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茶叶百科 > 普洱茶知识 > 素描普洱茶:普洱形状写实

素描普洱茶:普洱形状写实

日期:11-11 来源:曼生文化

压茶工具石模

说起普洱茶的历史,远超任何一种茶类,因为太复杂太曲折。或许就是因为特殊的政治和经贸因素,造就了普洱茶各种流传至今的形状。

历史上普洱茶属于一种边销茶,大量边销,小部分内销,极少量的侨销。

少数民族大量饮用普洱茶,有其饮食结构和生存健康所必需的原因。边疆的少数民族日常食物主要是肉类和奶酪,非常缺乏维生素和各种矿物质微量元素。恰恰普洱茶就弥补了这一不足。普洱茶的纤维素含量相对较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消化肉食和奶制品。

所以边疆一直流传着:“宁可三日不食,不可一日无茶”。

自古以来,边疆安定一直是中原统治者的大事。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擅用茶叶来牵制边疆。

从唐朝开始的“茶马交易”,到宋朝专业化的“茶马司”,乃至明朝,巡茶御史屡出,边销茶一直是官营。为了遏制边疆茶叶走私,明太祖朱元璋不惜杀掉明目张胆走私茶叶的驸马爷,太祖爷的立场很坚定,态度很明确,宁可公主守寡,但安定边疆的茶叶贸易不可他人染指,江山稳定的基石不可动摇。要知道,太祖爷一生育有十多位公主,这位公主是朱元璋最为宠爱的掌上明珠,驸马爷亦是太祖亲自挑选的,风光无两,恃宠而骄,得意忘形,走私茶叶,牵动了边疆安稳的神经,政治稳定压倒一切。只余怒杀驸马,不胜唏嘘的故事,最终走私茶叶还是未能得到有效的遏制。到了明世宗嘉靖年,大臣上奏的奏折写着“茶商低伪,悉征黑茶”。私贩茶叶的罪名华丽的扣在商营的茶商身上。时值清末,鸦片战争爆发,边销茶才日渐势微。但是普洱茶的各种制式却流传下来。

普洱茶令人玩味的故事改天再聊,今天只谈谈普洱茶的形状。

由于长途运输和存储的需要,普洱茶一般都会做成紧压茶。除了对运输仓储有利,压制的各种形状也有利于长期保存和后期转化。因为只有在紧压状态下,茶叶受到外界因素(温度、湿度、阳光、氧气等)影响相对较小,有利于茶叶中微生物的存活和茶叶香气的保留,随着时间的变化提升口感和价值。

理论上,普洱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重力紧压成某些形状称为紧压茶。主要有饼茶、沱茶和砖茶三种,为后加工形成,是通过传统手工石模或现代机械压制形成的。不同的工艺对后期转化有不同的影响。传统手工石模压制的茶饼较为疏松,后期转化快。而现代机器压制的茶饼较为紧实,转化相对缓慢。

普洱茶在包装上,多采用天然材料。如笋叶、竹篮、扎蔑等。既通风透气又利于后发酵,除了古拙的艺术感,以现代环保理念看,也具有非常超前的环保意识。

饼茶

饼茶呈扁平圆盘状,据说饼茶是由宋代“龙凤团茶”演变而来,宋代著名的北苑贡茶“龙凤团茶”史料记载:将极少量麝香、龙脑加入香茶中,使用龙凤图案的模印,压制成圆饼,献予皇帝,以别庶饮。

饼茶通常每片357克,使用笋壳包装,7饼一筒,12筒一件,称“七子饼茶”。

自唐代起,在边境贸易交易中,为便于征税,按照当时的税率,交易时七张饼捆扎在一起,外加一张饼共八张,那张分离的饼就用来上税。而在运输中,一件茶重约30公斤,一匹马驮2件刚好可以负重而行。先人计算得当,七子饼茶只装七张饼,缘从此来。

直至清代,在云南茶法里规定:七子茶饼为云南外销茶,因此七子饼茶亦称“侨销圆茶”、“侨销七子饼茶”。主销港澳地区,外销东南亚。

乾隆皇帝曾对七子饼茶有“圆如三秋皓月,香于九畹之兰”的圣喻,七子饼茶形似满月,这也恰恰寄托着人们对于美满团圆的向往。

沱茶

沱茶形状跟饭碗一般大小,是由明朝的“普洱团茶”和清朝的“女儿茶”演变而来。

清代阮福《普洱茶记》记载:“大而圆者名紧压茶,小而圆者名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采于雨前得之,即四两重团茶也。

