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杂志:易武茶区的“大”与“小”
易武
易武,是一个历史和当下交叠的时空,它横卧在山顶,近些年来正以惊人的速度沿着公路向前后延伸。这里残留着茶马古道的痕迹,又是每一个春天茶人汇聚之地。以此为落脚点,他们溯着茶的源流而上,继续向更深远的森林中走去,以寻访自己深爱的普洱茶。寻找好茶,是每一个来到易武的人最初和最终的目的。
在你的眼中,易武是“大”还是“小”呢?一方面,易武很多微小产区在过去数年中声名鹊起,另一方面,“易武正山”的概念亦从未褪色。今天不妨让我们走进那个熟悉的易武,重新理解它。
重塑易武茶的价值
综合来说,整个易武茶山面积广大,茶产量高,是古六大茶山中当之无愧的“大哥”。现在仍有不少人以“班章为王,易武为后”来形容易武茶,或许“香扬水柔”“醇厚甘甜”可以被认为是易武茶的共同点,构成了易武茶的底色,或许可以被称为“易武正山”味,也成就了易武茶在茶人心目中的价值和地位。
由易武老街出发,拐上一条岔路,先路过曼秀,然后是落水洞。我们暂时下车,踏入茶园。走过那段可以行车的大路,逐渐深入,穿过高大竹子搭建起来的天然穹顶,斜坡上的小径仅容一人行走,复行数十步,站在树荫下前望,山那边豁然开朗,但见蓝天白云,绵延的山峦,眼前则是高大密集的古茶树,顺着山坡向下铺陈。
这样的生态环境,独一无二,非人力能为,每一片古茶园都好像是自然造化的神迹。”这不仅是福泺制茶创始人周伟宏对麻黑石门坎古茶园的感受,也是我们每一个来到此地的人能够真实感受到的。刚刚我们穿过茶园,其实更像是穿过森林中的羊肠小道,一直走到麻黑茶王树脚下。这株茶树极高,在周围的茶树中看起来是鹤立鸡群,站在它旁边根本看不见树顶。
整片茶园中,有极为高大的茶王树、还有一些2、3米高的大茶树,也有不少还比较细弱的小茶树,外围路边也有成片被台刈过的茶树,以及散落在茶园中极为高大的各种乔木,共同构成了易武麻黑古茶园的自然生态系统。“所以,我说要理解什么是好的普洱茶,要先理解生态的概念。就是茶树长期生长的自然环境,这种自然运作已经形成系统的环境是难以复制的,它决定的是茶品质的一个基底。”周伟宏来到麻黑做茶十余年了,他自己也是来到易武麻黑就被这里的茶园生态环境所深深折服。
走出麻黑石门坎茶园,回到大路旁,眼前就是麻黑大寨。麻黑寨以及它附近的古茶园或许可以作为易武茶产区的一个生态环境样本来看待,它茶园面积大,生态环境保护好,留存了很多未经矮化的古茶树,与茶园中原生的各类乔木错落生长。其实在许多普洱茶的从业者眼中,麻黑始终是可以作为易武茶的“课代表”来建立易武茶的价值基准,这样的判断和认识也正是基于麻黑的许多原生态古茶园而产生。
想要知道易武的滋味,你不要尝,还要反复的尝,对比着品。包括当下最为热门的薄荷塘、铜箐河,以及高山寨等等。“对于什么是好茶的一个判断标准,除了口感滋味,苦涩香甜等等以外,我觉得其核心就在于韵味。而这个韵味在易武多个村寨的茶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周伟宏说,“韵味是他这么多年来始终在认知、寻找和感受的东西。”
山川、溪流所孕育的山野气韵,融化于茶汤之中,成为易武茶非常重要品质特点,这种通过茶的品鉴,反过来理解茶叶产区的过程,更让人着迷,最终形成真正势均力敌的对话,茶有深韵,人有体悟,两全其美,自然就会深深爱上这杯茶,始终痴迷它了。
多一种微产区多一种易武
近年来,易武茶区的弯弓、落水洞、茶王树,几乎成为高端普洱茶的代名词,而这样的代称越来越多,一线山头之中,白茶园、铜箐河、冷水河、白沙河、薄荷塘、天门山,数不胜数,各类小产区、微产区、超微产区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普洱茶的山头风味越趋细分至某一区域中的数十棵茶树,直至高杆。这一方面为普洱茶的风味空间开拓了新的热门领域,成为这些年市场上一个个新的营销点和热点,另一方面,碎片化的产区对于普洱茶品牌化带来许多困扰,使普洱茶的传承之路变得不切实际。作为碎片化最显著的易武茶区,它正悄然改变着茶山生态,供应端的各种关系。
