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茶叶产地 > 南糯山普洱茶 > 南糯山制茶厂,一部现代茶人的穿越史「刀哥说茶」

南糯山制茶厂,一部现代茶人的穿越史「刀哥说茶」

作者:刀哥  日期:03-23 来源:新茶媒

范和钧勐海茶厂的创始人

范和钧,勐海茶厂的创始人

牛人牛事

云南制茶工艺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发展阶段。云南历史上少数民族制茶工艺较为原始落后,一直停留在“散收,无采造法。”

明初,团饼茶的加工技术传入滇南,云南开始有了各种形态的普洱紧压茶。

明清时期,绿茶工艺得到普及。

及至民国时期,滇红工艺诞生。这一时期,是中国茶业衰落之时,也是中国茶业大举复兴之旗走向全面复苏的时期,作为边陲之地的云南,以滇茶为先锋,率先打响了茶业复兴的第一枪,一批又一批云南茶人闪亮登场,谱写下不朽的篇章。他们中,有创办中国第一所茶叶学校,创办云南第一个茶叶实习所的朱文精,有“滇红之父”冯绍裘,有勐海茶厂的创始人范和钧…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他创造了云南茶叶历史上的无数个第一:

他在南糯山建起了有规模上档次的现代茶园,成为西双版纳出创建现代茶园的第一人。

他采用勐海大叶种制成的红茶,受到外商的高度评价,迅速打开了国际市场,成为思普地区利用云南大叶种制作红茶的第一人。

他在西双版纳最先采用机器制茶,成为思普地区机器制茶的第一人。

他是在思普地区,乃至全省、全国,运用种植、加工、运输、销售茶叶一条龙经营模式的第一人。

他是在西双版纳进行茶叶贸易的第一人。

他是在清华大学演讲西双版纳茶叶开发的第一人。

这个牛人是谁?他很特殊,似乎每一部记载普洱茶历史的书中,都有他的身影闪现,每一个普洱茶发展关键时期,他都会适时出来,正如某些影视片中的重要配角,戏份不多却缺他不可。他生平不详却令人印象深刻,他是谁?

如果我说他叫白亮成,你可能还是发懵,不卖关子了,他还叫白耀明!那个在勐海南糯山最早建茶厂的白耀明,还不清楚?好吧,他还有一个名字,白孟愚,是的,就是那个当年与范和钧和佛海茶厂斗智斗勇的白孟愚!

白孟愚南糯山制茶厂创建者

白孟愚,南糯山制茶厂创建者

白耀明,字亮诚(成),号孟愚、莲父,回族,1893年出生于云南沙甸,民国初年,毕业于云南法政学校,毕业后回沙甸创办了新式学堂鱼峰学校、养正学校,培养出不少优秀学子,诸如北京大学教授马坚,北京外语大学教授林仲民、纳忠。史书中毫无例外地用其号“孟愚”,故知亮成者甚少,又佛海茶厂创办期间,白孟愚在与中茶派的范和钧矛盾颇多,似乎是个与“正面形象”的佛海茶厂“作对”的人,故很少有对其生平资料详尽介绍的。

也许今天,您对他所做的这些事不以为意,不就是办实业建茶厂吗,现在很多稍有能力的茶老板都可以做到。可是您想过没有,在当年、在内忧外患的民国时期,在滇南少数民族“散收,无采造法”的蛮荒时代,把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制茶设备、制茶技术和人才挪移复刻到云南茶区的大山之中,这要开多大的脑洞才想得到?

远的不说,现在流行知名的山头古树茶,我们最多只能上山收点毛料,而人家在1939年就已经在做了!而且种植、初制、精制一次成型,采摘、加工、运输、销售一条龙,您说牛不牛!

