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著名学者李佛一先生看到了印度、斯里兰卡的红茶崛起,对云南普洱茶出口造成巨大冲击,向民国政府上书获准,1939年以后开始相继筹建勐海茶厂和南糯山茶厂,从印度购进英国人制造的
今天有些人主张“普洱茶应该只是普洱熟茶”,是不了解普洱茶的发展历史。近二十年来普洱茶知名度非常高,但普洱茶文化很乱,争议很大。
清末民初,由于西方列强入侵,社会动荡加剧,战乱频繁,茶马古道及茶叶销路中断,普洱茶逐渐走向衰落。至民国时期,由于战乱和疾病的流行,普洱茶一蹶不振。
清代贡茶制一直持续到光绪三十年,历时一百六十三年,后因清朝末期,内部动荡,社会治安不好,贡茶送到昆明附近被贼抢,朝廷鞭长莫及,没有追究,贡茶制到此结束。
作为贡茶的普洱茶渊源由来已久。周朝时云南茶叶就己经进贡朝廷。唐代(公元618-907年),据史书记载“西番之用普茶已自唐时”,“普茶名重天下,京师尤重之”。说明,普茶大量进入了朝
据统计,明代云南有寺院600余座。这些寺院的僧侣多来自内地,如北京、南京、河南、陕西、四川等。由于明朝晚期社会动荡与文人的弃世,使得寺院成了“民间高人”的聚集地。
云南因路途遥远、险阻成了古人到此游历的障碍,但徐霞客是个例外。在他60多万字的《徐霞客游记》中,《滇游日记》有25万多字,居各省之冠。云南是徐霞客游历最远、内容记录最多的地方
樊绰《蛮书》(管内物产第七卷)中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
樊绰对云南茶的最大贡献是:公元863年写成《蛮书》。此书共十卷,对南诏统治区的政治、经济、民族、山川、交通城镇及境外诸国作了详细记述,为现今仅存唐代著述中有关云南地区之专著,
《茶经》写作过程前后经历了近三十年的时间。其间陆羽经过初学茶启蒙、品泉问茶、出游考察、潜心著书、补充丰富、成书等几个阶段,最终在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左右完成了这部时代巨著
从《茶经》开篇第一句:“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可见,陆羽到达过长江以北的巴蜀(四川)地区,并说明当时四川界内有大茶
保甸巡检司共存在了四百二十多年的历史,保甸隶属景东,也是景东文化底蕴比较厚重的地方之一。保甸有很多的菩提树,有几株还是普洱市境内发现的比较古老菩提树。其中最大的一株菩提树
《明实录 英宗正统实录》七卷:“宣德十年七月丙申……设云南景东府保甸巡检司,置巡检一员,从土官知府陶瓒等奏请也。”
保甸有很多的菩提树,有几株还是普洱市境内发现的比较古老菩提树。其中最大的一株菩提树在保甸街头,最大径围9 35米。
金鼎古茶山过去范围划的太大,把景福、林街、曼等三个乡镇,南北近百公里的区域茶山都统称金鼎古茶山,各地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茶山特点,这样反而使文化不好挖掘,限制其的发展。
“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这是普茶第一次作为专有名词出现。普洱茶因普洱府而得名。清·赵学敏(1765)撰《本草纲目遗》云:“普洱茶出云南普洱府……”。
景东县包括现在的镇沅县、景谷县部分乡镇,在民国四年才隶云南普洱道尹。加之景东距离昆明更近,所生产的普洱茶不可能运到普洱加工、销售,而是直接运往昆明销售或运大理销往西藏。
1850年道光《普洱府志》也有“六茶山遗器,在城(普洱)南,旧传武侯遍历六茶山,留铜锣于攸因其名。又莽枝有茶王树,较茶山独大,相传为武侯遗种,至今夷民犹祀之”。
中国的饮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变化,从唐代的“烹煎茶”、宋代的“点茶饮”到明代、清代流行简洁的泡饮。随着茶文化的推广,茶己成为“国饮”,也成为大众日常必需品,从而使得茶的需求
未来普洱茶拼配将会是大趋势,用不同的茶树品种进行嫁接,能够最大程度上优化茶树品种,提升茶叶品质,实现提质增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