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茶叶名家 > 名家论茶 > 演讲录|方一知:茶企破局与跨界融合

演讲录|方一知:茶企破局与跨界融合

作者:方一知  日期:10-16 来源:企业外脑

企业外脑方一知

受中国(昆明)国际大健康养生养老产业博览会组委会邀请,方一知为“茶企破局与跨界融合”主题论坛主讲嘉宾。下面是10月16日下午在昆明滇池会展中心12号馆的发言记录。

企业外脑方一知

方一知:茶企破局与跨界融合

各位领导,各位茶企老总,各位茶友,大家下午好!

我是企业外脑创始人、华茶智业首席策划方一知,从事普洱茶行业策划与普洱茶企业策划18年。今天我给大家汇报的题目是:茶企破局与跨界融合。为什么要跨界整合、跨界融合,为什么说跨界整合、跨界融合是茶企破局的一条重要路径,我结合服务茶企茶行业18年的亲身经历和心得体会,选择三个角度、两个数字和一个破局方法来进行表达。

三个角度:茶产业、茶行业、茶企业

我们说万事万物是有规律的,同理可证,茶产业的进步、茶行业的进化、茶企业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我给大家展示一个图形,并加以阐释。

企业外脑方一知

首先,我认为是中国茶产业的进步,带来了普洱茶行业的进化。

2005年我来云南之前,在北京工作了五年,为多个行业做策划,刚开始我是喝咖啡的,大脑疲劳的时候喝咖啡刺激灵感;大约在2002年,朋友介绍了福建的铁观音,铁观音香气高,而且茶烟袅袅,这种意境太好了!于是铁观音就成为了我们做咨询策划的时候一个贴身伴侣。

中国茶产业的振兴,离不开福建茶人的辛苦努力与铁观音的功劳。正应了那句话,风水轮流转,今天到俺家。正因为伴随福建铁观音在茶叶市场上的逐渐势弱,才有了云南普洱茶的另类崛起。

2005年,因为一个老朋友的机缘,我从北京来到了云南,一不小心踩到了普洱茶行业发展的节拍,迎来了普洱茶的高光时刻。自己有两个没想到:第一个没有想到,方一知外脑团队,是国内第一个进入云南从事普洱茶行业策划与茶企策划的外脑机构;第二个没有想到,我在北京时倡导的的服务本土企业的外脑理论,在普洱茶行业和茶企业这里得到了实践。一转眼18年过去了,云南成为我的第二故乡,至今服务了20多家茶企,我也变成了云南本土的策划人。

所以,我见证了普洱茶行业的发展轨迹,亲身验证了普洱茶行业进化的一个规律:外来力量进入行业破局,行业破局带动了企业发展。

企业外脑方一知

让我们回顾一下普洱茶演变的这20年,很容易发现一个现象:在变化的时候寻找机会,外来力量率先打破行业困局。

2004年,云南省地区改市、国营茶厂改制,北京博闻集团抓住这个机会,收购了勐海县茶厂,成立了大益集团。因为创始人团队站在中国茶产业的高度,发现了云南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品类价值和越久越醇的产品生命周期,用投资的手段、类金融的玩法,重塑了云南普洱茶的价值,从而引发了2006年—2007普洱茶的第一次浪潮,从此普洱茶一战成名天下知。

2007年下半年,普洱茶跌入低谷。2008年,来自广东深圳的陈升号创始人陈升河先生,开始进入普洱茶的核心产地的核心高地班章村,经过几年的打基础和蓄势,终于夯实了老班章在普洱茶中的核心地位,也让全国各地的爱茶人知道了普洱茶中的顶流茗品——山头茶、古树茶、大树茶。2013—2014年,掀起了普洱茶的第二次浪潮,而那些有准备、有资源、有能力的茶企茶人茶商,赚到了古树茶的一波红利。

大益的创始人吴远之是投资人出身,陈升号陈升河是外来茶人,他们都不是云南本土茶人,但是他们改变了普洱茶的行业格局,并在产业发展的某个阶段,为成百上千个茶企,成千上万个茶店茶商,指明了做茶生意的方向。

然而,新冠疫情发生这三年来,茶界很多人迷失了方向,就像没有了领头羊的引领,羊群们开始漫无边际地乱跑。下面我导出PPT中的两个数字。

两个数字:50%以上,8000万

企业外脑方一知

疫情带来了茶企的销售数字的下滑,即使比较优秀的二线茶企,递减率都在50%以上,很多茶企的销售额更是惨不忍睹。

但是另一方面,喝普洱茶的人数在这三年中,由5000万人增长到了8000万人。

第一个数字隐藏的问题,排除疫情带来的市场寒冬等客观情况,从外部的视角来观察,当年理念先进、认知超前、意识敏锐的外来投资者,身份变成业内人士以后,慢慢地被茶行业的规则框定了,认知渐渐地固化了,市场敏锐度迟钝了,进入了温水煮青蛙的状态,而没有发现危机以我们不可察觉的方式悄悄到来,没有在主营业务稳定之后,布局茶事业的“第二曲线”:产品、业务、模式。

第二个数字5000万升至8000万人,多出来的这3000万人,他们是谁?他们对普洱茶的需求有那些没有得到满足?首先我们承认,包括抖音短视频在内的直播电商,吸粉了大量茶叶小白;另一个维度,社会上的精英阶层,过去喝咖啡的现在喝普洱茶了。

