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茶叶名家 > 茶人专栏 > 日常习茶:泡岩茶及白茶被忽略的内容「一如茶香专栏」

日常习茶:泡岩茶及白茶被忽略的内容「一如茶香专栏」

作者:一石头  日期:03-01 来源:味觉的审美

茶叶冲泡方法

今日一开始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要学泡啥茶,就是去喝茶,去工作室待一会儿。因为上周末参加茶会,喝丛味,于是把家里唯一带“丛”字的茶,“老枞小种”找出来泡了下,觉得“丛味”不明显,于是叶老师就让我在工作室再泡一下,结果不经意之间,不仅又复习了一遍“丛”味,又学习了如何泡岩茶和白茶,简直有了赚一个“亿”的开心,那种帮你把泡茶过程中你绝对看不到的细节清楚地摘出来,再指正,然后再让你自己去验证的过程,从茶汤中直接展现学习成果的过程,真的太“直接”、太“给力”,太“过瘾”!

叶老师说,人很容易就心猿意马,所以一开始需要一根绳子来“牵一下”,“茶”是一种绳子,通过“茶”,我们可以让自己尽快安静下来,专注于当下的泡茶,让觉察力生起,逐渐达到修心的目的。这话和上面是一个意思,泡茶可以立即有反馈,立即有成就感,和打游戏一样,“欲令入佛智,先以欲勾牵”。最终还是为了“修自己”。

茶叶冲泡方法

回到茶上来,老丛小种与老丛水仙

“老枞小种”与岩茶、散装白茶相比,比较碎;后期茶汤浸润慢的话,即使翻动也没有多大的意义。但是今天我习茶的“开挂”就是从翻动这一盖碗的“老枞小种”开始,英子老师说“大力、往前压”,然后茶叶整体、完整的翻过来了,甚至连水也没有溢出多少——这真是一个完美的翻茶!学过的同学们,你们都懂的!

可是这一泡出汤我纯粹是懵的,身体本能的跟着英子老师的指令去做,并不是自主自立做到的,于是要求再来一遍——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这一次注水不仅没有翻过来,茶叶还散了……

再来一次,依然如此。不过,问题已经出现并被发现,进步还会远吗?

先不在翻茶上较劲儿了,知道这个理儿继续喝“丛”味。“老枞小种”的松烟香、桂圆味和我在家里的一样清晰,“丛”味的确是会弱一些,一千多的还是比不上六千多的“老丛王”的。现在喝一个“百年老枞”,岩茶。

因为岩茶一开始析出还是挺快的,于是我在保持着注水的整体节奏感时,水壶往后拉控制着水流,使着“反劲”儿,使注水整体感觉比较滞。英子老师说:“(一注水下去,看到茶汤很深,说明析出快)为了让茶叶析出不那么快,可以让水流小一点,但是没有必要把水壶往后拉(那么多)”。

此外,因为注水落点的“随意性”,(其实就差不到1厘米!)主要是不清晰目的,导致以往我岩茶泡了几泡以后,总是很紧致的抱成一团、味道也总是有一些焙火的“焦”味儿。提不起继续好好泡下去的精神头。

另外,还有一个现象一直存在,却不以为意——岩茶和白茶泡到后面,茶叶吃水膨胀,一盖盖子留缝儿、就会被茶叶顶回去,缝很小——其实根本的原因是茶叶不够松散,很紧,所以有对抗,盖子就留不住缝儿。当一泡泡的水注下去之后,茶叶依然足够松散,你怎么盖盖子,茶叶都会随顺的跟着盖子走,比如沙堆,你怎么拨都跟着你拨的方向,你拨土堆你试试,我当时脑海里就冒出这个类比~~

所以,再回到注水,水找准一个最好的落点,没有茶叶阻挡,直接注到杯底,然后小水流把茶叶一点点顶起来,加大一点力度,让水流大一些把每一片茶叶都温柔地拖起——请注意,这是慢镜头描述,实际的时间不过区区几秒。

此外,时间上很短,盖碗的空间也很有限,尤其是岩茶、白茶这样的大叶茶,你要让茶叶松散地、整体地被有序的水流拖起,那种力度和转换时机的把握,真的是“于细微处见功夫”的,得练、苦练、多练、持续地练,长久地练,争取从“理性控制”练到“感性觉知”,这火候也就差不多了。

茶叶冲泡方法

所以,当英子老师坐上茶台,开始“拯救”被我泡的“紧紧”的岩茶时,她是一泡一泡地微调,不可能一次性到位。如同我刚才描述的,先在最底端用小水流让水缓和地水平面式增长到一半,再加大力度让上半部的茶叶均匀吃水,用“水”来完成“松一松茶叶”的任务,分成了好几泡,终于把茶叶又松开了——此时你发现盖盖子的时候的确非常自如,而且缝想开多大开多大(并不需要使劲地去拨动茶叶让碗盖能停留在一处);出汤也顺畅许多,因为以前只有碗壁有水路,现在所有茶叶的缝隙都是水路,所以茶汤好出的很!(请注意,这段话非常高能,可以反复阅读。)

值得注意的是,茶叶叶底又“顺”又“松”肯定是好的,而我昨天的茶,叶底还挺“顺”的,但是茶叶比较挤在一起,茶汤喝起来会觉得有些紧;后来英子老师把茶叶泡“松”了一些,茶汤整体就顺滑了许多。所以,一味地追求叶底的“顺”,茶汤未必好喝,此时把茶叶“松”开一些,茶叶上层可能显得有一点散,但其实滋味会好很多;但是如果“松”过头了,叶底散了,茶汤也散了。

所以,不要一味要追(强)求(调)哪一个,一切为了茶汤的滋味,有轻重缓急地去随顺地看茶泡茶。

(写到此处,我忽然有一种新奇的体验,文字可以在纸上把时间和空间徐徐铺陈开来,想快就快、想慢就慢,想跨越千山万水、上下五千年,都是信手拈来的,真是一种全新的感知。)

茶叶冲泡方法

开始泡白茶-2014年姆茶

原理是一样的,但是有一些白茶特殊的地方。这一泡白茶有些碎叶,于是在水注满了以后,有一些碎茶叶穿过了盖碗缝露了出来,等出完汤还挂在了碗盖上,连带着盖碗沿上也有一些碎茶叶。以往我也是觉得有一些不尽如意,不过水起水落不过须臾,也并不太过在意。然而英子老师说,这些也是挂碍,需要收拾妥当。

第一,注水时把碗壁上的茶叶收好;第二,注水满了以后,需要引流(虽然不引流,一样能出汤,沸水出汤在我现在这个阶段,那都不是事儿),是为了更好地盖盖碗、收茶叶,为了茶汤的滋味。

在这样的指点下,我泡的白茶,一泡比一泡,汤感好(就是茶水融合的比较好);茶汤比较“活”儿。

今天习茶英子老师对我的总体点评:“你今天的状态还是比较好,在此基础上去调整技术,很容易就能改变茶汤的滋味的;但反过来,如果始终进入不了“泡茶的状态”,即使有技术,茶汤跟进的还是会比较慢。你现在的茶汤泡的比较以往清晰,优点也是,缺点也是,如果是缺点,那清晰问题,才能修正问题。”

茶叶冲泡方法

2021/12/09

作者:一石头,图文来源:味觉的审美,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延伸阅读:+

首页 > 茶叶名家 > 茶人专栏 > 日常习茶:泡岩茶及白茶被忽略的内容「一如茶香专栏」
爱普茶网 爱普茶网,最新茶资讯网站,https://m.ipu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