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下半年,杨世华从深圳赶往千里之外的云南易武茶山寻茶,希望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茶路”。如今这条“茶路”越来越明晰,他成功地打造了一家品牌茶企——中吉号,现在他是中吉号
一次偶然的机会,喝到一款号称“90年代定制的山头茶”,它优良的仓储,厚重的汤感,绵长的陈韵,恰到好处的转化和强劲的茶气深深地迷住了我。
品牌是有公信力的,品牌背后的山头茶,将会更具有生命力。俸字号做了10多年的冰岛,陈升号做了10多年的老班章,现在都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到云南寻觅普洱茶,西双版纳无疑应该是第一站。作为中国普洱茶第一县的勐海,号称有上万家普洱茶企业恭迎八方来客,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倘若在版纳喝足了好茶,又该上哪儿寻茶呢?
到云南寻觅普洱茶,西双版纳无疑应该是第一站。作为中国普洱茶第一县的勐海,号称有上万家普洱茶企业恭迎八方来客,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倘若在版纳喝足了好茶,又该上哪儿寻茶呢?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当代茶圣吴觉农在《中国财贸报》上发表文章,力主在临沧建设“世界第一流的大茶园”。临沧,毗邻被誉为“世界茶的母亲河”的澜沧江而得名。
祥源普洱·山头茶系列,来自原野自然的厚赐,产量稀缺,滋味万千,具有很高的收藏及品饮价值,在如今追求好生态、好茶的时代,每一饼都弥足珍贵。
龙润稀缺山头茶:王者班章,疏秀冰岛,古茶倚邦,兰香昔归,御饮尊崇!
梅子箐位于小勐统镇西北部,因梅子树多而得名。海拔990-2256米,年平均气温17℃,年平均降雨量1319毫米,土壤类型为赤壤夹砂。
以2021年玉华普洱古树春茶(生茶)口感测评为例,初品:花香浓郁、持久;再品:茶滋味饱满醇厚,甘苦协调;细品:香气盈盈,回甘不止
我们在品鉴云南山头茶的时候,品味风格各异的茶韵,领略各具特色的山韵,了解民族风情的神韵,才能更好地感受云南山头茶的魅力。
如果说古六大茶山还是大产区、大山头概念,到清末民初,随着曼松名气的日渐兴起,微产区或者说真正意义上的山头概念开始出现了。
“现在普洱江湖,乱七八糟,各种假货,各种妖魔鬼怪、魑魅魍魉横行无忌。各种谎言、妄言、妖言甚嚣尘上,说真话的人,反而唯唯诺诺,小心翼翼,这现状怎一个乱字了得。”
自己喝“辣鸡茶”不算,还散布“革命无罪,喝辣鸡茶有理”的邪说。老金有时也被这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人(有的图利,有的图虚荣,有的则混不吝)气的够呛。
为什么普洱山头茶,这个圈子里这么乱?为什么茶友没办法获得“品鉴力”保护自己?为什么有那么多知假造假的人,堂而皇之的瞒天过海,得意洋洋。
老金限于自身浅薄粗陋的思想,大概是不能把这个特殊的时代(移动信息时代)在普洱山头茶这个事物的具体的影响分析的很清楚的啦。
如果对普洱山头茶爱好者——茶友,这个小群体找一句话来形容一下他们的状况,那就是迷茫、浮躁以及可怜!
专业易学,品德难养。而职业操守的能力高低,那简直可以视作“以茶品,看人生高度”的程度。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不知不觉,这个公众号,已经开了两年多时间,老金,也已经和普洱茶相伴了十年。回想过去这些年经历的一些人一些事,百感交集,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这些产品背后鱼目混珠且不说,单看山头古树普洱茶这个名字就可以分拆出三个概念,即“山头”、“古树”、“普洱生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