我甚至一度怀疑,白孟愚是不是一个穿越到民国时期的现代茶人?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多次上南糯山,仔细考察了原南糯山制茶厂的遗址,并采访了熟悉南糯山制茶厂的一些知情者和见证人。从各个侧面,不同角度对南糯山制茶厂的历史和白孟愚先生有了一些粗略的了解。

茶厂风云

1935年,由于工作的原因白孟愚经常进出车里(今天的景洪)、佛海(今天的勐海)、南峤(今天的勐海县勐遮镇),他在这里看到了茶园满山,坝子中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但当地民众的生活极度贫困。白孟愚深感大力发展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生产之必要,于是就有了开发这里的想法,并将自己的设想报给了云南省财政厅厅长陆崇仁,陆崇仁听完汇报后同意了白先生的设想。

为了实现他的设想,在1936-1937年,他先后赴广东、上海、北京、湖南、湖北、江西等20多个省市进行考察,收集有关市场信息、资料。在了解完市场后,白孟愚的第一个计划就是要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制茶厂。为此,他又辗转去了日本,学习茶叶以及其他农作物栽培加工技术。

白孟愚回到云南后,把他开发车里、佛海、南峤的设想写成报告,交到当时的省政府和省财政厅。于1937年底至1938年元月,云南省政府以财政厅名义投资筹建“云南省思普地区茶业试验场”(即今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前身),并聘请白孟愚出任场长。

1938年1月,白孟愚在南峤建立云南省思普地区茶业试验场的第一分场。同年4月,在南糯山建立了第二分场。茶叶试验场主要出钱给农民自开茶园,大量种植茶树,选购国内优良茶种,采用科学技术栽培、管理,以试验开发更为优质的茶叶产品。在南糯山,他组织农民种植茶叶10万多株。他为当地后人留下巨大的茶树资源:现在南糯山上随处可见许多直径在0.3米以上,树高3-5米的大茶树,就是当年留下的树种。这些都为普洱茶量产奠定了坚实现代化的产业基础。

石头寨的原南糯山制茶厂

石头寨的原南糯山制茶厂

1938年4月,土生土长的云南人白孟愚在南糯山石头寨下一块盆地上开始建南糯山制茶厂,机器从英国进口,先从海运到缅甸仰光,又用车运到景栋。从景栋运到南糯山这一段,蕴含着许多现代人很难感受的故事:那是用了10辆牛车,将所有的机器分解开来,当时只有那台揉茶机的底盘不能拆,其他的部分都拆开驮运。每辆牛车配3头牛,配15个强劳动力,每个人手中都要分别拿着斧子、锯子、锄头、砍刀等工具,一天只能走一两公里。一路上见树就砍、遇沟就填。从缅甸的景栋到达南糯山足足用了近半年的时间。当所有的机器运到村里的时候,村民就像过节一样的高兴。年轻人都到场地去帮忙,结果是很难搬动。白孟愚组织农民砍来许多原木,一头在车上一头在地上当滚木,这才拖动,最后所有的人一起慢慢地将机器挪下来后,是由一个称大老黄的人组织安装的。

揉捻机

揉捻机

晒分机

晒分机

切茶机

切茶机

干燥机

干燥机

当时的南糯山茶厂有厂房500平方米,住房17间,有揉茶机大小各一部,烘干机一部,切茶机一部,分筛机各一部。2021年3月我们到现场考察时,现场留下的,已经是80年代采购的揉茶机(2台)、烘干机和切茶机了和抖筛机了,不过因为停产时间太久,切茶机的滚筒和电机部分已不知所踪了。据说,当时西双版纳没有电力供应,他们用旧汽车发动机带动制茶机。发电机房建在靠近河边的斜坡上,现在也看不到踪影了。

为了促进茶叶出口,白孟愚集中力量研制红茶。机器安装调试完成之后,白孟愚又聘请了著有《红茶制作法》的彭遐岑和陈灿华等八位农艺师为技术人员负责茶叶种植、制作;聘请上海同济大学毕业的陈学诗和翟立林为机械动力工程师。在厂内首次改变了传统的制茶工艺、制出了优质的红茶和绿茶。特别是制作红茶的时候,要求很高,农户采的鲜叶不能让太阳照晒,在有露水的时候就得采摘,用芭蕉叶垫着箩筐,鲜叶装满了不能压紧。

1938年年底,南糯山制茶厂发出了声动云南普洱茶历史的机响,云南第一座现代化茶厂宣告诞生。茶厂正式投产,引来很多茶人的兴趣,大家纷纷到南糯山参观。整个村和附近的村民以及来交鲜叶的人群排成了长长的队伍。1939年3月,南糯山茶厂用英国制茶机制出了第一批红茶、绿茶,白孟愚厂长将15吨机制红茶销到香港、缅甸、印度,南糯山制茶厂写下了云南现代化制茶的第一页。

