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茶,皇权的象征。大清作为帝制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普洱贡茶在盛清年间步入兴盛期。伴随晚清帝国大厦的倾覆,普洱成为贡茶时代的绝响。
上午八点钟,山西临汾益木堂总经理牛国荣女士开车来接上我,径直出市区走高速公路,一道前往霍州署。八十多公里的路程,一个多小时就下了高速,穿过城区扺达霍州署,我们就近将车辆停
回程的途中,搜索信息发现,叶县尚有个文庙,这次无意中错过了。眼前的遗憾留下再来的念想,更叫人盼望的是茗香苑茶馆香醇的岩茶,等待着我们回去继续品鉴。
时值荷月下浣,约同司末一起前往新密。早上在梵音店里碰面,她焖了一壶老六堡茶给司末灌了一杯。我自己习惯性的泡了一杯老生普带上。
作为全国唯一保留下来的府衙,南阳府衙成了了解帝制时期官署文化的一扇窗。整体建筑风格追求庄重肃穆,严格遵循规制,以追求实用功能为主。
转眼之间,天色将晚。田丹打过电话来,我们告别两位老人家,离开内乡县衙,驱车回转南阳。伴随着夕阳的余晖,生命中的一天,又成了过去式。
马老师在讲课时会不经意地强调“我是洛阳人,所以……”,说到家乡,马老师的脸上会露出灿烂的笑容。这让我想起另外一个洛阳人,1400年前西天取得真经的大唐玄奘法师。
二〇一〇年六月一日,是一个在我生命历程中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行知茶文化讲习所诞生,自此开启了我长达十年的茶文化私学教育生涯。
初识马哲峰先生,是由于他行走于云南茶山的那些文字,印象中他像一个茶山的游侠,不时在茶山游走,行走已然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其中,一些耳熟能详的名称勾起了我大脑深处的记忆。
仲夏有约,榴月茶会。6月26日,中原腹地,河南郑州,梵音草堂联袂布易班运营中心承办,《大倚邦传奇》读书品茗会如期举行。
一部六大茶山的历史,半部普洱茶的历史。普洱茶历史舞台上,历代倚邦土司、易武土司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两大家族的荣辱悲欢,一种茶的兴衰起伏,命运将其紧密相连,共同书写出不朽的传
庚子年春天的茶山,比起往年寥落的多。外来客商少了,自然而然会影响春茶销售。另一方面,更让人心忧的是连年干旱,比起去年更为酷烈,春茶减产已是定局。
在“走夷方,上茶山”的历史潮流中,活跃着士绅阶层成员的身影,他们属于那个时代的社会精英,解读铭刻在碑刻文物上的文字记载,透过他们的视角
我们再将目光转向易武土司地,它的行政辖区与现在勐腊县易武镇基本一致,包含早期被称作漫撒茶山,后期被称作易武茶山的全部地域。
古茶树几乎都位于陡坡上,自然生长的茶树千姿百态,有些望天生长成了高杆茶树,有些茶蓬如伞状开展。采茶工搬着梯子在茶园里来回穿梭,攀上爬下的逐棵采摘鲜叶。
高山上的土地肥沃的坝子,那是养育人们的世外桃源。香烟缭绕的山间小庙,那是过往时代人们的精神家园。看天上的云聚云散,看眼前的人来人往。人文的记忆,自然的滋味,藉由这一盏茶,
红土坡本村人从二〇〇三年开始种茶,多数是二〇〇六年政府扶贫的时候发下的苗子种的茶。往后茶叶市场好起来了,尝到甜头的茶农自己育苗、买苗种茶,持续了好多年。
近年来,习惯于住在茶山人家。午后小憩,窗外阳光炽烈,屋里却有丝丝凉意。顺着山谷吹来的风掠过树梢,枝丫间传来婉转动听的声声鸟鸣。在这冬日樱花满山,春来百花遍野的茶山上,梦里
回转纳竜坝岩金家中,依罕已经准备好了饭菜。这种传统的傣族风格干栏式建筑,难以抵挡这般高温酷暑天气,转个不停的风扇吹出来的都是热风,吃个饭的光景如同蒸桑拿,每个人都是大汗淋
马哲峰,勐腊县首届普洱茶文化传播大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行知茶文化丛书编委会主任,主编出版有《普洱寻茶记》《读懂中国茶》《普洱六山记》《寻味普洱茶》《读懂普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