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茶叶名家 > 茶人专栏 > 润茶:泡好茶的妙招「一如茶香专栏」

润茶:泡好茶的妙招「一如茶香专栏」

作者:叶羽晴川  日期:04-26 来源:一如茶香

一如茶香

泡好茶的妙招:《润茶》

润茶:

书法家在写字之前需要润一下笔,这样毛笔较容易吸收墨汁,写字时会感觉比较圆润。我们都知道,茶味因水而滋。所以,水是茶叶滋味的最为主要的承载者。

水的矿物质的含量、酸碱度、以及水温等等都直接影响着茶汤的滋味、色泽、香气的呈现。泡茶时,以己之力,全茶之味。这是一个茶人毕生的诉求也是应当全力以赴去做的。

一直以来,历代茶人对于水的研究和琢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陆羽先生的一句“山水上”引无数爱茶者尽折腰。

作为泡茶者来说,找到好的水,只能说泡好茶有了可能。这个可能更多的确实依赖于泡茶者的个人对于技巧的掌握是不是足够的熟练,个人的境界是不是足够的高深。当我们有了足够的专业技巧,同时具备有足够的艺术修养,平凡才有可能不朽,才能真正成为艺术品。这可能就是“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真正意义。

一般来说,冲泡者关注得最多的是“投茶量、泡茶水温、浸泡时间”。

投茶量其实说明的就是一定量的水,投茶多少。决定了茶汤的浓度,以及茶叶内含物质浸出的速度。

泡茶水温高,相同时间内内含物质浸出就多,口感上偏浓强;泡茶水温低,相同时间内内含物质浸出少,口感偏清淡。

浸泡时茶叶在水的浸泡之下,溶于水的物质会从茶叶向水中转移。于是水就有了味道和颜色、香气。这就是泡茶的基本原理。当浸泡时间越长,茶叶的内含物质向水中专业的总量就会越多,茶汤的浓度也就越高。反之亦然。

当然,如果泡茶仅仅就是如此的话,泡茶也只能是简单的机械的操作而已,也就不存在“泡茶是艺术创作”。

当一项技术在满足了基本的需要之后,就具备了往更高级方向发展的能力。书法如此,音乐如此,泡茶亦如此。

当然,书法和音乐已经不需要去证明是艺术了。然而,泡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历史上尚未诞生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泡茶艺术家。

虽然历史上有很多的著名茶人,却不是以泡茶而闻名的茶人。关于泡茶的理解还停留在茶好,水好,火好。然而关于泡茶者的技术修养和艺术修养却是语焉不详的。对于泡茶过程中润茶的重要性和方法更是难得一见,即使我们在冲泡的时候会提到润茶,然而,究竟是如何去润,润到什么程度,却没有提及。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或者是遗漏。

泡茶妙招润茶

如前所述,“茶叶在水的浸泡之下,溶于水的物质会从茶叶向水中转移。”在遇到水的时候,茶叶从干燥状态中逐渐润湿,也从蜷曲的状态中逐渐舒展,茶叶的体积也会因此而逐渐变得饱满起来。当茶叶吸饱水舒展到最大程度时,内含物质的浸出就会相对平稳。如果水流没有较大程度的惊动茶叶,那么泡茶器中的茶叶会相对形成上层清淡,底层浓重的这么一个特质。

当我们理解到这一个基本原理之后,对于我们后期冲泡如何去实现看茶泡茶就有了一个清晰的可以操作的依据。

茶叶基于制作原料的等级、工艺等方面面的原因,有的重实,有的轻飘,有的粗大,有的细碎,有的紧结,有的蓬松。

既然已经知道了茶叶的内含物质和水的关系那么紧密,那么润茶过程中,面对各种形态的茶叶我们该如何的实现快速有效地润好(透)茶叶呢?