小微产区在消费圈层的表象,往往上演价格的“跷跷板”,起起落落、涨涨跌跌的浮动,“树欲静而风不止”,而一个小产区的兴起,往往犹如平地波澜,成为整个大产业乐章里最具穿透力的音符。每年的春茶季,对常人来说也许只是一年之中最为平凡的日子。但在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易武镇茶山之中,有那么一个群体,在过去的几年间,随着每一次春茶的来临,都会迎着晨光,踏上一条步步惊心的采茶之路。连日的翻山越岭、爬高蹿低、淌水过河,便如家常便饭。他们生在茶山深处,赖茶为生,并将这时节视为一年中的高创收期。从黎明初现,再到日暮降临,连轴的12小时之中,肢体的一切辗转腾挪、攀爬交叠都关乎着整个产季的收入与人身安危。大多高杆茶生长较为分散、且均少人为干预,甚至位于杳无人迹之境。往往生态环境越趋优越,行程越是崎岖艰难。
易武产区碎片化的趋势实际上并非一朝兴起,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渐成风潮应是在2016年间,其间有茶商、发烧友、茶农多重力量的助推。在2007年普洱茶逐步回温后,至2013、2014年期间,大量省外茶友涌入山头。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多数来自非普洱茶产区;经济条件优渥,总结起来就是有钱有闲。“食不厌精,味不厌细。”最初只限于小圈层内追捧荒山、野放、高杆,追逐普洱茶的极致风味。基本是玩家、茶友、散客在玩,而商家涉足的比较少。只要春茶季一到,茶山最常见的风景便是三两伙客人,直播各种采茶、做茶的场景。从布朗山的老班章、老曼峨到易武一线过去,因头波春茶古树占比少,价格也不稳定且十分透明,在量少的情况下,保证利润非常难,几乎难觅品牌企业的身影,追逐小产区茶叶的群体基本集中在这个时候上山。
这股风潮当然也是古树茶的价值成为共识以后,大致从2008年,大家开始在产区内逐步细分山头,2013年大量涌现出许多小微产区、超微产区,落水洞分出郑家梁子,陈家凹子;丁家寨分汉寨、瑶寨,汉族寨分出香椿林和一扇磨,瑶寨以弯弓声名最著,以至于现在同一片茶园分出了上寨和下寨。而此前一度作为弯弓茶流通于市的薄荷塘更是一夜之间火遍茶圈。
玩圈层的小产区,把易武的茶园越分越细碎,好东西价高者得,其实也是一种普遍的商业法则,并不悖常理,而为茶农创收,助力产区致富,也是美事一件。不过从长远来看,老一辈的茶人对这一现象却仍是心生忧虑。中国茶类是靠工艺区分,而不是区域。除了过度开发,生态难以持续,茶叶品质难以为继,普洱茶的陈化价值也难以实现。小产区也是流量时代的产物,它们的出现对整个业态的冲击虽然短暂,但对于市场的良性、健康发展,有一定的负面作用。易武在普洱茶这个茶类中的地位,追本溯源,胜似乎泰山北斗。而小产区的兴起,致使人们只知其余,不及易武。风味的极端化使得整个易武茶在历史上确立下来的味觉系统已经只存留于人们的描述,随号级茶不断被消耗,恐怕很快就会成为弥散的记忆。多数小微产区茶适合即饮,甫一出炉,即被消耗毕,很难留存下来,是高端型的快消普洱茶,那若干年后既无实物印证其顶级优势,是否也就无疑宣告,碎片化的诸多山头只是一阵空洞的风潮。
本文节选自
《重塑易武茶的价值》
作者丨李杉
《多一种微产区多一种易武》
作者丨三胡
供图丨段兆顺、杨士斌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2021年5月刊
作者:李杉,三胡,图文来源:普洱杂志,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普洱茶选购、咨询,敬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