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茶叶产地 > 古六大茶山 > 马哲峰:六大茶山历史上的财神信俗

马哲峰:六大茶山历史上的财神信俗

作者:马哲峰  日期:02-04 来源:行知茶文化讲习所

行知茶文化讲习所

六大茶山历史上,来自江西、湖广、四川等省外客商与石屏等省内客商,纷纷将各地的崇祀习俗引入茶山,藉此财神信俗流布六山。

六大茶山现存最早的会馆位于蛮砖茶山,由此,奠定了“蛮砖茶山,商茶之源”的地位。

文献的记载,文物的佐证,现在的曼庄,历史上就叫蛮砖寨,如今已经改回原名。

乾隆六年(1741),蛮砖会馆落成,又名关圣行宫。会馆融祭祀与商贸为一体,属于庙馆合一的建筑。正殿供奉关帝,民间信俗中,关帝本就是财神之一。

六大茶山中,最早进入官修史志记载的是莽枝,由此奠定了“莽枝茶山,六山之源”的地位。

慢丫(今曼丫)是有明确文献记载的莽枝茶山古村寨,曼丫老寨有一处庙宇遗址,当地百姓口口相传称其为关帝庙。

乾隆二十七年(1762),修庙所立功德碑只剩下残损的一角。从茶山庙宇分布来看,很有可能是三省或者五省会馆。

雍正《云南通志》所记孔明祭风台,道光《云南通志稿》所记武侯遗种茶王树,二者都位于革登茶山。由此,奠定了“革登茶山,茶祖圣地”的地位。

新酒房是由民间文献记载的革登茶山村寨,距今至少已经有二百年以上历史。现在已经改名为革登老寨,辖地有一处三省会馆遗址。

乾隆四十六年(1781),江省、湖省、云南省众姓一力筹资重修庙宇。江西人崇祀许真君,湖广人崇祀禹王,石屏人崇祀关帝,多元一体的信仰。

雍正《云南通志》中,慢撒位列六大茶山之一。道光以降,漫撒为易武取代。慢撒,又名漫撒或漫洒。漫撒原为易武七村之一。曾经一度写作曼洒,现已经改回原名。

漫撒老寨,现在已经无人居住,寨子搬迁到了山下公路边。

乾隆五十四年(1789),漫撒新建石屏会馆碑记留存至今,现藏于易武茶文化博物馆内。碑记中记载“中供神武大帝像,左为财神殿,右为山神土地祠”。换句话说,但凡是石屏会馆,这都属于基本配置。

康熙五十三年(1714)章履成《元江府志》记载:驾部山,为六山之一。直到雍正年降以降,驾部为慢撒所取代。但架布依然是商贸兴旺的倚邦古村寨,位于深山密林中的架布老寨,有一处大庙遗址。遗址铜磬残片上有“行宫”字样,这是关圣行宫常用的词汇。推测,不晚于乾隆年间,架布大庙已经建成。

倚邦老街,倚邦石屏会馆屋基犹存。残存有一对儿石狮子,乃是光绪年间重修时所立。石狮子底座上镌刻有文字,合工价纹银七十五两。推测,至迟不晚于乾隆年间,倚邦石屏会馆已经建成。

倚邦老街街头这只石狮子,原属于倚邦财神庙。六大茶山境内,倚邦拥有切实可证的财神庙。

莽枝茶山秧林,历史悠久的古村寨,文献记载作“央列”,民间流传也是如此。

秧林寨子后山上,有一处三省大庙遗址。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修庙所立功德碑遗存至今,江省、湖省、滇南省客商捐金修庙。

牛滚塘街南端,曾经是五省大庙遗址。道光六年(1826)后,五省大庙重修后落成,所立功德碑遗存至今,现藏于牛滚塘品茶坊内。

道光六年(1826)后重修五省大庙,时任倚邦土司曹铭“奉银伍两。”

