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峰:易田茶山行纪
美丽的西双版纳,令无数人魂牵梦绕的普洱茶原乡。易武古茶山的七村八寨,钟爱普洱的茶友心目中,仰之弥高的经典风韵普洱茶产地。每一个村寨出产的普洱茶,都有着微妙品质风格差异。引得人们纷纷亲临易武茶山,穿村入寨,实地寻求易武普洱茶绝世风韵的奥秘。
月中前夕,站在同兴庄园的院中,仰望天空,繁星点点,月光皎洁,散落在寂静的街道上。身处北回归线热带雨林中的高山上,整个人的身心都舒展开来。深沉的睡梦中,窗外传来淋漓的雨声。清晨出门,森然的寒意扑面而来。一夕之间,让人切实感受到了季节的转换。看看同行的摄影师吴福祥,还是身着T恤。再看罗琼仙老师,已经换上了薄薄的羽绒服。而我自己则是一身秋装。三个人,同样的时空下,浑似身处不同的季节。
易武茶叶协会办公室主任罗茜茜已经做好了周到的安排,我们一行驱车出易武街,往勐腊方向直奔目的地。伴随近年来普洱茶市场的热络,沿着公路两边,一栋栋新建筑鳞次栉比,使得易武主街不断向外延展。行不多远,路边新近出现了一个行将完工的寨门,门额上书“易田”两个大字。在易武七村八寨的历史变迁中,易田曾经跻身其间,而今伴随行政区划的调整,原易田村的辖地大部分被划归易武村委会。如今,文化地理意义上的易田包括易比、田坝、三合社、洒袋与桥头村。
车辆右转过易田村寨门,从田坝村穿行而过。接下来,右转下到一个因为挖矿形成的深深的沟壑中,再次爬上陡峭的山坡,重又驶上水泥路面。曲曲弯弯的道路通向易比村,近年来路面又拓宽了一米半,极大缓解了车辆交汇时的难度。行至半途,遇上了雨季过后正在整修路面的施工队,罗茜茜叫了一声:“停车。”吴福祥把车辆停放在路边,罗茜茜冲着站在路边的一个身着迷彩服的中年人招招手,看上去正在带领人员施工的他走了过来,打过招呼后,就骑着摩托车飞奔在前方带路。一路转弯下坡抵达易比村,车辆停放在一方院落的大门前,入目所见即是鼎鼎大名的普洱老茶庄安乐号的旧址。约好见面的就是这个身穿一身迷彩服的中年人,他名叫李元召,既是安乐号的后人,也是时任易比村民小组长。
李元召在家中排行老四,李家似乎一直在坚守一个传统,就是每一辈人中,除了外出谋生的子女之外,总要留一个在家中继承祖业,李元召就成了他们兄弟五人中在家留守的那一个。李元召和他的媳妇袁正兰都是初中毕业,大女儿已经幼师毕业,小女儿在读高二,儿子上小学。父母名下的茶地都给了李元召,古树茶有80亩,春茶一季有400公斤的产量。每年他都会拿出100公斤茶分给其他四个兄弟。今年茶叶的行情不怎么好,他手里还压了200公斤毛茶。小树茶地有30亩,春茶一季有100多公斤的产量。此外,还有50亩橡胶,粮田15亩种玉米。
李元召的父辈人中,总共有兄弟姐妹七人,父亲李师颜高小毕业后留在家中务农,参政的大伯李师程对于普洱茶产业有着极大的贡献,三个姑姑外出工作后又返回易武做茶,大姑李春仙继承了家族安乐号的事业,二姑李春芬同大姑一道做茶,三姑李春梅的丈夫宋军荣继承了外祖家陈云号的事业。
李元召的母亲王杰珍只读到小学四年级,老人家有着惊人的记忆力,一大家子上下三代数十口人,姓名、出生年月等记得清清楚楚。老人家笑着说:“就连村里的人记不清楚自己的出生年月,也会跑来问。”更加叫人印象深刻的是三代人中,每一代都出过名牌大学生。开创安乐号的李家先祖李开基就曾在科举考试中取得过贡生,读书从政、务农种茶、外出经商,始终在李家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左三:易比村民小组长李元召先生
