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茶叶名家 > 茶人专栏 > 味觉的审美叶羽晴川:茶之大用,无用之用

味觉的审美叶羽晴川:茶之大用,无用之用

作者:叶羽晴川  日期:11-13 来源:味觉的审美

味觉的审美叶羽晴川

茶被发现,被传播,从最初的有用到最终的无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

在当代茶文化的传播,茶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在强调茶叶的保健功能,这就是在强调茶叶有用的部分。

在茶文化发展的漫长时间里,到底是“有用”还是“无用”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点值得我们仔细思量。

人之所以为人,不仅仅是人更能思考,而是对于“无用”的体会更加深刻。

人类为了解决生存的问题耗费了漫长的岁月,活着对于远古的人类来说是奢侈的,也是非常难以实现的。一个不小心的失误就有可能失掉生命。

味觉的审美叶羽晴川

进入近现代,吃饱和穿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不是问题,在生存的基本问题解决之后,我们会不自觉地想到“生活该有的样子。”

生活该是怎样的?喝喝茶,聊聊天,感受岁月静好?

很多人都是这样的想的。然而,岁月真的就是这个样子的吗?岁月静好就是这样的吗?

如果没有代入具体的场景之中,这无疑是没有问题的?然而,我们想的真的是对的吗?

我们来看看马斯洛对于我们人需求分析,他把我们的需求分成了以下八种,这八种中都有具体的指向。

1、生理的需要(physiological need):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等。它们在人的需要中最重要,最有力量。

2、安全需要(safety need):人们需要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

3、归属和爱的需要(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例子:结交朋友、追求爱情

4、尊重的需要(esteemneed):马斯洛分为两类:(一)尊重自己(尊严、成就、掌握、独立)和(二)对他人的名誉或尊重(例如地位、威望)。

5、认知需求(Cognitiveneeds)-知识和理解、好奇心、探索、意义和可预测性需求。

6、审美需求(Aesthetic needs)-欣赏和寻找美,平衡,形式等。

7、自我实现的需要(self-actualization need):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者潜能,并使之完善化。

8、超越需要(Transcendence needs)-一个人的动机是超越个人自我的价值观。

我们可以看到,这八项需要里,1、2是属于基本的生存需要。3、4、5则可以算是对于基本生活的需求。6、7、8则是和生命的质量息息相关了。

味觉的审美叶羽晴川

长期喝茶存茶的茶友都会说自己是玩茶,既然是玩茶,那就和生存的关系是比较弱的。在日常中的喝茶其实更多是一种生活的状态。

茶作为生活的补充和辅佐。是一种相对比较弱的存在。它在日常生活中像影子一样,如果没有特别关注,都不会察觉它的存在。

然而对于把泡茶和喝茶当成一种艺术创作和品位的人来说,茶已然完全脱离了其基本的物质属性,而成为一种完善和成全生命的媒介。

常常有人说“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开门七件事。茶毫无意外地列在其中的,这究竟是一种荣耀还是有另外的一种况味,值得深究。

中国幅员辽阔,内地人喝茶,边区老百姓也喝茶。内地人基本都是喝芽茶和叶茶(细茶),边区老百姓喝的通常都是比较粗老的茶叶(粗茶)。

内地人喝茶通常都是在休闲的时候,边区人则通常是伴随着主餐一起。而且是一早上就开始煮奶茶。

对于边区老百姓来说“柴米油盐酱醋茶”确实是开门七件事,这个说法用在中原(内地)却是值得商榷。在这七件事中,茶是最为不重要和无用的。而这又恰恰符合雅的基本特质。“雅”通常都和我们的生存和生活没有直接的紧密相关,只有在我们希望提升我们的修养、眼界、境界的时候,“雅”才能真正呈现出来。

当我们生存和生活都成问题的时候,茶这个象征着生命质量的和品味的东西就会被无情地拿掉。

当我们生存不是问题,生活很富足的时候,茶文化就会得到大力的发展和弘扬。雅,这个时候才会真正地呈现和发生。

味觉的审美叶羽晴川

已故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曾经说:“世上很多事都可以忙出来,唯有文化是闲出来的。”

当生存都成问题的时候,所有和生存相冲突的事、物都会被舍弃或者放弃。文化是雅的,它和吃饱穿暖没有关系。雅的事情一旦和生存发生了关联,则无可避免地俗了。譬如养花,当我们把它当成怡情悦性的一件事来做时,那就是“雅”,对于花农说,这其实和种菜没有什么两样,无非生计。

茶,何尝不是如此?

