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林小树的陈化——2017年蟒蛇箐小树春茶(茶者无喧)
这是一款遗留的茶样,2017年春茶季,“茶者无喧”品牌主理人小马在茶山收料制茶,我去小马当时在郑州开的“国有林品鉴馆”拿我定制的蟒蛇箐,顺便尝尝一些其他茶品,临走时看店的小双姑娘拿出一小袋茶样,说是小马刚寄回来的蟒蛇箐小树(最开始的那块地还没叫蟒蛇箐,小马给自己做的产品起名“大荒”,小树也就是“荒小”了),让我拿回去自己喝喝看,回来品尝后就把剩余的茶样放茶盒里保存了,这么多年过去了,一直这种散茶密封存储状态,至今六年陈期了,今天翻茶样正好看到,拿出来尝尝,看看变化如何。
冲泡方式:
取茶样约8克(散料),120ml白瓷盖碗,办公室桶装水,以95度左右水温冲泡,不使用茶滤网,快速洗茶一次,醒茶一分钟,初始以3~5秒速度快冲速出,然后依滋味呈现适当延时冲泡,尾段沸水重闷。
品饮感受:
干茶,淡淡果甜香、草木甜香;
洗茶,馥郁的果香混杂着草木甜香,香气高扬,茶汤气息甜醇,叶底果香、红果酸甜气息,草木甜香,挂杯果蜜甜香;
冲泡品饮,果香悠悠,果糖甜香中间夹酸甜红果香、草木甘香,入口醇甜,些许果脯酸甜感,初始无苦,需要去捕捉的薄涩,回甜迅速,生津快,舌两侧、舌底开始冒小泡泡,香溶茶汤,汤水含香,花果香~果糖甜香~草木甘香~木质香形成的复合香型,气息干净,纯粹,已经初步转化出相对丰富的香气层次,茶汤落腹,能明显感受到那种直接的气感穿透力,直透后背,林下茶特有的清澈感,随冲泡,微苦,微涩,醇甜,果酸甜,滋味丰富度初俱,汤水顺滑,汤质厚度一般,水路细腻度一般,喉部润甜舒爽,回甜持久,喉韵清晰,韵感律动持续,回韵略短,气感随品饮向身体发散渗透,清透力持续,形成些许冲刷感,肠胃生硬感不显,体感刺激性小。
(叶底,肥硕的叶底,如果不告诉是小树茶,又有几个人能单单从叶底去判断出来树龄大小)
品鉴结论:
优点:香气、滋味相对丰富,苦涩轻微,生津回甘迅速且持久,茶汤柔顺,气感清透,喉韵舒爽。
缺点:汤感绵厚度有待时间打磨,回韵、韵感留存略短。
当下品饮评价:
评分:每个评分项满分10分
1、香(茶香表现):8分
2、甘(生津回甘):8分
3、重(茶质表现):7分
4、滑(汤感表现):7分
5、气(茶气表现):7分
6、韵(韵感表现):7分
(注:“香、甘、重、滑”是从嗅觉、味觉、触觉等口感滋味上去评测,“气”主要是体感标准,”韵“则是一个由口感和体感综合得来的指数,评分只针对当下口感滋味)
综合品质点评:
非常难得的标本茶样,在那个国有林茶农还愿意给你区分大小树采摘的年代(当然,以小马在蟒蛇箐的收料掌控力,即使现在做到这一点应该也没有问题),留下这份可以观察国有林小树转化脉络的样本,优质的国有林小树茶在某些品质特征是一些家边茶园古树没有办法比的,气息的纯净度、气感的穿透力和那种独有的清澈感和清凉感,能够给人一种如置山野的风味享受,所以才能够在新茶期、短存期越级压制某些普通茶园的古树,卖的贵,不止是采摘制作难度,而且是有其品质优越性的。
但不能忽视的是小树龄茶品毕竟是小树龄茶品,其内质丰厚度不足,以致后期陈化能力有限,当时间间距拉大后(以十年为单位),仅以气息的优势是有所欠缺的,特别是在汤质厚度、整体丰富度以及韵感沉入和韵味留存上,这是先天缺陷,不过,除非发烧友老玩家,一般茶客,特别是追求口感味觉的茶客估计也很难分辨这些,最多会觉得茶汤有些单薄,滋味有些单调(而某些“以小充大”的茶商就会解释这是什么纯料的特征之类的,哈哈,国有林体系茶品的丰富度同样是要超越同级别普通寨子茶园的,这个丰富度的对比是相对而言的,古树的丰富度只会更好)。
另外就是散料存储,哪怕是密封存储,其转化状态是不如同年蒸压成型的茶品的,香气物质有流失,汤感不够“凝聚”,绵密度不足,绵厚度欠缺等等缺陷是存在的,这也是我一直不认同“散茶流”那一派的仓储玩法的原因。
有关于同价位优质国有林小树龄茶品和茶园古树或者一些非知名产区古树到底该如何去进行选择,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有一点劝告诸位茶友,不要一味追求所谓的“性价比”,那样很容易掉“坑”里出不来,还是要参考“质价比”,一分价钱一分货,老金一向主张,既然要买知名产区,知名茶地,那就直接买古树,别怕花钱,买些不伦不类的东西,那还不如不买,如果拿不准是否能买到古树,那就先从小树喝起,喝明白这个品质差异再考虑下手,“升级打怪”也需要经验值一点一点累积,除非你是“氪金”玩家,即使那样也需要找准方向,这个“游戏”已经见过太多花了大价钱“玩不动退游”的了。
虽然说这款茶已经不可能有具体茶品了,但同样也给个评价吧,方便有同类项的玩家对比参考,发烧友玩家级评级标准:2#中
作者:茶客老金,图文来源:茶客老金的品茶日志,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普洱茶选购、咨询,敬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