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就算知道了一切,也不可能知道未来这个茶究竟怎么走,涨还是跌?还是没有人知道,毕竟配货价和数量也没有出,品质究竟如何还是不知道,贸然加价一万五找,我觉得没有必要,现在市
云南是一个空气、阳光、蓝天、白云都可以卖钱的地方,更何况是生长在这样环境中的,周围长满郁郁葱葱森林的茶树,特别是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成百上千年的稀缺古茶树。
喝茶品茶评茶的时候,我们讲的很多口感或者关于此茶的很多东西。都是在逆推猜测这个茶的过去,至于预测这个茶的未来,兴致而已,别太较真。活在当下。
芳村茶叶市场经历了2020—2021年这两年大跃进式的价格上涨,芳村茶市的人习惯了高利润,高差价,高回报的生意模式,习惯了晚上酒吧灯红酒绿的迷醉,习惯了一夜掷千金的生活方式
从普洱茶的产品工艺来说,延续传统文化的角度,那么晒青毛茶是绿茶(传统滇青茶),存放几年后的晒青毛茶是不是就是旧绿茶?那么存放晒青毛茶的这个工艺叫熟成,现在有几个做茶的知道
看一个私人茶号的直播讲茶,易武茶山的剪辑非常美,又是麻黑石门坎,又是弯弓一扇磨,还有刮风寨茶王树,应有尽有……
2022年存茶要注意的事:撇除掉金融属性茶品,真正被消耗的优质古树茶,每年都会稳步小幅上涨。这是由市场经济决定的,所以,每年我们都要留存几款优质茶品,一防风险,二防涨价。
董国艳女士在近30年的制茶路上,以一颗茶心,专注做好茶,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评委会评审确认,授予董国艳女士:荣获2022年度中国“十佳制茶大师”荣誉称号!
当微生物与普洱茶的关系已经逐步被科学研究者揭示,在普洱茶变化过程中,微生物所发挥的作用也愈发清晰了起来。正是这些看不见的小生命在转换着普洱茶的滋味,让我们为之神往。
2014年1月1日夜,一场大火让有1300多年历史的独克宗古城约三分之二毁于一旦。如今古城经过重建已经展现出新的面貌,不过在很多人眼中它“已经失去了灵魂”,我们也不得不在这些优美的文
喝普洱茶10多年,我常常因为跟不上行业中别人对于普洱茶的理解而感到自卑。从普洱茶的口感到品饮后的精神、价值的理解。
一杯好茶有三个要素:原料、工艺和仓储,最后喝到口里还要注意第四个要素——冲泡。
我从文到茶,从喜欢茶到偏爱茶,又到以茶为业、以茶为生,日复一日地与茶相伴,与茶打交道。这茶路无尽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只卖我也喝的茶。建立商业信誉的过程是人生价值体现的过程,也是作为一个商人的人生境界升华的需要和附属品。商业利益的获得只是客观随带而不应是建立商业信誉的主观索求与唯一目的
任何一种大环境下,能赚到很多钱的都是行内的极少数人。二八定律在普洱茶行业依旧适用。大环境好的情况下,各行各行大多数人还能赚点钱,而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只有少部分人能赚到钱
现今白雾村中保存完好的古老民居民宅达3000余户,仍然保持着滇东北山区集镇古老的淳朴的风貌。地摊或者商铺里,卖的都是些日常生活用品,吃的穿的,玩的用的。
作为普洱从业者,既是发烧友又是营业者。品质好的,自然不能错过。众多拼配纯料中,无论知名与否,最终能把味蕾与身体征服的,都是地土风味及树种基因。
今年安排的行程不紧张,只安排了3天,有点“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清幽,主要前往勐海茶区的南糯山、犀牛塘、章朗、曼糯和思茅区的老安寨。
我不得不惊叹国人的词汇创造能力。内卷,通过内和卷的组合,变成了一个高度概括一个更加复杂的现象。内卷,网络流行语,原指某种模式达到了一种形态后,没有办法稳定,又没有办法进化
只要你关注云南茶行业时间长,很多东西就会被验证。2002年开始,云南茶业发展从一个相对计划统一的市场,变成了一个开放的行业,国企茶厂的改制、私人老板的入行、茶行业标准的出台、
在制作工艺近10余年的变迁历程之中,我们持续以传统的视角提出了勐海味、昆明味、澜沧味的风味地理;用现代的眼光审视发酵的新技术,小堆离地、竹筐、箱式发酵
感通茶是云南寺院茶中名气最大的,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着笔较多,留下许多文献记载和诗词吟咏。特别是用点苍山圣应峰之天然山泉水泡茶,其色、香、味、形得以充分释放
早在1887年,法国的一支国家探险队溯湄公河而上,历经一年多时间,千辛万苦到达普洱,他们目光所及之处,尽是巨树、林海、飞瀑,开满白花的荞麦地,干草垛,林间隐约透出的庙宇,牌坊
何为消耗茶?说得直白点就是把茶品撬开品饮、分享等等。真正让茶品回归消耗品的本质。
对于品牌来说,广告语既要为品牌传播省钱,同时又要给随后的销售挣钱,所以,广告语很重要。也因此,很多品牌都会花重金请人创作广告语,多的可以超过1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