文来源:爱随茶香,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普洱茶选购、咨询,敬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