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霸气山古树茶,以其强劲的气韵、饱满的汤感和持久的回甘,诠释了临沧古树茶的独特魅力。它的苦,是山野的豪迈;它的甜,是时间的馈赠。
2023年的摆尾箐古树茶,延续了以往的优秀品质——鲜甜如鸡汤,饱满似米汤,气韵强劲,回甘持久。它的甜不是单调的糖水甜,而是带有层次感的蜜甜、甘蔗甜,伴随着清晰的兰香
茶友们常说的“鸡汤感”,其实正是这种山野韵味的体现。它不是人为添加的鲜味,而是中小叶茶自带的氨基酸与多种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好的古树茶,喝的就是这份天地滋养的本真味道。
对于喜欢古树茶的茶友来说,摆尾箐无疑是一款值得品鉴和收藏的好茶。龑王家若能每年延续这款茶,相信会有更多茶友愿意一路追随。
沈总喝过2021年的摆尾箐后,形容它像“老母鸡鸡汤茶”——鲜甜、油润,茶汤入口的爆发力极强,香气浓郁醇厚,仿佛在舌尖炸开。
2021年摆尾箐古树茶是一款极具特色的小众精品。它既有新茶的鲜爽活力,又展现出难得的醇厚底蕴。
若说薄荷塘是易武的“巅峰之作”,哆依树则是资深茶人秘而不宣的“心头好”。它产量稀少、生态原始,风味卓绝,是真正懂茶之人追逐的极致高货。
这款2021年的摆尾箐古树茶,最打动人的就是那份“鲜甜”。正如沈总所言,它不像蓝版「2022摆尾箐」古树小饼那样,带着冰冷的甜韵,却有着更强烈的爆发力。
2021年摆尾箐古树茶,以“鲜甜”为核心,茶汤油润饱满,如老母鸡汤般醇厚鲜爽。其花香蜜韵层层递进,生津回甘持久,虽有涩感累积的小缺憾,但整体表现力出众
老茶难得,尤其是仓储良好、转化到位的老忙肺茶,喝一泡少一泡。这两款茶目前存量已不多,若你也是老茶爱好者,不妨趁早入手,细细品味时间赋予的醇厚与甘甜。
立夏申时,阳光正好。取今年春采的勐麻河野生种大单株8克,以130毫升白瓷盖碗细细冲瀹。这棵罕见的特大古茶树,今春仅得6 8公斤珍品,每一泡都显得格外珍贵。
在易武茶区的边缘地带,隐藏着一处名为“蚂蝗箐”的秘境茶园。2025年的蚂蝗箐古树茶,更是以其卓越的品质,为我们带来了一场难忘的味觉盛宴。
从汤色判断,当年应该是用了3~4年陈老料,到现在将近10年陈,已经是半步中期茶。从原料外观,以及其呈现出来的蜜韵,大概率是拼有部分易武料。
趁着五一假期,加上新的工作室可以使用,昨晚尝试玩玩直播,边直播,边做茶评,节奏上与细节上还需要改善,毕竟还没练成周伯通的“双手互搏”,一心多用,望茶友多多包涵。
今天,我想重点聊聊这款紫玉2005年忙肺春尖古树茶。自2024年10月中旬开饼以来,我多次试饮,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而近期再次品鉴此茶,堪称最佳体验——茶汤甜润纯净
从艾老师品鉴的十年陈昔归老茶,到私藏红印「2021昔归」挑采古树新作,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款茶,更是一段正在书写的味觉传奇。限量50饼的稀缺性,让它注定只属于真正懂昔归的茶人。
这些年,忙肺新茶价格逐年上涨,而像紫玉2005春尖这样的老茶,市面上已难寻整件。若你也是爱茶之人,不妨存上几饼——它像一位沉稳的老友,未必惊艳四座,却能陪你细水长流。
“春水秋香”的说法其实很多茶友都能脱口而出,但假如你不是资深益粉,你未必知道在2008年大益分别推出“春水”与“秋香”两款茶,前者无烟香,后者带烟香,规格均为500克 片。
在当前的普洱茶市场中,临沧茶的价格相对亲民,而永德忙肺茶更是其中的性价比代表。无论是新茶还是老茶,忙肺茶的价格都较为合理,但品质却丝毫不逊色于其他名山茶。
2004大红印高级沱,采用哑光竖纹牛皮纸包装,沱纸上印有红色八中茶标志及“高级”二字,规格为200克 沱,5沱 条,30条 件。能喝上改制前末代“大红印”沱,七子君内心还是有点小期待。
福今2010年「特制青饼」普洱茶品质特点怎么样?这次就跟大家试试这款福今生茶进阶系列「特制」,2010年的特制青饼,到今天已经整整15年陈,正儿八经的中期茶生茶。
口感风格跟传统勐海熟茶有区别,基本无堆味,也就是勐海味很轻,喝惯了这种风格熟茶的可能会不习惯。个人不太中意那种所谓勐海味,还是更喜欢纯粹的熟茶香。
2007年大益出过很多新产品,为了便于茶友认识,大益把茶品的基本特点都写在正面的绵纸上,「701V4」的版面上便印着7542理念,丰富选料配方,也被茶友们称为7542升级版。
今日推荐的这款紫玉2005年忙肺春尖古树茶,用了20年的陈化时间告诉我们:有些美好,急不得。好茶如此,人生亦如是。
这款紫玉2005忙肺古树春尖,堪称临茶醇化的典范之作,值得老茶爱好者珍藏与品鉴。目前,该品仓存量已不足百饼,每开仓分享即引发老饕争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