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觉得古树比台地好?
现存的普洱茶叶市场,更多人痴迷古树茶;为了迎合市场,满足更多人的需求,更多包装上也会打印“古树茶”的字样;宏观经济学中,当产品逐渐满足市场时,已经不再适用“供给决定需求”模式,而变成了“需求决定供给”,市场这只卓越又看不见的手,背后总是千千万万的消费需求,它总是在无影无踪中指挥着茶叶的产业端,“古树茶现象”也孕育而生。
我们不谈对错,只是从几个层面来聊聊“古树茶”与“台地茶”的区别。
1、从生长基因看
生长基因,实际就是生长环境。
古茶树,都是百年以上,自然比我们生长的年代更久远,甚至有几百年、上千年的普洱茶树、茶林(景迈山)。我们想想,千百年的时间里,周围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古茶树却靠着自身顽强的生命力和智慧,逃过了多少天灾(风水雨大、日晒雨淋、雷击电闪……)、多少人祸(任意砍伐、计划性砍伐、开荒砍伐……)、多少自然竞争(与周围植被竞争阳光雨露、竞争空气养分……)。
今日它能以最骄傲的姿态,进入我们的视野,大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韵味,就凭这种“不经历风雨”的生命力,就值得我们多看一眼。
何况,在古茶树生长的地方,大都稀疏散落,东一棵、西一株,土壤肥厚不说,它的根系还毫不费力地延伸到地表底下,在地表周围还混生着许多我们都叫不上名的植被,偶尔鸟兽虫蝶光顾,这么妙曼、生态的生长环境,培育生长而成的古茶树,再采摘制作而成的普洱茶,赢得大众亲睐,一点不过。
而台地茶,其出生就不是自然力量之功了。
过去为了满足茶叶出口、满足大批量茶叶需求、实现茶叶高产,经科学育种、扦插栽培而成的台地茶,集中度非常高,一棵紧一棵、一株并一株,一个台阶接着一个台阶,如哈尼梯田般;因此茶树间隙十分狭小,茶树根系大多停留在土层表面;为了保证每一棵、每一株都发挥最大能量,冒出嫩芽、长成一芽一叶、一芽两叶、一芽三叶等模样,在同等面积的地表长了过量茶树的土壤上,就必须得施肥;
而茶树高度集中,就会吸引周围的昆虫,虫一旦变多,无论害虫、益虫,都会对茶树造成一定影响,为了保证茶叶造型美观,就得使用农药(现在用得越来越少,农药也越来越环保)。
一旦使用了化肥和农药,就会形成一种固定记忆,实际这也是现在我们都在追求的,要生态、要环保。
2、从专业评审角度看
人类研究世界,都是从自己周围开始,再逐渐衍生到更宏观、更微观的层面,茶叶也是。
古树与台地,单从生长环境上说,并不能服人,所以我们从专业的评审角度,来窥探一番。
(茶的评审,采用测评水浸出物指标,测评茶多酚、氨基酸、糖、儿茶素、黄酮类等物质的含量;水浸出物是茶叶中能溶于热水的可溶性物质;在茶叶里,多酚物质形成涩味,氨基酸负责鲜爽度,糖类物质构成茶汤的甜,儿茶素、黄酮类等物质是苦涩味物质……上述物质含量与茶叶品质形成正相关。)
内含物质含量看,古树茶与台地茶的各项指标并不是一边倒,从平均含量上看,台地茶的灰分、水浸出物、氨基酸、多糖、黄酮类物质含量比古树茶内含成分高出几个百分点至几十个百分点不等;但是古树茶里的茶多酚物质、儿茶素物质、总糖分等物质含量比台地茶高。
从品饮角度讲,多数人认为古树茶的香气深沉绵长、口感粗犷(如山野气息),滋味醇厚、富有层次感、刺激强烈(如浓墨般刚劲有力)、回甘持久绵延(空谷幽兰),茶汤浓缩(点到为止、边界感十足,如谦谦君子,卑以自牧)。而台地茶,香气短暂漂浮(类浮云),口感单薄(苦则苦、甜则甜,层次感不明显),刺激性浅,生津不明显,饱满度低,苦涩也重;
从冲泡后的叶底看,古树经过二三十次的沸水冲泡,叶底依旧舒展鲜活,柔韧有弹性;而台地茶恰恰相反,不易舒展,用手触摸质感薄弱;
从长期陈化来看,人们认为古树茶的内含物质更加丰富、多层次,因此更适合历经岁月洗礼,长期存放陈化,转化的空间大,台地则更适合当期品饮。
3、从人性看
人性使然,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拟:“你觉得谁最漂亮?”“别人家的最漂亮。”
话糙理不糙,就是指自己拥有反而不值当,得不到的才是最好。
在普洱茶里,也是一样道理。
现存古树的生长环境,我们从来没有机会见证,但是台地的生长、甚至培育,多多少少我们都在见证,甚至还自己一直在做。没见过的,总觉得不熟悉,神秘十足,越神秘越觉得好,越好越神秘,“犹抱琵琶半遮面”;但是本身看着成长的,就觉得见怪不怪。
蔡格尼克效应就有这样的说法,“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又或许是大众的从众心理,有人说古树好,听的人也觉得好,越来越多人开始觉得古树好,再后来,更多人也开始觉得古树好,就变成了一个现象,普洱茶里,就是古树好;实际当我们回过头来看,可能会有转机,但是从来没有人去亲自验证。
加上,越古老越有价值,时间越早越显得有年代感、历史感,物以稀为贵,不是任何人都能拥有,也不是任何事物都能具备,所以古树,更加应验了“物以稀为贵”。
如此说来,并非谁是谁非,而是看你喜欢。而笔者我就一直在世界茶源-普洱市,“近水楼台先得月”,就更倾向于古树茶了。
作者:思考鱼,首发:開元七子號(ID:yespuer),经授权爱普茶网https://www.ipucha.com/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普洱茶选购、咨询,敬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