举一个例子,2021年因策划六堡茶的机缘,我们去了广西南宁,顺道参观了广西茶文化品牌“凤小茶”,这个小而美的团队通过直播销售老六堡,每晚收入颇丰。数据显示,河北、山东、北京、上海,很多职场女性喜欢喝老六堡。我很震惊,那时年份普洱茶的销售在直播平台上基本是空白。

今天的主题论坛上,我见到了赵总赵华琼女士、杜总杜琼芝女士,她们是云南茶界的巾帼茶人的优秀代表,杜总是勐海茶厂的五朵金花之一,赵总做茶50年,参与了云南普洱茶集团、云南普洱茶厂的改制,她们的坚守值得我们尊敬。今天我还见到了云南直播矩阵的00后的代表,他们是普洱茶破局的新生力量。

再举我们服务的一个案例。青岛朗威控股集团董事长赵益群先生是一位爱茶人,2011年用108万元收藏了勐海大叶茶厂的顶级好茶“勐海之巅”,并与大叶茶厂在老班章村民小组牛场共同投资建设班章万亩茶园,2018年成立金博润茶业公司,打造庄园级普洱茶,带动和影响了很多精英人士爱上金博润老班章,爱上金品质、全生态普洱茶。目前金博润在版纳、青岛、杭州等地建数家茶书院,成为了天下GP的驿站。

虽然当下普洱茶形势不太乐观,仍有各个来源的投资商与产业整合商,悄悄地潜水普洱茶的原产地,他们也是普洱茶行业破局的一支重要力量。

所以,我们的认知要升维,只有认知破局,才能跨界破圈。

站在中国茶产业看普洱茶行业,站在云南普洱茶行业看普洱茶企业或云茶企业,我们还是以产业破局带动行业破局,行业破局带动茶企破局的思维方式,寻找与发现茶企破局的方向在哪里。

中国的六大茶类五颜六色、各自芳香,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不过我们发现,六大茶类中的黑茶和白茶,产品生命周期和市场生命周期更长。换句话说,中国茶中的“后发酵茶”,具备越陈越香、越陈越醇、越陈越佳的特点,更能在市场上体现其商业价值。

企业外脑方一知

从这个纬度看,后发酵茶中的普洱陈茶和云南白茶,是茶企经营的一个方向。

同时我们也看到,普洱茶的现状是矛盾交错的,我称之为“普洱茶行业的结构性矛盾”,一边捆着草,一边饿着牛,一方面是巨量的生产加工,一方面是生产与消耗的不成正比。具体到云南白茶和普洱陈茶,一方面是云南白茶的馥郁适口,一方面是新茶稍显寒凉;一方面是普洱陈茶的良莠不齐,泥沙俱下,一方面是稳定品质的高端陈茶稀缺,不能满足越来越多的高端小众人群的养生和社交需求。

一个破局方法:茶叶+

陷入其中能量纠缠,跨出一步天地宽广。

企业外脑方一知

建议茶企老总们,大踏步地走出去,走出自己的小圈子,挥舞着我们手中这片小叶子,去对接茶叶之外的行业,去链接我们够得着、接得住的圈层人群。

企业外脑方一知

加速茶叶传播与品牌破局的核心:跨界。

茶叶跨越时空,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以茶产区为圆心不断画圆,销茶地、藏茶地,普罗大众、精英阶层,向外扩展越来越大。作为茶叶经营者,茶叶+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经营方法。

采用茶叶+的模式,从最朴素的吃喝玩乐娱购游入手,茶+酒,茶+餐,茶+旅游,茶+大健康,如果具备一定的资源与实力,茶+中石化易捷,茶+中国邮政,茶+数据化,茶+某财团,一切皆有可能。

前不久我回山东老家,碰到一个不到40岁的女老板,她的家族开了私营门诊和大药房的连锁机构,她想在门诊与药方之间加进茶室,巡诊问药之余,喝茶休闲更利于人的健康。

只有你想不到,而他人早已做到了。这里介绍两种茶叶+的规模化操作方式:

1.大客户定制。在传统渠道之外,云南中茶开创了“大单品+大客户”的模式,所谓大客户,少则以1000万元为单位,多则上亿元计。

2.“翻牌”。广药集团敞开医药渠道,仿佛一夜之间,把普洱茶铺向了全国终端的3000个网点。

而我们在现场的茶企老总,多数属于小微茶企。茶叶+的运作中,小微茶企怎么办?

第一,要觉醒啊!清醒地认知到普洱茶全民狂欢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几年经济不景气,消费降级,而消费降级的同时也存在消费升级,不然,为什么喝普洱茶的人由5000万升至8000万呀?消费升级的真相在于,消费分层了,由圈层走向阶层。

第二,我们要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在维护原有圈层老客户的同时,分层经营,专切某个领域,聚焦一个人群,与目标客户深度链接,打穿打透,争取成为某个赛道的头部茶企,用户心中第一选择的品牌。

第三,茶叶是个慢生意,从布局蓄势,一直到撬动全局的破局点,实现爆炸性增长,往往需要数年的时间。你看陈升号,从进入班章村和村民签协议到吃到老班章的红利,中间也是三五年的时间。但是,当你真正找到了破局点,踏准了市场的节奏,不赚钱也是不可能的。

好,谢谢大家。

作者:方一知,图文来源:企业外脑,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延伸阅读:+

首页 > 茶叶名家 > 名家论茶 > 演讲录|方一知:茶企破局与跨界融合
爱普茶网 爱普茶网,最新茶资讯网站,https://m.ipu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