由于白孟愚引进了机器和加工技术,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佛海茶叶加工、销售迅速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全县商业、交通、金融、邮政的发展。白孟愚对农户、对茶工实行当天付工资的办法,赢得了当地哈尼族农民对他的信任。两年后,农民主动地把鲜叶卖给他。为了使在南糯山的工人安心工作,他在那里设立了职工医院,建造了篮球场、娱乐场,丰富了职工的生活。

那时的原料全都是大树茶,原料质量高,采用机械制茶,产量高、质量稳定,价格合理,客商纷至沓来,供不应求。普洱茶的中心由此移到佛海县。红茶的出口当时也成为云南茶叶之最。

从云南省档案馆的史料记载看,南糯山制茶厂(1938年动工建厂,1940年1月建成)要比佛海茶厂(今勐海茶厂,1940年动工建厂,1941年底建成)早建近2年,投产后主要以精制红茶、绿茶为主。尤其南糯山茶厂的机制红茶投放东南亚各国后,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为国家争取了大量外汇。尽管白孟愚不是第一个在云南生产红茶的人,但他却为后来的勐海茶厂的红茶生产以及普洱茶的广为传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42年建立了思普企业局,他任总办,先后在佛海县建立了樟脑培植场和志安纺织场,成为了佛海工业企业家的一个成功典范。

正值思普企业局兴旺、发达之际,日本侵略军自缅甸进犯中国边境。1942年,日军攻占越南后,滇缅公路遭受敌机轰炸,交通受阻。运抵缅向景栋的茶叶无法转运。打洛边境成为了前方战场。茶庄、茶厂纷纷停产。

国难当头,他以一个爱国商人的热情和行为积极参与抗战。他到车里成立了接待站,主动出钱给农民赶造了50多条竹筏供给那些归国侨胞抢渡,使众多的侨胞平安归国。他积极听从县长刀承宗的指示,参与边界抗日活动。组织茶厂的工人建成一支游击队,出钱给每个工人配了一支枪,配合当时抗日的主力九十三师一团参加佛海县组织的抗日援助活动和驻守打洛边境。他为抗日山钱出力,赢得了当地百姓的称赞。

1948年,白孟愚离开佛海。侨居缅甸,后来移居泰国清迈。晚年从事著书立说(1965年8月去世)。之后这个茶厂曾一度荒废了。建国后,人民政府在1953年组织恢复重建。1954年移交给勐海茶厂经营管理,直到2000年,南糯山茶厂停厂。

白孟愚

白孟愚

白孟愚创办的南糯山茶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开启了西双版纳普洱茶机器的制作时代,是现代茶业开始的标志性历史事件。如果说第一批到西双版纳开发茶叶的是到易武的石屏人,那么第二批到西双版纳开发茶叶的便是20世纪30年代,带领沙甸回族青年来到勐海的白孟愚。由于白孟愚先生在西双版纳兴办茶业,传播内地农耕技术,发展农业生产,和当地民族团结友好和谐相处,因此西双版纳少数民族用“孔明老爹又回来了”来赞誉白孟愚先生,既是恰如其分,又是最高的褒奖,因为当地少数民族把孔明当神来崇拜。

云南茶业发展史,是云南与内地、与境外茶文化交流的不朽史实,沙甸回族实业家白孟愚不该被忘记,他和后来崭露头角的吴觉农、勇担茶业复兴大任的范和钧、冯绍裘、李拂一一样,他们或制茶、或学茶教茶、或写茶、传播推广茶,对云南这片茶树发源地的上种植、栽培和利用茶的悠久历史的延续和继承,对云南茶人、茶事和茶文化的记录、传播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难以磨灭的贡献。

南糯遗痕

时过境迁,南糯山制茶厂从1938年建厂距今已经80多年了,尽管茶厂遗址还在,但以往的那些人和事已经离我们很远,只能通过史书上的只言片语和一些老人的回忆才知晓一二。

采访几位了解南糯山制茶厂历史的知情人,当年茶厂遗留下的一系列悬疑问题一一揭秘:

一、当初白孟愚建茶厂,为何选址在南糯山?

