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我的茶桌上总少不了这饼2003年的班章青饼。这茶像一位老友,越相处越觉珍贵,以至于再喝其他茶时--无论是十年陈的老茶还是鲜嫩的新茶,竟都显得寡淡无味。
若论当代精品老茶,这两款经典之作——2000年易武熊猫饼与98六山特制青饼(2000年),堪称“郎河双骄”,以“高品位、高品质、高价值”的特质,成为资深茶客与藏家眼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有人为喝一口真曼松跨省追茶,有人存茶十年不舍得开封,更有人直言:“没喝过曼松,不算真懂普洱。”曼松究竟有什么魔力,让无数茶客趋之若鹜?
1986年紫天普洱茶砖,以300克精砖之躯,将近39载时光凝成琥珀色的茶汤。这在老茶江湖中,它始终是藏家私语里的“紫衣贵人”,市价逾三万仍一砖难求。
这款韩版2005年勐海布朗野生大树青饼茶品,其来历颇有故事:2005年韩国茶商尹泽荣专程来到云南驻厂勐海象明茶厂定制的茶品。
艾老师选茶:山头纯料茶和拼配茶,究竟哪个好?喝茶本是很私人的事,无需被概念束缚。纯料茶是山与人的对话,拼配茶是人与人的协作,二者都是普洱茶智慧的结晶。
在普洱茶的世界里,总绕不过这样一道选择题:喝普洱茶,是选山头还是选品牌?这个问题,像极了喝茶时“适口为珍”的纠结。
这历经22年昆明干仓醇化,方得这一口班章真味,内飞上“班章青饼”的印记,是那个质朴年代最真诚的品质承诺。经业内多位资深茶人品鉴确认,其原料品质远超当下所谓“茶王地”产品。
这款2003年班章青饼,历经22年昆明干仓醇化,以厚实饱满的汤感、穿透力十足的茶气、层次丰富的香气,在资深茶人间建立起极佳口碑。
走进小众名山茶的世界(临沧篇):临沧小众茶的味觉图谱在普洱茶的世界版图上,西双版纳茶区始终占据着耀眼光环。但当我们把目光转向滇西南
普洱老茶,是原料、工艺、仓储共同成就的时光标本,三者缺一不可。而真正值得珍藏的普老茶,必定是具备“越陈越香”的品饮特性,才有“越老越值钱”的收藏价值。
在这个茶香氤氲的午后,当我第三次将公道杯举至鼻尖时,忽然明白:有些茶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世间爱茶人标定品味的刻度。
从业十余年,见证太多名山茶因过度开发失其本真。这款「芊益」青饼可贵之处,在于完整保留了古树茶的山野本味。若您追求“一茶品尽临沧韵”,此作不容错过,建议至少藏一提(7饼)。
老茶如老友,经年愈知心。这批2006年紫玉忙肺老茶的迷人之处。“申时饮之烟香绕梁,子夜品时蜜韵绵长。”同一饼茶在不同时辰竟能幻化双重性格。
老茶不可再生,且藏且珍惜。这是一款兼具品饮价值与收藏潜力的中期茶,以新茶价格喝十年陈茶。80余饼限量特供,建议至少收藏1提(7饼)。
对于爱茶之人来说,选白茶饼就像寻找知己——既要合眼缘,更要经得起岁月考验。市场上白茶饼价格从几十到上万元不等,如何避免踩坑?
在7542的收藏谱系中,2003年堪称特殊年份。此时勐海茶厂正值改制前夕,生产工艺承袭国营时期精髓,原料选用勐海产区料,较之后期产品更具稀缺性。
2020年,龑王家艾老师初遇这批藏品时,茶汤中跃动的蜜香与喉韵间的山野气韵,让他当即决定重金收贮——这是继2006年忙肺茶、2007年老海塘后,第三次为老茶豪掷千金。
蓝版「2017薄荷塘」古树小饼,总共制得64饼,已出50饼,现剩余14饼传世孤品,知味者得之。这不是促销话术,而是普洱茶圈心照不宣的真相:真正的薄荷塘,永远在抵达与错过之间书写传奇。
而在茶价疯涨的当下,蓝版「2017薄荷塘」小饼这款古树茶,既是资深茶客的品鉴标尺,更是新晋藏家入门古树茶的黄金选择,制得你信赖,剩余16饼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