泡茶妙招润茶

在不需要知道茶类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几种状态来判断。

1、身骨轻飘的茶

鉴定方法:初步用水轻轻地诸如泡茶器的底部,如果茶叶会快速移动,那么这一款茶叶的身骨就比较轻飘。

常见弊端:如果不能控制好水流,就会出现泡茶器中水已经满了,而茶叶依旧像是浮岛一样的漂在水面上。茶叶只有底部的能与水直接接触,如果不能采取其他措施的话,即使冲泡了两三泡,依旧会有部分茶叶是干的,也就导致茶叶的内含物质不能有效的浸出。也就不能实现真正的充分的去品味这一款茶的香、味之美了。当然,冲泡者就更谈不上艺术创作的意识和水准了。这样的泡茶也就不能成为艺术创作了。

正确方法:一旦发现茶叶会快速移动,果断改变力度让水流变小,所有的水都直接从茶叶的上淋下去。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尽快将茶叶全部打湿,只有把茶叶尽快打湿了,水才能快速地进入茶叶的内部,从而实现湿透的目的。

泡茶妙招润茶

2、外形紧实的茶

鉴定方法:方法1、同等重量,这类茶叶目测的体积比较小。方法2,当用比较小的水流诸如泡茶器底部时,茶叶除了遇水开始舒展,而整体的茶叶并没有发生平移的现象。这样就基本可以确定这是一款外形紧实的茶叶了。

常见弊端:大水流大力注水,然后快速出汤。大水流大力注水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茶叶会翻滚。如果是细嫩的茶叶,则茶汤容易出现浑浊。如果是紧压茶,那么就会出现不能真正把茶叶润透。

正确的做法:如果是细嫩的茶叶,注水点在茶叶最少或者没有茶叶的空白处,小水流定点注水,不要惊动茶叶。水的总量是茶叶体积的三倍左右。仔细观察茶叶,可以看到茶叶在逐渐舒展,直到茶叶完全不动了,基本可以判定茶叶已经润透,这时候注入热水至合适位置,然后立即出汤。

如果是紧压茶,可以用小水流直接淋在茶叶上。水位高于茶叶高度的一半就可以了。初期茶叶会吐出细细的水泡,速度比较快,数量也比较多。当茶叶吐水泡的速度越来越慢,数量越来越少,甚至没有的时候,那就说明茶叶已经润透了。这时候大水流注水,立即出汤就可以了。

泡茶妙招润茶

3、外形粗大的茶叶

鉴定方法:这种茶叶体积庞大,放入泡茶器的时候,通常都能把泡茶器充满。

常见润茶弊端:大水流大力注水,快速出汤。这样的结果是茶叶内部根本来不及吸饱水。这样就会出现大家常说的“一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华”。也就是说第一道茶,茶叶的滋味都没有真正浸泡出来,喝起来的口感就是水水的。

正确的方法:小水流从茶叶最高的地方开始注水,当茶叶遇水之后逐渐变软,最后相对集中的在一起,注水高于茶叶最高点就好了。当茶叶彻底都变软了之后,大力注水,出汤即可。

泡茶妙招润茶

4、外形细碎的茶叶

鉴定方法:这类茶叶目测基本没有完整的叶片,看不出茶叶的完整形态。比如红碎茶、某些茶叶末。

常见润茶弊端:大水流大力注水,快速出汤。茶叶不能润透,茶汤相对会比较浑浊。甚至很有可能出现酱油汤,口感粗涩。

正确方法:小水流不停旋转注水,不断地打湿新的茶叶。随时观察茶叶的状态,随时调整落水点,保证动作的有效性。在茶叶基本润透的情况下,稍稍小力度翻动一下茶叶,然后出汤。

泡茶妙招润茶

作者简介:叶羽晴川,20年茶文化研究、传播。20余本茶书的作者。作品同时在韩国、中国台湾等地出版。

“茶,味觉的审美”“泡茶,是以茶汤为作品的艺术创作。”首倡者。

认为泡好茶是有路径和方法的,对于泡茶过程中每一个器具的选择、每一个动作的选择对茶汤滋味的影响都有深入的研究。

通过刻意和专业的练习,“泡好茶成为必然。泡坏了是意外。”在泡茶的过程中,通过对茶汤滋味的追求中实现点点滴滴的自我观察,修正自己,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这个结果是自然而然实现的。

泡茶和其他的艺术创作的基本逻辑是一致的,创作过程中的情绪表达方式、以及最终结果的呈现也是一致的。因此,泡茶的过程本身也是艺术创作的过程。

泡茶妙招润茶

作者:叶羽晴川,图文来源:一如茶香,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

延伸阅读:+

首页 > 茶叶名家 > 茶人专栏 > 润茶:泡好茶的妙招「一如茶香专栏」
爱普茶网 爱普茶网,最新茶资讯网站,https://m.ipu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