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茶人对于泡茶用水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除了水的取源之外,在茶圈里,在煮水时偶尔还会听到“虾眼”“蟹眼”“鱼目”“涌泉”等词。
3月18日上午,津乔冰岛老寨古茶园合作签约仪式在津乔茶厂会议厅圆满举办。现场津乔茶业代表、冰岛农户及村委代表一同就全新一块冰岛老寨核心区古茶园租赁签订。初步统计
众所周知,就同一棵茶树而言,春茶讲究越早越好,最早的那一拨称之为“头采”。“头采春茶”因滋味鲜甜和数量珍贵而深受茶人们的喜爱。
由于2021年雨量较少,临沧茶区茶树发芽迟缓,进入三月中下旬,高山区茶树才陆续感知发芽。伴随第一拨芽叶的长成,津乔茶业于3月18日正式开秤,津乔标准化初制厂正式开启2021年春茶季原料
但茶汤往往也会暴露很多信息,那如何从茶汤判断一款茶叶的好坏呢?从汤的色、香、味、形判断,是辨别一款茶叶的好坏基本方法。
所谓插花,花才是主角。在花材的选择上,一般选用木本花材,鲜少选用娇嫩的草本花材,以延长使用期。可以根据季节、茶会主题、茶席风格选择相应的花材。
2021年1月16日,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公布了“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公布“绿色食品牌”省级产业基地名单的通告”,在个州市推荐的基础上,经专家评审、
2021临近春分,云南高山区茶树新芽萌发在即。当下,各种“头采茶、头春茶、早春茶”成为了近期市场热点词汇。其中期待最高的莫过于“头采茶”,同是春茶“头采”有什么不同呢?
津乔自2015年举办第一期“寻茶季”茶山体验游学项目至今,已经连续6年举办、为近千名茶友提供茶山体验游学活动,成为津乔具有品牌特色且受全国茶友喜爱的茶山旅游体验项目。
每年春季当茶界进入“春茶热潮”时,不难发现,由于环境的差异,同样是春茶,有的地方二月就开采,而有的地方茶叶到三月份还没有发芽。
今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早。惊蛰一过,蛰伏的万物探出头来,如同解开束缚一般,撒欢野长起来。春天是姹紫嫣红,春天是欣欣向荣,春天是杜甫的“春日春盘细生菜”,也是苏轼的“青蒿黄韭试
茶水分离,茶和水没有融合在一起,类似于泡冲剂时颗粒没有化开,一杯汤有明显分层。揉捻不到位、干燥不彻底、冲泡水温低,或是雨水茶都会出现“茶水分离”的情况。
2012年至今,津乔茶厂多次升级,多次深化工艺水准,2010年春季在行业首推系列茶品“数据标签”、“纸箱封印”,并注册“24折古铜钱收纳法”等品牌标签化设计,至今已推出12个系列上百款茶
对于很多茶人来说,普洱生茶和熟茶因为工艺上的不同,在口感特征上泾渭分明:生茶回甘生津,熟茶醇厚顺滑。
对于茶的品鉴,每个茶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标准,但从客观来看,好茶都是有通性的。就像普洱茶,在口感、体感各方面不论表现如何,始终有一个“原则一般”的维度,永远适宜用来评判一款茶
一旦对喝茶有了执迷,那我们对于茶的喜爱,就会慢慢延伸……一杯,一盏,一器,一物。品茶,少不了一个顺手的盖碗,或者一把加分的好壶。
光阴似水,年华流去,生活不过是以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有过青春便不会后悔,就算老去也能坦然面对。岁月漫长,值得等待;因为懂得,所以珍惜。
清人阮福在《普洱茶记》中写道:“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醇,京师尤重之。”醇,即是香气和滋味纯正浓酽,也是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灵魂所在。
一款优质的普洱茶,一定是有“厚度”的,说起“厚”,大家可能会立马联想到的是一种口感体验。其实,普洱茶的“厚”,大有内容。
柑皮与普洱茶,都具有转化的功能,3年来,二者组合而成的津味小青柑究竟发生了怎样的陈化?我们做了一次2016-2018经典版和品悦版津味小青柑的品鉴,深度揭秘——
喝茶是一件雅事,配什么茶具,用什么水,听什么音乐都有讲究,这不是矫情,只是一个让自己舒服开心的过程,温杯的时候,就像母亲在跟孩子交流,是在唤醒茶;泡茶的时候,心要在茶上
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看懂叶底特征,我们从市场中挑选了几款不同季节、不同工艺、不同原料的普洱茶茶冲泡,并从每种茶的叶底中挑选出特征明显的部分茶叶来展示说明。
闲暇时泡一杯茶,总能让人舒适又安心。但泡茶又是件讲究的事,一些不经意的动作也会影响到茶叶的滋味,比如,泡茶时翻动茶叶。
事茶,事的是喧嚣尘世里的山水意境,事的是动荡世态里一颗能安定下来的心,看似是生活里的漫不经心,其实处处透着精致和谐。
在津味大红柑问世的5年来,以“高品质”、“高颜值”一路收获津粉的喜爱。去年,“津味小青柑迷你小果版”横空出世,灵动的形象,香甜的口感,瞬间圈粉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