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茶叶名家 > 名家论茶 > 「胡冬财专栏」溯洄临沧:茶源山海经的穿梭

「胡冬财专栏」溯洄临沧:茶源山海经的穿梭

作者:胡冬财  日期:02-10 来源:四月的云雀

澜沧江穿境而过的临沧

澜沧江穿境而过的临沧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当代茶圣吴觉农在《中国财贸报》上发表文章,力主在临沧建设“世界第一流的大茶园”。临沧,毗邻被誉为“世界茶的母亲河”的澜沧江而得名。

溯洄澜沧江,穿梭在茶源山海经里的临沧,会发现临沧俨然已经是一个天然的世界一流大茶园,又何需建设呢?

双江县境山景

上图:双江县境山景

青年时期的吴觉农

下图:青年时期的吴觉农

随着行走足迹的深入,慢慢惊觉,临沧从时光深处走出来的大茶园早有一批又一批的建设者。我们仅仅,都是临沧风味的饕餮客!

临沧:这里的茶都静悄悄!

到云南寻觅普洱茶,西双版纳无疑应该是第一站。作为中国普洱茶第一县的勐海,号称有上万家普洱茶企业恭迎八方来客,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倘若在版纳喝足了好茶,又该上哪儿寻茶呢?

当然是去临沧!

云县漫湾镇

云县漫湾镇

如果从昆明去临沧,高铁开通后,大部分人会选择乘高铁。临沧的上一站是风花雪月的大理,下车的游人如织。不为大理的风景所动,而继续前往下一站的,多半是茶客。

从大理前往临沧,要穿过一连串隧道。火车在山体内疾驰时,想起川端康成《雪国》的开头“穿过县境上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我知道隧道上方大抵是云南省云县的县境,而列车的终点是雪国,也名符其实:临沧境内有三座大雪山,山顶终年白雪覆盖。

勐库懂过茶树鲜叶

勐库懂过茶树鲜叶

临沧,是“雪国”之内的满境茶香。同样作为茶都,相较于人声鼎沸的勐海,临沧可谓是静悄悄。其实,安静一点,更适合喝茶。

太华茶:用时间品味空间

抵达临沧的第一杯茶,是太华茶,一款从历史里走出来的茶。明代崇祯十二年的八月,大“游侠”徐霞客从右甸(今昌宁)到顺宁(今凤庆),在临沧的凤庆和云县两次品尝“太华茶”,并把这段佳话写进《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游遍名山大川,关于茶的记载,仅此一笔,可见其对太华茶的喜爱。

李总收集的各种徐霞客史料

李总收集的各种徐霞客史料

招待我们品尝太华茶的李总,是醉心于徐霞客文化的当代“侠客行”。李总把徐霞客从江苏出发游至云南的游览路径,作了详尽的梳理,并绘制了路线图。徐霞客所到之处,李总也必躬身前往,体悟古今悠思。

徐霞客茶文化馆

徐霞客茶文化馆

而谈起现在的太华茶,李总阐述到,现在临沧热门的两大主要产区分别是以“冰岛”为代表的勐库片区和以“昔归”为代表的邦东片区。而在冰岛动辄五六万一公斤单价的情况下,李总已经不想从山头上再作文章。太华茶,是以勐库和邦东两个片区的古树原料拼配而成。勐库的甜柔和邦东的厚度,正好协作调和成“临沧古树茶”的底味。

一杯太华茶

一杯太华茶

“去山头化”后,李总从徐霞客那里找到属于临沧茶的一道荣光,借时间来讲述空间的风味。

安静的茶都,才适宜追忆四百年前的茶事。临沧茶今日的风貌,又远非一杯太华茶能够道尽。山壑纵横的临沧,需要跋山涉水地品味。

冰岛:物以稀且知为贵!

到临沧寻茶的第一站,就直奔勐库,毕竟包括冰岛在内的勐库十八寨大名鼎鼎如雷贯耳。勐库位于双江县,澜沧江和小黑江夹峙着群山穿县而过。就在两条河的滋润下,勐库十八寨,寨寨出好茶!其中,冰岛首当其冲!

9勐库的山色

勐库的山色

我们该如何谈论冰岛呢?是年年刷新普洱茶拍卖纪录的冰岛茶王树?还是那个为了防止偷带鲜叶进村的卡口?还是冰岛茶颇具口感诱惑的“冰糖甜,清凉韵”?还是冰岛老寨即将整体拆迁的全民话题?