严格说,云南沱茶是采用云南大叶种青毛茶一级和二级各50%,经过拼配、筛分、拣剔、蒸揉压制、干燥成型而成,状似饭碗,下有凹窝。亦称“云南外销沱茶”。

1975年由云南省下关茶厂研制的紧压普洱茶,有100克和250克两种规格。历史上主销香港、澳门,外销法国、美国、新加坡等国。现今主销内地、港澳台,外销西欧。

以下关沱茶为例,100克一只,精装者一只一盒,160盒一箱;简装者不装盒,5只装一筒,60筒一箱。

1986年班禅大师参观下关茶厂,茶厂为班禅大师特制了一批“宝焰牌”紧茶,俗称“班禅紧茶”。随后,众多茶厂模仿也生产外形像蘑菇一样的班禅沱茶,可想而知,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普洱方茶

普洱方茶原名“普洱贡茶”。在清代,普洱方茶是皇帝赐给臣子的礼物,后为体现人间吉庆之意,茶饼上改成“福禄寿喜”四个字,也叫四喜方茶。

建国以后,普洱方茶由云南昆明茶厂、勐海茶厂生产,而成方砖块状,有两种规格,250克和100克。茶块正面压有“普洱方茶”的字样。主销内地和港澳地区。

普洱砖茶

普洱砖茶主要产自云南下关、勐海、昆明的紧压普洱茶。

普洱砖茶出现于清朝光绪年间,曾一度成为西北边陲的法定货币之一,建国以后,1976年开始生产,长方形块状茶砖,一般为250克。历史上主销港澳地区,外销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

金瓜贡茶

金瓜贡茶也称团茶、人头贡茶,是将普洱茶压制成大小不等的半瓜形,是非常特殊的一种紧压茶形式。形似南瓜,茶芽长年陈放后色泽金黄,得名金瓜茶,在清朝金瓜茶是专为进贡而制作的,所以世人称为“金瓜贡茶”。

金瓜贡茶始制于清雍正七年,云南总督鄂尔泰在普洱府建立贡茶茶厂,选取西双版纳最好的女儿茶制成团茶、散茶和茶膏,进贡朝廷。清人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云:“普洱茶成团,有大中小三种。大者一团五斤,如人头式,称人头茶,每年入贡,民间不易得也”。

1963年北京故宫处理清宫贡茶,总计清理茶叶两吨多。其中有一部分是金瓜贡茶,这批金瓜团茶大者如西瓜,小的如网球、乒乓球状,茶色褐黑,不霉不坏,保存完好。据专家考证,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千两茶

千两茶外形取自黑茶中的茯茶,由“花卷茶”演变而来。压制成大小不等的紧压条性,每条茶条的重量都比较重,每支净重1000两,折合为37.27千克。千两茶呈圆柱形,紧实似楠木。

竹筒茶

竹筒茶又名“香竹筒普洱茶”,亦称“潞西香竹筒茶”。

1990年研制而成,为云南潞西南宝茶厂生产,传统普洱竹筒茶以普洱晒青毛茶为原料,加工方法独树一帜,别具风格,有着浓厚的民族风味。

制作时将毛茶放入底层装有糯米的甑内蒸软后,再放人竹筒内,边装边压紧打实,放在烘架上以文火徐徐烤干,冷却后或继续以竹筒包装保存,或割开竹筒外用包装纸包装。这种传统的普洱竹筒茶既有茶香,又有竹香、糯香、烟香,竹香和茶香交融。传统普洱竹筒茶白毫显露,汤色黄绿明亮,是待客的普洱茶珍品。

龙珠

最近几年新兴的品种,龙珠有生茶也有熟茶,业界经常说,龙珠的形状是普洱团茶形状的一种复兴。现在龙珠的规格为5-8克,刚好一泡,不需要撬茶。

龙珠团茶在保证茶叶口感不变的情况下,其便捷性非常被市场消费者认同。近些年逐渐走俏,很多名山头的茶都做了龙珠。

普洱茶的紧压茶形制多样,在饮用的时候不可忽略的是醒茶。将沉睡的茶饼撬开,使其尽可能的与空气充分接触,撬散的茶叶需要避光,最好存放在陶罐、紫砂罐中,醒茶一般需要7天左右。如果渥堆的水味较重的茶叶,醒茶的时间最好延长至10-30天为佳。

素描普洱让我们意识到茶叶的消费文化已经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一杯香茗不再是干巴巴的茶水,而往往承载了人们更多的诉求,香茗背后,是生活中一个惬意的场景,一段舒适放松的时光。

舒适的午后,放下手中的工作,捧一杯香茗,品漫漫人生。

图文来源:曼生文化,本图文由“曼生文化”授权爱普茶网https://www.ipucha.com/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普洱茶选购、咨询,敬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

延伸阅读:+

首页 > 茶叶百科 > 普洱茶知识 > 素描普洱茶:普洱形状写实
爱普茶网 爱普茶网,最新茶资讯网站,https://m.ipu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