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500克班章王青沱品鉴,这是一款仓储干净、班章气韵强烈、香气丰富、滋味饱满的昆明仓中期老茶。其突出的鲜爽清甜与烟香特质,以及强烈的山场气息,是品饮的核心价值。
这款2003年班章王青沱,以其清晰的班章血统、丰富的香气层次(特别是标志性的烟香融合陈韵)、贯穿始终的清甜鲜爽、良好的生津回甘以及显著的体感气韵,展现了一款优质中期班章茶的风
老茶之味,是时光雕琢的艺术品。正如龑王家「艾老师选茶」栏目近日推荐的60年代英敏号所展现:醇厚如浆,丝滑入喉;甘甜为骨,生津为脉;香型蜕变,层次交响。
此等老茶,非玩家、藏家、研究者,难窥其堂奥。新晋茶友,恐难承其厚重,暂不宜近。一盏真味落肚,方知何为时光酝酿的资本——那是足以让懂茶之人,在静默的杯盏中,触摸到永恒的凭证
陈年普洱茶,这穿越了漫长光阴的“活古董”,其魅力究竟何在?让我们借这杯甲子陈韵,一探其灵魂深处的光华。60年代英敏号老生茶,一盏红宝石般透亮的茶汤,氤氲着参香、菌香、药香
60年代英敏号老生茶,以茶涤烦襟,借陈韵觅清凉。此茶在资深茶人谱系中声名赫赫,无需赘述其渊源,懂者自懂。此物稀有,龑王家现存21饼。此番开汤品鉴,撬开一饼,剩余20饼
今日(7月11日)品鉴的主角——1996年凤牌青饼500克饼龟背饼。这款茶,以其独特的形态与深厚的内质,诉说着凤牌普洱的传奇。
这款1992年水云青砖,它用纯净的仓储、丰盈的香气、持续的甜润、厚滑的汤感、通达的体感,以及超乎预期的耐泡度,诠释了“老青砖”的沉稳魅力。
这款1992年水云青砖,它没有浮夸的噱头,以其沉稳的陈香、持续的甜润、厚实顺滑的汤感、显著的体感气韵和干净的仓储,诠释了一款老生茶应有的品质与魅力。
这饼1995年绿印青饼勐宋茶,不以外在的浓烈香气或复杂滋味夺人,而是以绵长的清甜、厚实的汤感、尤其是后段那沛然莫御的茶气体感,诉说着近三十年的沉淀。
这些跨越不同年代的老茶,每一款都是时光精心雕琢的作品。它们或浓烈刚猛,或醇和甘润,或烟韵迷人,或甜柔有力,共同诉说着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奥秘。
这九款老茶,年份跨越数十年(从70年代到2003年),仓储各异(干仓、港仓),品类不同(生茶、熟茶、边销茶),却共同诉说着普洱茶陈化的神奇。
广云贡饼,是“一地两域”(云南原料+广东工艺)独特基因的结晶,其标志性的“红汤醇滑”口感,在普洱茶史上独树一帜,成为无法复制的活化石。
这款2003年易昌号极品400克大饼,以其卓越的仓储、甜润饱满的汤感、强劲的气韵和丰富愉悦的品饮体验,充分诠释了易武老茶的魅力,是一款品质出众、极具品饮价值的高端陈年普洱。
今日(7月16日)品鉴的主角,是由老友提供交流的1998年绿印熟普样品。它优点鲜明:香甜度高、仓储纯净、价格亲民;缺点同样突出:灰味重、品质整体一般。
这款1986年的凤庆砖,近四十年陈化,砖形质朴,主料切碎,一面带撒面,是典型的边销工艺。
1996年的玫瑰熟砖,不仅是一款经典的“国民熟砖”,更是一款被岁月加持、品质卓越的老茶。它完美诠释了普洱熟茶“越陈越香”的核心魅力。
这款1996年的玫瑰熟砖,因年份久远、存量珍稀而身价略扬,其深厚底蕴与卓绝品质,让这份价值熠熠生辉。标志性的粉色玫瑰外衣,更赋予它独特的美学印记,被茶界冠以“玫瑰熟砖”之名。
这茶可不一般,是1998年尧安号出品的易武圆茶。说实话,尧安号这个老牌茶庄的名字,我在茶圈里是听过的,但它的实物茶品,却是头一回亲眼得见。
静坐回味这方1996年的玫瑰熟砖,其出众之处,在清晰的对比中得以彰显:甘甜顺滑,汤感饱满;生津苦韵,平衡有致;香型丰富,陈韵悠长;体感强烈,气韵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