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喝茶的终点是普洱。这话乍听有些武断,但细想却不无道理。从绿茶鲜爽到岩茶浓烈,从白茶清甜到黑茶醇厚,当味蕾历经百味,许多茶客最终会在普洱茶前驻足。
守住两个底线——对茶品“极度较真”,对客户“将心比心”;做好三件事——讲明白茶的来历,算清楚价值逻辑,管得住品质承诺。
商检版301批7542青饼的特别之处,是当年国营老厂为应对出口商检新规,在7542经典配方基础上优化工艺,造就了这批具有“88青”特点的“小八八青”。
龑王家始终坚守“小众、精品、文化”理念,每一饼茶都是对山野自然的致敬。愿这杯薄荷塘,带您穿越易武密林,抵达味觉的巅峰之境。
301批7542初看平平无奇,细品方知内力深厚。对于想入门老茶收藏的朋友,这款兼具品饮价值与升值空间的标杆茶,或许就是最好的起点。
在普洱茶同质化严重的今天,龑王家始终相信:真正的稀缺,源于对山场本味的尊重;真正的价值,在于时间沉淀的诚意。
纯料与拼配,本无高下之分。有人钟爱易武古树的纯净,有人沉迷7542的浓烈,无非是“适口为珍”。若条件允许,不妨两款都试试。
这款来自勐海仓的老茶,用14年的时光将易武茶的柔美与陈茶的醇厚酿成一杯会说话的茶汤,成为我每日必饮的“口粮茶”。它教会我一个道理:真正的好茶,不需要用年份数字堆砌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该茶品在专业圈层已形成口碑效应。301商检版7542青饼自开仓后,有多位同行、收藏客批量收购,故而,使得这款老茶的价值呈攀升的状态。
2003年商检版301批7542青饼,像位大器晚成的君子,用二十余年等待换来惊艳绽放。当您下次打开这饼茶,或许会想起艾老师说的:真正的好茶,从不怕来得稍晚一些。
这款1998年乙级苹果绿青饼,正是这样的存在——20余年昆明干仓醇化,将“乙级”老料熬成蜜韵,细细品来,竟有三分烟韵风骨,七分冰岛甜韵。
20余年昆明干仓的静默修行,让这款曾被定义为乙级的茶品完成了华丽蜕变。它或许没有顶级老茶的惊艳开场,却以渐入佳境的层次变化,诠释着普洱茶「越陈越香」的本质。
龑王家近期常喝的这款90年代7572黄印熟茶,也是一款不可多得的唛号老茶之一。我们一同来看看这款陈期30年的熟茶,是如何诠释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生命力。
茶友们翘首以盼的春茶季即将到来。春茶虽鲜,可偶尔尝一泡,然其性寒,千万不可贪杯哦。而在此时节,更适宜品饮老茶,茶性温和,是滋养身心的上上选。
2021年蓝版梅子箐小饼,所剩不多了。这饼茶,或许不会让你一夜暴富,但一定能让你记住:原来普洱茶可以这么甜,这么香,这么暖心。
若你尚未遇见那杯令你心头一颤的茶汤,不妨试试蓝版「2021梅子箐」小饼。当这杯“清凉冰韵”的茶汤入口后,你会明白为何茶人们说“。
选茶这件事,正如艾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语,“人对了,茶就对了。”而归根结底,靠谱的标准不在他人之言,而在自己杯中那一口真味。
今日开仓分享,不为炫珍,惟愿知音共赏这杯跨越千禧的易武老味,现存9901批、9902批易武红印圆茶,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梅子箐的珍贵,在于它不可复制的风土与时光。龑王家以敬畏之心对待每一片茶叶,只为将这份“香似昔归,甜如冰岛”的岩韵之美,传递给懂它的茶友。
开汤即见真章:茶汤呈现老茶特有的琥珀金汤,通透如蜜。初嗅杯底,梅子香与干木香交织,继而烟香裹挟蜜韵升腾,暗藏一丝野兰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