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武历史上真实存在过七村八寨,但与现在大家稔知的七村八寨有很大不同。一九五七年,曼腊才子赵国传先生撰写了一本《易武版纳历史概况》,书中的记载解开了易武七村八寨的历史面貌。
在当下已经出版的普洱茶书籍中,李路老师的新作《普洱贡茶——清代六大茶山的崛起与衰落》当属普洱茶友案头必备的工具书,通读此书可以知悉普洱贡茶的秘闻
2016年11月,勐腊县政府在易武公家大园、易比、么连、落水洞、麻黑、大漆树、漫撒旧寨、滥田、汉族丁家寨、曼乃旧庙等处竖立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石碑。
六大茶山是普洱茶的发源地、普洱贡茶的采办地与普洱茶号的诞生地。六山之源,莽枝茶山。红毛丹是鼎鼎有名的小微产区,森林中的茶园里,野生的红毛丹树高耸入云。
近期,信阳毛尖茶啤风波引发世人关注与热议,作为事件双方的信阳市茶叶协会与郑州金星啤酒有限公司相继发布的公告,更是将事件的热度进一步推高。
说说看,新六大茶山,左一个名山,右一个名寨,哪个名山您最喜欢?哪个寨子的茶是您的最爱?
雍正七年(1729)鄂尔泰受命编纂,成书于乾隆元年(1736)的《云南通志》载曰:“普洱府,茶,产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慢撒六茶山,而倚邦、蛮砖者味较胜。”自此,奠定了后世
勐腊县易武镇易武山(漫撒山),象明乡莽枝、革登、倚邦与蛮砖四大茶山,景洪市基诺乡攸乐山(基诺山)。说起六大茶山,您能想起的建筑地标寨门都有哪些?
二〇二四年行将过去,正值寒冬时节,市场反应如同人的体感一样冷,寒冷的气候有助于让人头脑清醒。作为茶行中人,既要对行将过去的一年做个盘点,同时也要对来年有个打算。
近日,信阳毛尖茶啤陷入了舆论风波。大河财立方、顶端新闻、茶周刊等媒体纷纷跟进报道,自媒体更是热闹非凡,媒体人、茶行业中人纷纷发声,越发让不明就里的吃瓜群众摸不着头脑。
贡茶,皇权的象征。大清作为帝制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普洱贡茶在盛清年间步入兴盛期。伴随晚清帝国大厦的倾覆,普洱成为贡茶时代的绝响。
上午八点钟,山西临汾益木堂总经理牛国荣女士开车来接上我,径直出市区走高速公路,一道前往霍州署。八十多公里的路程,一个多小时就下了高速,穿过城区扺达霍州署,我们就近将车辆停
回程的途中,搜索信息发现,叶县尚有个文庙,这次无意中错过了。眼前的遗憾留下再来的念想,更叫人盼望的是茗香苑茶馆香醇的岩茶,等待着我们回去继续品鉴。
时值荷月下浣,约同司末一起前往新密。早上在梵音店里碰面,她焖了一壶老六堡茶给司末灌了一杯。我自己习惯性的泡了一杯老生普带上。
作为全国唯一保留下来的府衙,南阳府衙成了了解帝制时期官署文化的一扇窗。整体建筑风格追求庄重肃穆,严格遵循规制,以追求实用功能为主。
转眼之间,天色将晚。田丹打过电话来,我们告别两位老人家,离开内乡县衙,驱车回转南阳。伴随着夕阳的余晖,生命中的一天,又成了过去式。
马老师在讲课时会不经意地强调“我是洛阳人,所以……”,说到家乡,马老师的脸上会露出灿烂的笑容。这让我想起另外一个洛阳人,1400年前西天取得真经的大唐玄奘法师。
二〇一〇年六月一日,是一个在我生命历程中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行知茶文化讲习所诞生,自此开启了我长达十年的茶文化私学教育生涯。
初识马哲峰先生,是由于他行走于云南茶山的那些文字,印象中他像一个茶山的游侠,不时在茶山游走,行走已然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其中,一些耳熟能详的名称勾起了我大脑深处的记忆。
仲夏有约,榴月茶会。6月26日,中原腹地,河南郑州,梵音草堂联袂布易班运营中心承办,《大倚邦传奇》读书品茗会如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