李元召自2013年起至2020年一直担任易比村民小组会计的职务,而后起转而担任易比村民小组长的职务。易比村总计有64户260多人,除去户在人不在的空挂户之外,实在50户231人。总共有古树茶地1800亩,小树茶地1500亩,古树春茶的价格在每公斤800元,小树春茶的价格在每公斤200元。村里以李姓、白姓为最多,多数属于汉族、彝族。
李元召的父亲李师颜生于1948年,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直到2006年,担任了二十多年易比村基层干部。他还记得易比村关帝庙的样貌,门口有照壁,大门左右还有一对小狮子,进门后,左手边有一层瓦房两间,右手边有一层瓦房四间,大殿前有香炉,大殿正中供奉着关公,左右是关胜与周仓,大殿两侧还有配殿,右配殿中还有大鼓与大钟。在他的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是院中的柏枝树,两个人合围都搂不住,院后还有成片的柏枝树林。50年代起,关帝庙逐渐垮塌,条石、柱脚石被有些人家拿去,后来就不在了。现在,就连地基上,也早就盖成了农户的房屋。
计划经济年代,整个易比村一年也就做个100多公斤茶,交售给供销社和外贸站。每年春天,鲜叶采回来就要分拣一次,嫩的是尖子,粗老一点的是二梭。家家户户炒茶做饭就是一口锅,最多只能炒3公斤鲜叶。炒好了手工揉成型,晒干了之后,再挑出来黄片。
时近中午,李元召还惦记着正在施工的道路,于是一起合影之后,就匆匆忙忙离开了。午饭过后,李师颜老先生送我们出门,在他家院子旁边,就立着一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茶马古道易比段的石碑。曾经有一条石板道连通到易武,罗琼仙老师询问石板道还有多长?老人家摆摆手说:“没有了,石头都被人抬走了。”曾经辉煌的茶马古道,伴随时代变迁,无声的消失在过往的岁月里。
从易比出来的半道上,我们拐到了陈云号。李元召已经事先给他的姑姑李春梅、姑父宋军荣打过了招呼,两人正在家中等候我们的到来。上到位于三楼的茶室喝茶,我们有些好奇宋家与陈云号的承继关系,夫妻二人的答话解开了我们的疑惑。先是在大哥李师程的感召下,李春梅与大姐李春仙、二姐李春芬回到易武一起承继祖上安乐号的招牌做茶,后来儿子宋服斌看准普洱茶的前景,辞去单位的工作回来做茶。宋军荣奶奶陈大囡的父亲就是陈云号创办人陈云贵(小名陈石云),不幸的是陈云贵与两个儿子外出贩茶的过程中染病去世了,奶奶陈大囡与爷爷宋祖兴生养了六个子女,排行老三的父亲宋正金与母亲胡启兰养育了五个子女,排行老四的宋军荣与妻子李春梅重拾旧业做茶。传到了儿子宋服斌已经是第五代,2006年重新又注册了陈云号。第三代中,就只有1932年出生的宋荣金老先生健在,如今随同儿子住在勐腊。据说老人家手上还有家传的蒸茶筒,也有说老的早被人借走了。在宋军荣的印象中,奶奶陈大囡带领着一大家子在曼腊自家的大院里生活,后来开枝散叶。李春芬说:“当年想着早晚还是要回普洱,所以才在易比买了块地盖房、建厂,单是新扩建的厂房就花了三百多万,早知道买在易武街上就好了,那个时候房子还不贵。”往事并不如烟,伴随着世事浮沉,普洱茶随之兴衰起伏,一个茶号的背后,一代代人的命运,映衬出世间万象。
居中:陈云号宋军荣李春梅夫妇