对于从来不缺关注的冰岛而言,我们所有的讨论都在为它的身价作增量。如同马赛尔·杜尚所言“作品的著名程度,取决于被谈论的次数”。自古以来“物以稀为贵”的真理,到了今天似乎要换成“物以知为贵”更为合适。

动辄几万一斤的冰岛

动辄几万一斤的冰岛

而冰岛,即广为人“知”,又相对“稀”少!相较于班章每年3000多吨的总产量,冰岛老寨每年8吨左右的产量实在微不足道。那么,冰岛的故事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在成化皇帝于景德镇烧制出“斗彩鸡缸杯”后不久,双江的勐勐土司派人去西双版纳引来200粒茶树种子,于冰岛村成功培育了150棵。此后,冰岛村及周围村寨陆续开始种茶,形成了勐库村村寨寨都有茶的风貌。冰岛村,是双江最早有人工栽培茶树的地方之一。

冰岛老寨挂牌的古树

冰岛老寨挂牌的古树

成化斗彩缸杯2013年拍卖,刘益谦2.8亿只得一小杯。而冰岛古树的单价在3万一市斤左右,一芽二三叶为一枝的话,折算下来要20元左右一枝。茶王树那棵,就更不止这个价了。这么想来,成化年间的这两笔遗产还真是伯仲不分。

冰岛鲜叶

冰岛鲜叶

冰岛离勐库不过20公里路程,离临沧市区也不远,算是到临沧寻茶最为方便的一站。途中经过双江的南等水库,改名为“冰岛湖”后,借助“冰岛”二字的盛名,范围内所产的茶价亦逐年攀升。即便如此方便,前往冰岛的路上,仍然满是兴奋。这种兴奋,被即将抵达冰岛村时遇到的雨后双彩虹推到极致。冰岛不愧为普洱皇后,彩虹都是双份的。

冰岛湖

上图:冰岛湖

下图:双彩虹

双彩虹

抵达冰岛后,我们乘坐的车子只能停在山脚的卡口,随后下车步行上山进村。一路蜿蜒往上,路的两旁几乎全部种满了茶树,虽说都是树龄不大的中小树,但是同样一泡难求,价格不菲。去的时候,已经是十一月初,茶地里仍旧有许多人在采茶。

冰岛入口处牌楼

冰岛入口处牌楼

约莫半个来小时,走到了冰岛老寨的牌楼入口,我们知道离见到那棵茶王树不远了。退回来想,如果车子直接就开到了村广场,下车没几步路就走到了茶王树面前,反倒索然无趣了。几乎所有的朝圣之旅,都追求徒步。

冰岛的叶子金贵

冰岛的叶子金贵,稍粗一点的树都要搭架子

从牌楼处再往上,不需走多远就到了广场。广场中央停了几辆等待收购鲜叶的皮卡,有村民正在给刚采的鲜叶称重。虽然已接近冬茶,这些生在冰岛的鲜叶,仍然格外引人注目,总让人有想多看两眼的念头。从广场找到挂着“祖母树”标示牌的路口,往下走,就是栽种于成化年间(1485年)的那片古茶园。

冰岛的采茶工

上图:冰岛的采茶工

下图:冰岛秋茶鲜叶

冰岛秋茶鲜叶

云南的茶区走多了之后,逛古茶园等同于打卡茶王树。对于“之最”的迷恋,真是古今四海皆然。茶王树的概念,从南糯山那棵开始,已经遍地开花。像冰岛这种顶级山头的茶王树,在茶友心中几乎封神。这场人为的造神运动,成就了一个又一个山头。

老寨的古树

老寨的古树

既然是人造的“神”,自然少不了任人差遣装扮的戏码。就在我们依次和冰岛茶王树拍照留念的时候,左下方另一块茶地里蹲着两个年轻人,拿着手机正在直播,开始了极为流畅的表演:“家人们,我现在就在冰岛茶王树的前面…”再者,冰岛老寨的总产量是数得过来的,而市面上有那么多“冰岛”的背后,真实性可想而知。

正在古茶园直播的年轻人

正在古茶园直播的年轻人

愈是热门的山头,这种现场愈是突出,有茶友戏言“山头茶,以换棉质为准”。没错,伪造的步骤实在过于简单,印上几个字就可以成功落户“冰岛”。这一切,都还是人的问题,不是茶的问题。普洱茶讲究山头的本质,还是因为“一山一味,百山百味”的基础事实存在,山头是索引,风味是本质。我相信在未来,更加强调有着清晰特征的“风味”会被更多茶友接受。“好不好喝?”,“有多好喝?”,“怎么好喝?”会更加关键,不是一味的追问“是冰岛么,是真的冰岛么?”

围而栏之的茶王树

围而栏之的茶王树

看完茶王树后,顺着路往上走,穿过一棵棵挂着名片名花有主的古茶树,回到了村中心的广场。因为冰岛老寨整体的拆迁还在继续,三辆大挖掘机停在一片刚被拆掉的宅基上,其中一台挖掘机抓斗所指的方向,好像就正对不远处的那棵茶王树。

一定要美美与共啊

一定要美美与共啊

天色将晚,我们匆匆下山。在冰岛,想到的比看到的多。

勐库:双江夹峙寨寨好茶!

