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文《爱上普洱》:茶马古道
叮铛、叮铛……,山间铃响马帮来。说普洱茶,离不开茶马古道,这是无数先辈用血和生命铸就的一条伟大生命之路,源源不断的茶叶从普洱山运往外界,生活所必需的食盐及外界的先进文化,沿着茶马古道进入普洱山。这道因“茶马互市”兴起的古商道,联接着云南与内地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之路,承载着先辈勤劳、勇敢、坚韧的伟大精神。
茶马互市起于唐宋,盛于明清,历经汉、晋、隋、唐、宋、元、明、清至民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西部国际贸易古通道之一,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其共分为六条茶马大道:一、官马大道(北京茶马道),由普洱(今宁洱)经昆明中转内地各省及北京。二、西藏茶马道,由普洱经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进入西藏,再由拉萨转运尼泊尔等国。三、越南茶马道,由普洱经江城进入越南,再转运西藏和欧洲等地。四、缅甸茶马道,由普洱经澜沧、孟连进缅甸。五、老挝茶马道,由普洱经勐腊,进入老挝。六、景栋茶马道,由普洱经景洪、勐海、打洛进入缅甸景栋,然后再转运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香港等地。
茶马古道,建立起了汉人与藏民的稳定关系和深情厚谊。藏民谚语说:加察热!加霞热!加梭热!其汉语意思是: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藏地不产茶,藏民却离不开茶。世界屋脊的西藏,高寒缺氧,强辐射,生活在这里的藏族同胞,食用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为主的高脂肪、高糖类食物,以保持热量,适应自然环境需要。这些高热量高脂肪食物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藏地又缺乏蔬菜,普洱茶就是最好的消食、止渴、去腻、防燥热、增加多种维生素的必需品。久而久之,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养成了喝酥油茶的生活习惯,茶叶逐渐成为西藏的民生之茶,人人离不开。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痛。饭可以一天不吃,茶不能一天不喝,牧民们也说:牧人可以不吃肉,可以不喝奶,但是不能没有茶。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可见茶叶是藏族同胞的必需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藏区需要普洱茶却不产茶,内地又需要藏区所产的良马,于是在西藏与云南的崇山峻岭之间,以茶易马为交换的“茶马互市”古商道,“茶马古道”应运而起。
茶马互市,不仅把西藏和云南、和内地在经济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还促进了政治上的联系、统一及稳定。明万历年间,王廷相作《严茶议》说:“茶之为物,西戎吐番古今皆仰给之,以其腥肉之物,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故不能不赖于此也。是则山林茶木之叶,而关国家政体之大,经国君子,固不可不以为重而议处之地也。”普洱茶对云南、西藏边疆的团结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巨大作用。公元1774年,英国驻印度总督派间谍进入西藏活动,运入锡兰茶到西藏,试图取代普洱茶,但遭藏族同胞的拒绝。1904年,英国派兵侵入拉萨,同时运入印度茶强迫藏民饮用,也遭藏民同胞拒绝。无计可施下,英国人盗窃普洱茶种,在印度大吉岭种植,并秘密仿制佛海(今勐海)紧茶,伪制佛海茶商标,运至可仑坡混售,但还是遭到藏族人民的拒绝。英国人企图先谋取茶叶贸易,继而割断藏族与祖国的经济、文化联系。明代王廷相认为茶叶关乎国家政体,实在是一个有远见和有深度的判断。经过漫长时光的滋养,普洱茶对于民族间的交流来说,已经不仅仅是经济贸易的纽带,更是文化、情感、生活和血脉相连交融的文明结晶。
茶马古道,作为当时联接云南与各地之间的重要古商道,运载输送物资除了茶叶、还有各地方土特产、药材、盐、铁、轻纺品等生活、生产必需品,尤其食盐是其最重要的运输物资,为什么不叫“盐马古道”、“盐铁之路”或是其他,而是以非必需品的茶叶命名“茶马古道”。这不仅是“茶马古道”之名响亮且富有诗意,更重要的是,这条以人背马驮最原始运载方式的古商道,越过澜沧江、金沙江、怒江等大江大河,穿越横断山脉、丛山峻岭、高山峡谷、雪域高原,历经艰难险阻,漫长而危险重重,促进沿途经贸发展、民族团结、政治稳定、文化交流与文明融合。茶叶承载着这一切,是我们先辈为生存所激发出的不畏艰难、坚韧超凡,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载体和伟大文明象征。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现代交通发展,从马帮驮运,变为马车运输,随后,汽车取代马车,马帮消失在历史滚滚车流中,昔日繁忙热闹的茶马道归为平静,只有风吹过,青石板路上,绿油油的青草沙沙作响,诉说着那段传奇、峥嵘、浪漫、凄美的岁月。这条自唐宋兴起,延续千余年,凝集沿途周边民族的友谊之路,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作为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见证,茶马古道是普洱茶历史、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重要意义和巨大价值,仍将影响久远。青石茶马道,马蹄声声急,驮铃声已逝,马蹄印犹在。
待续……
相关推荐
作者:岩文,图文来源:彩农茶,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普洱茶选购、咨询,敬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