离开易比直奔田坝,村民小组长高伟山已经在家中等候我们的到来。高伟山组长家的品茶室邻坡而建,视野开阔,房前屋后各色花卉植物肆意舒展身姿,将品茶室装扮成了花间小屋的模样。自2012年至今,他一直担任田坝村民小组长的职务。高家祖上也是来自石屏移民的后裔。1986年出生的高伟山,娶了落水洞的高喜做媳妇,夫妻两人都是初中毕业,养育了一儿一女,女儿在读小学,儿子还在上幼儿园。他上面还有个姐姐,嫁到了勐海,同姐夫一道开百货店。父亲高进文、母亲李菊英都跟着他一起生活。高伟山一家有古树茶地20亩,春茶一季能出产300多公斤毛茶;小树茶地50亩,租给别家去种,一年收取三万元的租金;此外还有橡胶80亩,粮田10多亩。
田坝村有42户160多人,古树茶地300亩,小树茶地800亩。古树春茶的价格在800~1000元每公斤,小树春茶的价格在280元左右每公斤。田坝村最多的是李姓,其他都是小姓,基本上都是汉族,嫁过来的媳妇有瑶族、傣族。
为了能使我们对易田村有更多了解,高伟山组长将我们带到了同村的李永文先生家。初次见面,李永文先生询问我们的来意,我们先是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巧合的是他与罗琼仙老师的爱人何青元先生非常熟悉,于是顺利成章的打开了话匣子。李永文先生出生于1960年,是同代人中罕见的高中毕业生,毕业后就被分派回易田村做文书,而后担任过易田村主任,伴随2000年易田村并入易武村,他也随之成为易武村委会党总支书记,后又担任过易武村委会监督主任,直到2021年光荣退休。回顾自己的任职生涯,从开始有编制,到后来没了编制,说起同龄人都成了公务员享受退休待遇,他自己十分感慨。小他三岁的妻子房桂仙也是田坝人,还是勐仑高中的校友,夫妻二人养育了三个儿女,女儿、儿子都已经成家立业生儿育女。他们夫妻跟着在家务农的大儿子李俊峰一家生活,家里有古树茶地15亩,春茶能有200~300公斤干毛茶的产量;小树茶地60亩,租给外来的苗族去种,一年收取60公斤毛茶算作是租金。
既往易田村的辖区,从西边算起一直往东,包括回洼、勐户一组、二组、大梁子,后来划给纳么田村委会;田坝(老董寨、老何寨与易田)三合社(黄家酒房、老普寨与大竹林)、易比、洒袋、桥头(窝托寨)。田坝、三合社与洒袋的古树茶地都集中在老寨的周围,现在新的寨子都靠近公路边上。进出田坝村口兴修的寨门,预算在80万元至90万元之间,筹措资金的途径包括村民自愿出资、找做茶的茶商拉点赞助,虽然还差一点,资金缺口不大。已经接近完工的寨门,门额上醒目的两个大字“易田”,凸显易田人对自己身份的认同,以示对过往历史的铭记。
左二:田坝村民小组长高伟山先生;右二:原易田村主任李永文先生
按照高伟山组长与老书记李永文的指引,我们开车出寨门右转沿公路一路下坡直奔三合社。三合社村民小组长李宗祥的茶叶初制所就在公路边上,1991年出生的李宗祥,身份证上是彝族,在西双版纳州首府景洪市读了大专,娶了来自关累的哈尼族校友杨晓梅做媳妇,生了一儿一女,儿子上小学,女儿还没上幼儿园。李宗祥是家中的老大,下面还有个在勐腊农场的弟弟李宗豪。他的父亲李志平生于1968年,只读了小学三年级,自1990年至2006年一直担任三合社村民小组长职务,中间隔了十多年,自2021年起,李宗祥担任起村民小组长的职务。他的母亲严凤春生于1970年,读到了初中毕业。家里的茶地都还在父母的名下,古树茶地有8亩,春茶能采摘600至700公斤鲜叶,半数都是将鲜叶卖掉了,每公斤鲜叶的价格在300元上下,这是收益最稳妥的方法;自己加工成的干毛茶,可以卖到1300元每公斤。小树茶地120亩,其中只有半数投产,春季能采摘将近2000公斤鲜叶,折合成干毛茶500公斤。
