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茶叶名家 > 名家论茶 > 马哲峰:闽北乌龙茶寻访日记(九)

马哲峰:闽北乌龙茶寻访日记(九)

作者:马哲峰  日期:04-28 来源:爱普茶网

闽北乌龙茶寻访日记

特此鸣谢:本文图文内容系马哲峰老师授权爱普茶网发布;其他媒体需转载刊发,敬请联系作者本人。

经由主人阿兵先生介绍得知,在武夷山目前就只有七家从头到尾都釆用手工制作岩茶的作坊,每年春茶季,全部加起来制成的手工茶不到一千五百斤,能够喝到这样的茶,都是万里挑一的概率。见识了手工摇青的工序之后,阿兵先生又带领大家领受下一道工序。与做青间一墙之隔,还有一个做青间,里面是纯竹木材质制成的摇青机。做茶师傅完全靠手动控制来完成摇青的工作。其中有一个极为小巧的摇青机,恰似一个精巧的大玩具,不仔细观察都不会注意到他的存在。据阿兵先生说是专门用来单株加工岩茶的器具。阿兵先生引导大家俯身嗅闻摇青机中青叶散发出的气息,正是经由这道工序,青叶从青草气逐步形成花香与花果香。做青工序中的晾青、摇青需要交替进行,制茶师傅对此不敢稍微掉以轻心,这是一场体力与耐力的消耗,考验着制茶人的经验与水平。

闽北乌龙茶寻访日记

闽北乌龙茶寻访日记

等待的当口,阿兵先生邀请大家上楼去喝茶。临着老屋的土坯墙,加盖了两层纯木结构,青瓦覆顶的茶室。所用的材料,都是收购而来的老木料。一张大长板桌,大家团团围坐,阿兵先生边讲解,边为大家泡茶。一泡紫龙袍、一泡老枞水仙。正如阿兵先生所说:“手工茶不一定就会比机制茶更好,但是做的好的手工茶,有着机制茶所无法替代的细腻感。”大家边聆听阿兵先生的讲述,边细心的品鉴这难得一遇的手工茶,不是觉间已是夜深人静时分了。

闽北乌龙茶寻访日记

闽北乌龙茶寻访日记

闽北乌龙茶寻访日记

到了做青完成的节点,即将进入杀青的工序。身体力行的阿兵先生,亲自上手为大家示范手工杀青的工序。做茶师傅早就引燃柴火,将火候烧到位。青叶投入杀青锅中噼啪作响,阿兵先生快速用双手翻炒,不时将青叶抖散。短短几分钟后青叶岀锅,盛装在竹盘上的杀青叶被转送到揉捻台上,分作两份由两人手工揉捻成条,再度抖散后合并在一起,继续回锅复炒。二次炒青的时间更短,青叶蒸腾起热气,显示出极高的温度。即使如此之烫,炒茶时仍然坚持不戴手套手工制作。用阿兵先生的话说:“防止带着手套,对温度的感知不敏感,导致形成过多的爆点。”一分钟之后,复炒后的青叶出锅,二次手工揉捻做形。然后将揉捻叶解块抖散在竹席上,稍加摊晾后,即刻送入焙间炭火烘焙。做茶的师傅非常细致,揉捻叶洒在焙笼上,上焙之前,用竹扫帚将灶台上的灰尘轻轻的打扫干净。手工制茶极为不易,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加倍的小心呵护。

闽北乌龙茶寻访日记

闽北乌龙茶寻访日记

闽北乌龙茶寻访日记

岩茶初制工序至此告一段落,做青间里另外的茶青仍然在等待着制茶师傅们的妙手巧制,这注定又将是一个不眠之夜。此际,阴沉了一整天后,雨终究又落了下来。

作者简介:马哲峰,洛阳人,久居郑州。师从茶文化名家李伟先生习茶多年,已故书画大家王九朝先生私淑弟子。国家级高级评茶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国家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员。兼任中华茶人联谊会理事,河南省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河南省茶叶商会副秘书长等社会职务。受聘担任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安阳工学院、平顶山学院、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周口科技职业学院等多所高校客座教授。创办有郑州马哲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行知茶文化讲习所,致力于茶教育、促进茶经济、弘扬茶文化,《人民政协报》等多家媒体予以专题报道。2014年荣膺河南十大文化先锋人物,2017年荣膺《普洱》杂志创刊十周年优秀撰稿人。所著《普洱寻茶记》荣登2018年茶媒推荐阅读十大茶书榜单,2019年出版《读懂中国茶》,2020年出版《普洱六山记》。

延伸阅读:+

首页 > 茶叶名家 > 名家论茶 > 马哲峰:闽北乌龙茶寻访日记(九)
爱普茶网 爱普茶网,最新茶资讯网站,https://m.ipu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