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茶叶文化 > 茶马古道 > 普洱杂志:秦五尺道上的松林驿

普洱杂志:秦五尺道上的松林驿

作者:杨红文  日期:11-12 来源:普洱杂志

秦五尺道

老人、老街、老房子,石板路、挡火墙时光仿佛回到了过去。

沾益县的松林村,又称松林驿,想必过去这一带是茂密的松树林,所以得了这个名称。两千多年前,一统天下的秦王朝为了开拓和经略西南,将过去由李冰父子修筑的僰道继续往南延伸,在川滇黔的高山深谷之中,开凿出了一条宽仅五尺道路,故称“五尺道”,此路起于四川宜宾止于云南曲靖。五尺道既翻山越岭穿越不毛之地,同样也穿村过寨带来热闹,松林村就是其中之一,往来的官吏、商贾和行旅使这里逐渐繁华起来,并设立驿站建筑土城,土城置东南西北四道门,两条街十字相交处建有一座魁星阁,十字街穿行于阁下。

现在十字街的路面又换成了石板

现在十字街的路面又换成了石板。

五尺道离开松林往沾益前行,随即就进入九龙山,九龙山植被茂密,人迹罕至。九龙山的深处,至今还有一段五尺道的遗迹,路旁的一块大石头上还有“毒水”二字石刻。

在村口找到一户人家,我好言相求,男主人总算带我前往。沿途他向我指点着过去五尺道的走向,沿早上我走过的路来到一处稍开阔的地方,他指着右边茂密的灌木和树林说,五尺道残留的一些石板路面就在里面,要把这些树木砍开才能看见,古驿道沿小河边走就接到这里。左边的灌木丛中过去有一眼泉水,人站着就能喝到水。关于“毒水”二字,在《沾益县志》上记载了一个民间传说:诸葛亮南征孟获时途经此地,士兵喝了旁边的泉水,随即成了哑巴,诸葛亮用马鞭在路边的石头上写下了“毒水”二字以警示后人,随军文书随即请石匠刻下作为标记。我查阅了清《沾益州志》,没有查到有此记载,看来清朝还没有“毒水”二字,想必是后人伪作,被附会到诸葛亮身上。

秦五尺道

短命的秦王朝开通的五尺道只到曲靖,后世的王朝不会就此罢休,民间的交通往来也不会止于此,各种道路自然会向云南腹地延伸。元明清三朝,云南成为中央政权的一个行省,为了“通达边情”,“布宣号令”朝廷在通往各地的道路上逐步建立了站赤、铺亭和关哨,成为官方管理维修的驿道。此时,经省城昆明出省的驿道,被民间称为“通京大道”。昌隆铺村在马龙县城至旧县镇的公路边,过去的“通京大道”就从这里经过。村民告诉我,过去的古驿道沿村子中心而过,穿过前面的田地,爬上山垭口就被现在的高速公路覆盖了。穿过高速公路后就到前面的乌龙箐,再往前是黄土坡村,现在只有黄土坡村还有一点石板路。

远远看到黄土坡村时,路边立着一座小庙叫“银山寺”,水泥路从寺门前经过,隔着路对着门有一堵照壁。走进寺门是一个小院,院子那边是大殿,从建筑古旧的门窗、柱子看,这个寺庙还是有点年头的。大殿里一个老人见我进来,便迎了出来。我说来看古驿道,老人带我出了寺门,指水泥路旁边的土坡说,上面就是过去的通京大道,一直通到村子里,现在还有一些石板的。我爬上土坡,果然有一条土路,土路中断断续续的还残留着近百米长的石板路,因少有人走石板上覆盖着泥土,从石头圆滑的外表可看出其经历的悠悠岁月。

黄土坡村口的银山寺

黄土坡村口的银山寺

来到黄土坡村的街口,路边立着“黄土坡古驿道及古建筑群”的文物保护的石碑和简介,街口先是一个大照壁,然后是过街门楼,从成色上看是新的,不知是旧物翻新还是新建的,从门楼下的门洞看进去,一条老街映入眼帘,土黄、古旧、苍老,一种了无生趣的感觉,前面街边的石阶上坐着一位老妇,耄耋之年老态龙钟,几只土鸡悠闲地在街心游荡觅食,给小街增添了几分生活的气息。街心的石板路已成灰黄色失去了光泽,坡度不大往前爬去,两边是木构架土基墙的房子,大多一进院,一楼一底,二楼窗下伸出一长长的瓦檐,瓦檐下的临街门面搭着铺台,两个铺台之间的门可进出后面院子,院子后面就是正堂屋。从左右两边山墙延伸出的挡火墙与一层的瓦檐齐平,挡火墙上方是双重檐的翘角,称为“双马头墙”。冷清的街上有几处房子已经倒塌,街的尽头也有一个照壁。往回走看着两边的老屋,也不知它们还能站立多久……此时,天空中的白云一朵朵地排列成行颇有韵味,与地面的石板相映成趣,顿时,古旧的老街也生动了起来。

秦五尺道

多去街头的剃头摊。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2018年1月刊

作者:杨红文,图文来源:普洱杂志,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普洱茶选购、咨询,敬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

延伸阅读:+

首页 > 茶叶文化 > 茶马古道 > 普洱杂志:秦五尺道上的松林驿
爱普茶网 爱普茶网,最新茶资讯网站,https://m.ipu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