现在的三合社是2000年搬迁到公路边上,汉族、彝族各占半数,以钟姓最多,还有李姓、陈姓、王姓,其他的少。三合社集体林地还有3000多亩,分给农户的土地,以公路为界限,往上海拔高的地带种植茶叶,往下海拔低的地带种植橡胶。三合社有古树茶地400亩,小树茶地2000多亩,还有4000多亩橡胶林地。李志平介绍,三合社古树茶地都在山上老寨周围,汉族的老普寨、彝族香堂人大竹林和汉族、彝族各占半数的黄家酒房。前些年,李宗祥带人在老寨选出了三合社的茶王树,立了牌子,还轰轰烈烈的搞过活动,最近三年由于疫情所致,没举办过开采仪式。好在临沧的一家茶企在三合社设有加工点,今年秋茶季每天能收三吨鲜叶,总共加工了16吨干毛茶,前几天刚刚结束。
右二:三合社村民小组长李宗祥先生
下午时分,罗琼仙老师收到了在三合社做茶的袁志宁先生的邀请,于是一同前往三合寨。袁志宁先生的初制所就在寨子的入口处,大家到茶室喝茶,在罗琼仙老师的提议下,袁志宁先生打电话将刘朝生先生邀约到初制所茶叙。没多久,刘朝生先生与刘朵秀夫妻就相偕而来,随身还带了一泡他们自己2006年加工的易武老茶来喝。在易武外来的茶商中,刘朝生先生可说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早在1999年就涉足茶叶,过去的二十多年期间,先后为多家大茶企供应毛料,见证了普洱茶的浮浮沉沉。而今,一双儿女已经长大成人,在父母的支持下,女儿刘芮淋创办了自己的茶企,面向年轻人为客群开拓普洱茶商业新版图。儿子刘柱应刚刚大学毕业,父母亲已经开始着重培养儿子的业务能力,期冀孩子能够承继父母的普洱茶事业,并且能够大展宏图。
居中:鸿成号刘朝生先生
茶歇过后,我们继续驱车奔赴下一站。一路沿着山坡一直开了十多公里,下到了谷底,跨过溪流上的一座小桥,前方不远处,就到了进出易武镇的洒代卡点。当天桥头村民小组长李军正在值班,他打电话叫来了洒代村民小组会计李金平。洒代村共有42户178人,古树茶地200亩,都在山上老寨周围。小树茶地2000多亩,台地茶600亩,橡胶林地4000亩,粮田200亩。
李金平的父母都是彝族,健在的母亲跟着他生活。1982年出生的他,在易武读到了初中毕业,自2021年起担任洒代村的会计。李金平的媳妇卢庆应是相邻不远的瑶区乡中山人,夫妻二人养育了一双儿女,大儿子刚考上了昆明的大学,小女儿还在勐仑读高中。他下面还有四个妹妹,各自都已经成家立业。在他的名下,有古树茶地12亩,鲜叶能卖到200元每公斤;小树茶地20亩,春茶鲜叶可以卖到50元每公斤;台地茶10多亩,春茶鲜叶可以卖到30元每公斤。春茶季的用工荒波及到了他家,自家茶地的鲜叶很多来不及采摘,都发老荒掉了。还有橡胶林地50亩,粮田10多亩。
左二:洒代村民小组会计李金平先生;右二:桥头村民小组长李军先生
待到桥头村小组长李军值班结束,我们相约到他家位于公路边的初制所喝茶。桥头村全部都是瑶族,过往一直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过去寨子里的老辈人迷信,孩子夭折了,就认为是住的地方不好在,经常搬来搬去。李军的父亲李贰民回忆,老寨原本在山上,名叫作窝托寨,寨名形象地描绘出寨子所处的地形与地貌。毛主席不在的第二年(1977年),寨子里的村民搬迁到了国境线上的牛屎坪寨。寨子在国境线以内,种的地在国境线以外,一边不给在国境线上居住,另一边不给种地。分产到户那一年(1982年),寨民又搬迁到了勐伴镇金厂河村境内的分水岭上。1991年,在扶贫办的劝导之下,他们又搬到了现在的位置,可以远远的望见老寨。开始只有6户,30年过后,现在已经繁衍到了32户180人。算起来,寨子里的瑶族,彼此之间都有亲戚关系。