茶农披星戴月地种茶、制茶师披星戴月地制茶,这些其实都和雅没有关系,当茶最终从茶厂到我们的面前,到了一群无事之人的面前,细细的烧水,认真地冲泡,深深地品味,茶才真正呈现它雅的一面。不是茶的原因,而是——人。

茶,一片树叶。

美,或者不美,对于一片树叶来说,其实根本就没有关系。

然而,对于一个人来说,当你极为口渴的时候,一杯茶,一杯再好的茶,可能都来不及细细品味。对于一个人来说,当你腹中不饥,身上不寒,境界不低,那么一杯茶就值得细细品味了。

味觉的审美叶羽晴川

茶文化从一锅粥中走了出来,从最初的带着锅烟,带着饭味,从疗饥到解渴,从解渴到怡情,这一路走得极为坎坷。

从俗到雅,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茶来说,更是如此。

茶的利用传说从药用开始,虽然我也觉得这是一个极其荒诞的推论,无奈众口铄金,把一个臆测的传说生生弄成了“史实”。甚至是很多的研究还沿着这一思路在进行。由此而大胆地,堂而皇之地认为茶之第一有用为药用。当然,我不认同,没有关系,这丝毫不影响这一理论在茶文化界开疆拓土,广为流传。

当茶终于在陆羽的引发下,让众多的文人墨客,达官显贵纷纷折腰,连一国之君也不能免俗。茶之风雅此刻就是无用。

味觉的审美叶羽晴川

然而,我们不能不做分辨的是,无论是陆羽的无用,还是宋徽宗的无用,关于“味”虽然也有在追寻,然而,却总是被伴生的茶器夺了光芒。

而历史,茶味的命运似乎就是如此多舛,它终究是个影子,在茶器和好玩的茶沫中成为了附庸。

茶顽强的生命力在历史的洪流中一次又一次的错过味道,然而,即便如此,茶也还是传遍了五湖四海,乃至世界各地。

当它有用的时候,它就是刀兵,就是棍棒,就是武力,就是贪婪。翻开泛黄的历史书卷,茶叶的边贸,外贸,中英的鸦片战争,美国的波士顿倾茶。民之利和民之害如影随形。

然而,当茶最终蜕变、升华为无用之用的时候,伴随着的就是茶烟下一颗自由的灵魂。

味觉的审美叶羽晴川

茶的有用或者无用,究竟应该如何去界定呢?

一代又一代的茶人在茶叶、茶器、茶境之间彷徨徘徊。茶器越来越精美(看起来),空间越来越空灵(看起来),茶叶越来越名贵,真正的泡茶艺术却在几千年的文化厚土中慢慢地苏醒成长。

茶,是味觉的审美;泡茶,是以茶汤为作品的艺术创作。

生不逢时是一种悲哀,那是岁月的伤疤,却也是在警示我们随时随地地觉察“自己在哪里,好茶在哪里”。以己之力,全茶之味,不仅仅是好喝,而是耐品,经得起刁钻的舌头,也经得起挑剔的灵魂。

今天我们终于做到了,在寻味的过程中,茶器的每一个选择,动作的每一个起落,无不和茶味紧密相关。和穿暖无关的味,和吃饱无关的味,和解渴无关的味,却在每一个细节中完善我们的灵魂,滋养着我们的生命。

有用的茶,和我们的生活相关。无用的茶,和我们的生命相关。

有用的茶,它是生活,它是俗的真实呈现,是生活本来的样子,琐碎甚至有些分裂。

无用的茶,它是灵魂,它是生命,它是雅的自然呈现。

当科技日益发达,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时候,有用是必须,无用更难得。有用是眼前,无用是未来。有用是肉体,无用是灵魂。

味觉的审美叶羽晴川

匆忙的城市里,忙碌的肉体是不是有可能等一下无用的灵魂呢?

一杯茶,它温暖了无数个晨昏,也滋养了无数个生死。

北京之南,有茶室“如茶”,有亭叫“无用”,有茶花在寒月中盛开,有修竹在夏夜中摇曳,有愚人一枚,修花剪竹泡茶,燃炭烧水写字。

无用也无用,有用也有用,总之却识“分心必水,纠结必涩”,在每一个动作中窥见灵魂的“了了分明,势尽辄止”。

泡茶的人,倾尽了全力,却让茶把自己泡了个干净通透。

味觉的审美叶羽晴川

作者:叶羽晴川,图文来源:味觉的审美,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延伸阅读:+

首页 > 茶叶名家 > 茶人专栏 > 味觉的审美叶羽晴川:茶之大用,无用之用
爱普茶网 爱普茶网,最新茶资讯网站,https://m.ipu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