牛滚塘品茶坊背后的茶园中,修建了一个五省庙香火地界碑亭。过去的人信仰虔诚,捐献土地作为香火供奉来源。

倚邦茨菇塘老寨辖地的深山密林中,有一处五省大庙遗址。原属于竜得土司辖地小寨,后经区划调整,改隶倚邦。

咸丰八年(1858),竜得土司率领三寨首目与五省客商会首修建五省大庙。

玉田,又名易田,易武传统七村之一。

原易田村下辖易比曾经建有石屏会馆,其中一方执照碑现藏于易武茶文化博物馆内。

执照碑上镌刻有“光绪十七年三月十五日,财神、山神、圣诞,公同酌议。”确凿证实了石屏会馆内普遍建有财神殿。

漫腊(现曼腊),易武历史上传统的七村之一。曾经建有石屏会馆。曼腊大寨现已无人居住,居民已经搬迁至山下公路边。

漫乃(现曼乃),易武历史上传统的七村之一。曼乃旧庙石屏会馆遗址已经荒芜,旧庙居民已经搬迁至山下公路边。

湾弓,易武传统八寨之一。湾弓败落以后,原来的八大寨逐渐为七村名号取代。湾弓大庙遗址至今尚存,湾弓大庙就是石屏会馆。其中一方失年功德碑现藏于易武茶文化博物馆内。杨家寨就是湾弓人的后裔,几经搬迁至山下公路边。

麻黑,易武历史上传统的七村之一。曾经建有石屏会馆,现已无迹可寻。

漫落,易武历史上传统的七村之一。原漫落下辖曼秀寨曾经建有石屏会馆。遗址位于今曼秀村社房。曼秀石屏会馆有一张六方石桌,现藏于易武茶文化博物馆内。

易武,既是伍氏土司衙门驻地,也是传统七村之一。易武茶文化博物馆就是既往的易武石屏会馆,现在的建筑与以往并不相同,几经改建而成。

一九五七年,曼腊才子赵国传先生所著《易武版纳历史概况》书中记载:“湾弓原为易武新属八大寨之一,后来湾弓败落以后,前时易武八大寨,到今只有易武、玉田、漫落、麻黑、漫洒、漫乃、漫腊七村了。于乾隆末年,各村石屏会馆建设完成。”

清代雍正年间以降,倚邦曹氏土司所辖莽枝、革登、倚邦、蛮砖茶山纷纷兴建会馆,既有各省客商合力兴建的蛮砖会馆、三省会馆、五省会馆,亦有石屏客商兴建的石屏会馆,更有专门的财神庙。其中,财神崇祀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民间信俗。

雍正七年(1729)改土归流设立普洱府后,慢撒取代驾部位列六大茶山之一。道光年间以降,六大茶山中的慢撒逐渐被易武取代。

乾隆末年,易武新属八大寨纷纷兴建起石屏会馆。在湾弓败落以后,改称为七村。村村有会馆,崇祀关帝、财神等民间信俗流布于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古茶树成了摇钱树,茶叶子成了金叶子。曾经茶山民众对于财富的渴望寄托于神灵的庇佑,而今茶山的兴旺得益于时代的红利。

马哲峰简介:马哲峰,学者,作家,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西双版纳州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员,西双版纳普洱茶历史研究院特约研究员,西双版纳州作家协会会员,勐腊县首届普洱茶文化传播大使,“行知茶文化丛书”编委会主任。所著《普洱寻茶记》《读懂中国茶》《普洱六山记》《寻味普洱茶》《读懂普洱茶》《大倚邦传奇》等,连年荣登茶媒体推荐阅读十大茶书榜单。曾荣膺《普洱》杂志优秀撰稿人,荣获河南茶叶流通领域发展二十周年杰出贡献奖,荣获创新中国茶百佳创新人才奖等。《人民政协报》等多家媒体予以专题报道。

图文来源:行知茶文化讲习所,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普洱茶选购、咨询,敬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

延伸阅读:+

首页 > 茶叶产地 > 古六大茶山 > 马哲峰:六大茶山历史上的财神信俗
爱普茶网 爱普茶网,最新茶资讯网站,https://m.ipu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