桥头村小组有古树茶地80亩,分属于8家所有,生态环境非常好,按照地方政府部门的要求,在保护好环境的情况下,可以采摘管理茶园。小树茶地600多亩,橡胶林地1000亩,没有粮田。李军上面有一个大姐,下面有三个妹妹一个弟弟,父亲李贰民与母亲邓荣芳都跟着家里排行老六的弟弟一家生活。1985年出生的李军在勐腊读到了高中毕业,娶的媳妇邓清美也是瑶族,养育了一双儿女,儿子上小学,女儿上幼儿园。在他的名下有古树茶地4亩,鲜叶能卖到400元一公斤,小树茶地20亩,鲜叶每公斤在60~100元之间。橡胶林地30亩。弟弟李平的茶园、橡胶林地跟他的情况基本相似。
说起村里瑶族的习俗,李贰民说只保持到他这一辈,下一代开始就自由了。打破了过往的婚俗,与各族通婚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传统的节日也只保留下了每年三月三(花米饭节),七月半(祭祀祖宗),春节(举家团圆)。村子里的瑶族都属于蓝靛要支系,李军的初制所里还放着一架纺车,家里人穿戴的民族服装、帽子,都是由母亲邓荣芳亲手操持制作。李贰民的记忆里,过去一年四季都是打赤脚,就算是费力编好一双草鞋,穿不了几天,也都烂掉甩丢了。生于物质极度贫乏的年代,李贰民与老伴儿邓荣芳都是文盲,但是悉心的保留下了自己的《本命书》,传到他手上已经好几代了。这是祭祖时的依据,不然烧香都找不对庙,也是儿子辈分家的凭证。泛黄的纸张,斑驳的字迹,承载着一个瑶族家庭的信仰与谱系传承。
临了,李军拿出一泡自家的古树茶来款待我们一行。毛茶的条形松抛,黑色的茶条乌黑优良,白白的芽头茸毫遍布,有些带着马蹄状的木质化硬梗,连黄片都没舍得挑。同行的吴福祥自行上手泡茶,茶汤的颜色绿中泛黄,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现出迷人的光泽。啜一口茶汤,苦中带甜,涩味略重,苦涩感化开的非常快,回甘生津,口腔中弥漫着令人愉悦的舒适感。香气蕴藏在茶汤中,幽雅而绵长,有着深长的喉韵。细看叶底,绸缎般的光滑,柔软而富有弹性。正当人处于回味隽永的时分,李军慢悠悠的说了一句:“我妹李桂仙也在镇子里上班。”迅即在大脑中回想,立马记起前几日大家给罗茜茜的小姐妹过生日,就是这个姑娘。得知我们四处寻茶,李桂仙还盛情邀约我们到家中作客,数说村子里的古树茶特别好,只是通往茶地的道路非常难走。在微醺之中,开玩笑说要拖我上山去看看。没想到,误打误撞居然到了她家里喝茶。于是拿出手机发了条微信给她:“你家的古树茶很好喝。”桂仙很快就回复信息说:“这是最动听的话了。”是啊!这是爱茶人对茶的真情表白。
回想起刘朝生先生说过的话:“易武的普洱茶,一山一滋味,一叶一片情。”问世间,有多少钟爱易武茶的人,不远万里,奔赴这热带雨林深处的古茶山,走过了一村又一村,走过了一寨又一寨,矢志不渝,只为寻求理想的绝世好茶。与自己钟爱的茶相守相伴,一次次经历四季的轮回,滋润了世人的心田,铭记了岁月的芳华。
作者简介:马哲峰,茶文化学者,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行知茶文化丛书编委会主任,已编著出版《普洱寻茶记》《读懂中国茶》《普洱六山记》《寻味普洱茶》,连年荣登茶媒体推荐阅读十大茶书榜单。
图文来源:易武茶叶协会,经作者“马哲峰老师”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