老五哥石头寨人

老五哥(石头寨人,又名特加,石头二队的老组长):

我父亲和我叔叔说,白总办把茶厂设在南糯上,并不是心血来潮,他们肯定是看中了这里的茶多,早在1935年他们就多次上山考察,整整考察了一年,才选到石头寨这里,1936年才开始规划怎样建厂的。

我爷爷和加法他爷爷是兄弟,按哈尼族的父子连名制我爷爷叫瑞捌,我父亲叫捌特,我叫特加;加法的爷爷叫瑞飘,他父亲叫飘造。两兄弟一人一半,把自己在石头寨的地提供给他们使用,当时给了他们5块大洋,最后白孟愚他们才开始在这里建厂的。

二、为何舍近求远,把厂址设在石头寨?

杨开当石头寨人

杨开当(石头寨人,原南糯山一厂的厂长,1954~1994年在一厂工作40年):

他们考察了很久,最后选在石头寨这里一块沼泽地,在泥地里打了砖才盖起来的,我认为白总办是专门请了风水师来看的。

加法南糯山石头寨人

加法(南糯山石头寨人,曾就职于勐海县党史办公室,哈尼文化资深学者,2020年12月病逝):

石头寨这里是一片凹地,四周都是茂密的森林,当初白孟愚把茶厂建在这里,也考虑了防空的安全因素,是为了防止日本飞机轰炸。

阿途半坡老寨人

阿途(半坡老寨人,现居半坡新寨永存小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洲级传承人,勐海县哈尼族学会副会长,南糯山哈尼文化传承学会会长,南糯山杨姓家族族长):

把茶厂建在这里,除了风水的原因外,这里的茶树多,茶的质量也是南糯山最好的,捌玛茶就集中在这一带,另外这里的寨子最密集,人口也是南糯山最多的地方。

三、以前茶厂旁边是不是有一条河?

杨开当

杨开当:是的,就是现在的南糯河了,当年的水非常清澈,可以直接喝,而且河里有红尾巴鱼,味道鲜美异常。

四、这些厂房,哪些是白孟愚建的?

飘瑞南糯山哈尼人

飘瑞(南糯山哈尼人,老家原来在石头寨一队,1968年搬迁到向阳寨。加法老师的堂兄,在南糯山曾经担任南糯山制茶厂(一厂)的厂长,现在勐海自己经营茶叶店。):

“我们从空中俯瞰,石头寨这块凹地上有能看到5栋房子,还有路边上的这栋,其中凹地中央正的那一栋长长的就是原先白孟愚建的厂房,上边的彩钢瓦是后来补修的。其它看到的就是后来勐海茶厂接手以后盖的了。”

南糯山制茶厂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建造厂房颇费了一番心思,这片凹地的斜坡没有被推平,而是充分利用:

最上面那一栋是宿舍楼,主要是外面进来的人临时住的招待所。员工宿舍在我们脚下的这一片,有好几栋,还有篮球场,现在都看不到了。

南糯山制茶厂

从上往下,接下来的就是白孟愚的制茶车间了,主要是进行鲜叶萎凋,茶农从路边走来,刚好走到萎凋车间的二楼,在二楼进行收购和过秤,二楼的地板上有一些小方孔,收购来的鲜叶就从这些方孔中自动滑落,刚好送到一楼的各个萎凋槽中进行萎凋。

南糯山制茶厂

南糯山制茶厂

南糯山制茶厂

南糯山制茶厂

再往下这栋是揉捻车间,萎凋好的鲜叶从萎凋车间用推车推送,刚好推进揉捻车间的二楼,二楼上也有一些类似的方孔,萎凋过的鲜叶通过布袋,自然滑落输送到一楼的揉捻机上进行揉捻,然后分筛、切碎等等进一步加工。

南糯山制茶厂

南糯山制茶厂

南糯山制茶厂

紧挨这栋厂房的那小间是干燥房,现在已经破得不行了,原先有2台干燥机,最忙的时候24个小时不停地生产,一天能产20000多公斤茶,主要是红条茶。

南糯山制茶厂

南糯山制茶厂

左边独立的这一栋是锅炉房,用来提供茶叶干燥用的蒸汽和生活用的热水。

南糯山制茶厂

路边上独立的这大栋是仓库,是1958年勐海茶厂期建造的了,现在由一个王姓老人在守护,王老哥是茶厂的老职工了,原来负责茶厂的发电机房,现在不生产了,房子还需要有人守护,王老哥数十年如一日,长年守候在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一生都奉献给了南糯山制茶厂。

南糯山制茶厂

长年守候在南糯山制茶厂的老职工王师傅

长年守候在南糯山制茶厂的老职工王师傅

五、当年生产的是什么茶?

