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杂志:不识茶性,何以审评
普洱茶虽然历史悠久,但是推广和出名是这些年的事。由于普洱茶的推广和研究起步晚,因此在普洱茶的审评、茶具、茶艺方面,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成熟和完整的审评和品饮体系,目前的审评和品饮体系还比较多的受传统的绿茶、乌龙茶等的体系影响。我认为,普洱茶的审评和品饮体系应该结合普洱茶的特性来确定。
普洱茶与其他茶类不同的特性
普洱茶的原料是云南大叶种,他与其他外省的茶类比,普洱茶的内含物质更丰富,含量更高,因此普洱茶的茶味茶气更足,耐泡度更高。
普洱茶的原料中有树龄古老的古树茶,古树茶除了有更丰富的内质外,还追求山野气韵和山头特征。
普洱茶的工艺强调日晒干燥,保留茶叶中的活性酶,让普洱茶可以长期存放,不断变化。
普洱茶品饮时强调体验茶气,追求山野气韵。
普洱茶可以长期存放,存放得当可以越存越香。
普洱茶品种丰富,有生茶、熟茶、老茶之分,有台地茶、古树茶之分,有散茶、紧茶之分,有饼茶、砖茶、沱茶。
现行普洱茶审评标准之不足
传统茶叶审评方法包括五项评茶法和八因子评茶法。“五项评茶法”是将审评内容分为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五部分后,再经干、湿评后得出结论的茶叶审评方法。
“五项评茶法”是我国传统的感官审评方法。在每一项审评内容中,均包含着诸多审评因素:如外形需评定嫩度、形态、整碎、净度等,汤色需评颜色、亮度和清浊度,香气包括香型、高低、纯异和持久性;
滋味评定因素有纯异、浓淡、醉涩、厚弱、甘苦及鲜爽感等;叶底需评嫩度、色泽、匀度等每个因素的不同表现,均有专用的评茶术语予以表达。
八因子评茶法,审评内容由外形的条索(或颗粒)、整碎、净度、色泽及内质的香气、滋味、叶底色泽和嫩度构成,以后又修改为条索(颗粒)、整碎、净度、色泽、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
现行的茶叶审评方法其实是一种通用审评法,没有结合具体茶类的特征。普洱茶审评方法也一直使用通用的五项评茶法或八因子评茶法,没有结合普洱茶的特性。
例如,普洱茶中的古树茶强调茶气的体验,追求山野气韵,而通用审评法没有这一项目。再如普洱茶可以长期存放,存放得当可以越陈越香,这就需要审评项目有普洱茶仓储状况的审评,因为仓储的好坏直接影响普洱茶的品质与口感滋味。
普洱茶审评应该调整和补充的内容
冲泡方法要调整。传统的审评冲泡,使用审评杯泡3~5分钟。普洱茶的特性是香甜物质先泡出来,苦涩物质后泡出来,3~5分钟的冲泡会让茶很苦涩,普洱茶,尤其是古树茶的甜滑、山韵等会因为苦涩重而被掩盖。
因此,普洱茶的审评至少要泡两泡。第一泡10~20秒正常出汤,体验茶的正常的香甜和韵味。第二泡3~5分钟,检测茶的茶味、茶气、回甘生津度、茶因工艺而产生的缺陷。
审评内容要补充:
⑴茶气。普洱茶因为有古树茶,尤其强调茶气的体验。
⑵茶汤干净度。这里的干净度不是指茶汤有杂质不清亮,干净度指茶汤在口腔中的舒适度。苦涩久而难退、锁喉、腻舌就是不干净的表现。
⑶平衡与协调性。指茶汤的香、甜、苦、涩处于相对的平衡与协调,尤其是苦或涩不突出,茶汤在口腔中因为香、甜、苦、涩的平衡、协调而感觉很舒适。
⑷耐泡度。耐泡度是检测大叶种与小叶种、古树茶与台地茶等的重要指标。同等条件下种植的大叶与小叶、古树与台地,其耐泡度可以差一倍。
⑸回甘生津。回甘生津是普洱茶的一大特点,古树茶尤其明显。因此普洱茶审评中应该有回甘生津的评价。
⑹仓储。普洱茶可以长期存放,存放得当可以越陈越香。仓储方法与条件的差别一年后就会表现出来。审评内容中应该增加仓储,包括茶是否干净无异味,是否有受潮味,是否有仓味,茶是否有香,香味是否正常、是否明显。
作者:杨中跃,图文来源:普洱杂志,经“普洱杂志”授权爱普茶网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普洱茶选购、咨询,敬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