杨开当、飘瑞:

主要是红茶,红条茶为主,少量的也做一些晒青绿茶,原料也是南糯山的。茶农只负责采摘鲜叶,茶厂收购来进行加工,以前南糯山的茶农基本不会做茶,在自己家里喝的是哈尼族那种土锅茶。

南糯山的茶农初制茶的历史比起布朗山要短得多,也就是越是偏远山区的茶农,初制茶的历史越久。

六、以前收的茶叶原料哪个寨子的较好?

杨开当:石头寨这片的最好,尤其是捌玛茶。

七、划归勐海茶厂后,是怎样分配生产的?

杨开当:南糯山分厂只生产南糯山原料的茶叶,收的原料是鲜叶。县城里勐海茶厂收的原料是毛茶,其它茶山的茶农自己加工的毛料,勐海茶厂在乡政府或村委会设有收购点,统一收购到勐海茶厂进行精加工。

八、南糯白毫当年是用什么工艺做的?

杨开当:干燥是用太阳晒的,我当厂长时就是这样做的,也就是晒青工艺。

九、现在的茶厂遗址归属权属于哪家?

杨开当:虽然茶厂后来划给了勐海茶厂,大益这几年也想来这里重新盖房子,但土地是茶农的,是政府的,两边没有谈妥,所以一直这样僵持着没有动。

十、为何叫一厂?二厂在哪里?

加法:

解放前,白孟愚建的那个叫南糯山制茶厂,1951年由云南省农林厅佛海茶叶试验场接管,1953年移交佛海茶厂(勐海茶厂前身),成为勐海茶厂的南糯山分厂,因为南糯山还有一个二厂,所以这个习惯叫南糯山一厂。南糯山二厂始建于1938年4月,前身是民国时期的“思普垦植场”。1951年,“思普垦殖场”在南糯山移交给云南省农林厅工作队,正式成立“云南省农林厅佛海茶叶试验场”,就是现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前身。南糯山二厂位于向阳寨往老公路走过去两公里半的地方,二厂直接成立了一个小组,叫二厂小组,是从姑娘寨分出去的那部分。

南糯山二厂现状况

南糯山二厂现状况

时过境迁,南糯山制茶厂从1938年建厂距今已经80多年了,尽管茶厂遗址还在,但以往的那些人和事已经离我们很远,只能通过史书上的只言片语和一些老人的回忆才知晓一二。

南糯山一厂现况

南糯山一厂现况

通过采访几位了解南糯山制茶厂历史的知情人,当年茶厂遗留下的一系列悬疑问题一一揭秘。尽管南糯山制茶厂的一些真相得到解密,尽管它的历史我们才窥其一斑,却足以让我们对白孟愚为代表的那个时代茶界弄潮的牛人无限敬服,看看那些奇思妙想的厂房布局,那些叹为观止的工艺细节,我们更加怀疑他们是穿越回去的现代茶人,他们的功勋永远值得后人膜拜。

南糯山制茶厂

看着石头寨那些历尽沧桑后遗留的破旧厂房和几经劫难后幸存的残缺设备,嗅着老旧木材混合尘埃的气味,我们眼前一阵模糊,顷刻间仿佛穿越回到那个风雨飘摇又波澜壮阔的年代,在乱世英杰白孟愚的带领下,和茶厂的工人一起风餐露宿,一起挥汗如雨,一起为云南茶业的复兴热血沸腾…

正是:青山不改石头老,草木重生茶叶鲜。南糯遗痕今犹在,千秋功勋存人间。

文:刀哥,图:王磊

参考资料:

1、曾维然《全球古茶第一村—南糯山》

2、王子华《白亮诚传》

资料提供:勐海今逸堂茶业有限公司

图文来源:新茶媒,经授权爱普茶网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普洱茶选购、咨询,敬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

延伸阅读:+

首页 > 茶叶产地 > 南糯山普洱茶 > 南糯山制茶厂,一部现代茶人的穿越史「刀哥说茶」
爱普茶网 爱普茶网,最新茶资讯网站,https://m.ipu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