以冰岛为代表的勐库,有大大小小十八个村寨,散射分布在以大雪山为主峰的各座高山之上。以南勐河为界,分为东半山和西半山。如果说易武的群山是秀丽,勐库则是壮丽,整体感觉山体更加巍峨。勐库的不少村寨,虽然互相遥望可见,彼此都在对面的山上。可是真正要过去,可能至少要花费小半天在路上。勐库十八寨,如果要依次转完,没有十天半个月是不可能的。

南等水库

上图:南等水库

下图:勐库十八寨示意图

勐库十八寨示意图

离开冰岛,出发的第二个村寨是懂过。懂过和冰岛一样,都位于西半山,是西半山最大的寨子。快到懂过的时候,当地的向导号称冰岛小王子的普良号茶叶创始人肖总,告诉我们对面就是大户赛。而从懂过想要去大户赛,就得重新沿着盘旋的山路下山,再重新上山。

懂过眺望大户赛

上图:懂过眺望大户赛

下图:懂过茶农

懂过茶农

懂过的茶王树就在村民家门口,主干青黑粗壮,分枝处布满青苔,树冠茂密长势良好。随行的鲁建旭老师立刻带领我们进行田野调查,发现这棵茶王树五柱和四柱的形态都有,应该也是野生大理种和家茶杂交的结果。茶王树下,不时有颇为神气的大公鸡走过。云南许多有着悠久种茶历史的村寨,都是人茶不分的。茶树就栽在自家门前,茶园称为茶地,茶叶等同于果蔬粮畜。

懂过茶王树

上图:懂过茶王树

下图:四柱五柱皆有

四柱五柱皆有

生计全赖于此,春秋皆有所获!

看完懂过,就夸到东半山,坝糯、那蕉、正气塘等有名的村寨都在那里。还是一路在寻找茶王树,一棵一棵地仰望凝视,拍照留念。东半山有许多藤条茶。藤条茶是利用植物的顶端优势,一种“留顶养标”的茶园管理模式,可以提高茶叶产量也方便采摘,在临沧地区多见。

带领我们考察的鲁建旭老师

带领我们考察的鲁建旭老师

坝糯和正气塘的茶王树都是藤条茶,树的主干粗壮,枝梢纤细,部分如杨柳垂挂,多了几分秀气。这种经年累月的采摘管理模式,也会对茶叶内质产生影响。好的藤条茶,甜柔耐泡,备受茶客喜爱。

坝糯藤条茶茶王

上图:坝糯藤条茶茶王

下图:藤条茶地白鸡王

藤条茶地白鸡王

逛到正气塘的时候,肖总告诉我们,正气塘原名叫“瘴气塘”,传说有瘴气而得名。后来觉得瘴气塘不利于茶叶推广,改名为正气塘后,果然名气陡增。普洱茶山头化的过程中,朗朗上口的名字至关重要。故而,冰岛在还叫“丙岛”的守候,默默无闻,改名颇具北欧风情的“冰岛”后,简直也像有梦幻“极光”附体一般,让人不断穷追。而“懂过”呢,虽然没有改名字,喊出一个“爱过、品过、懂过”的口喊,简直把流行文化的要素吃透了。

坝糯的一棵树

上图:坝糯的一棵树

下图:正气塘茶王

正气塘茶王

回到开头的那句,物以“知”为贵!

那么,亲爱的茶友,你“爱过”勐库十八寨么?

大户赛:雪山山神的居所

来勐库寻茶,爬一趟大雪山,亲眼目睹拥有2700年树龄的1号大茶树尊容,是许多茶人的梦想。可是动辄七八个小时的徒步,也让人有些生畏。在没有当地人带领的情况下,是断然不方便轻易进山的。这片深藏在原始森林里的野生古茶树群落,直到1997年才因一场干旱空心竹突然成片开花而被人发现。大雪山,这才走进人们的视野。当我们越了解它的时候,越是心生敬畏。许多倚靠大雪山的村寨的村民,都知道深山里面有野生大茶树。大雪山,在当地人看来里面住着山神。

大雪山1号古茶树

大雪山1号古茶树

我们的勐库寻茶之旅,原本也要爬一趟大雪山。没想到,在冰岛遇见雨后双彩虹后,居然还不时有雨。原计划爬大雪山的那个清晨,又是一场大雨,远处的大雪山被水雾整个蒙住。大雪山之行,被迫暂缓。这个时候,冰岛小王子肖总过来安慰我们说,想见大雪山1号大茶树,是需得到山神同意的。

冰岛小王子

上图:冰岛小王子

下图:雾锁大雪山的清晨

雾锁大雪山的清晨

即便无法走进大雪山寻访大茶树,却仍想到大雪山入口的大户赛看一看雪山的入口有着怎样的风貌。前往大户赛的路,更加蜿蜒崎岖,海拔也越来越高。走到后面,早已经分不清东南西北,只知道路的终点,就是大雪山的入口。抵达入口后,车辆就无法通行,只能下车步行。

大户赛的一棵竹子

大户赛的一棵竹子

就在快到大户赛的时候,车子经过一个青烟缭绕的庙,路旁聚满了支着烧烤架做烤肉的人。为什么没到饭点,他们却要在路边烧烤呢?这时候肖总告诉我们,这是村民在杀猪祭祀山神,可以下车一起参与,他们会非常欢迎。

这一下,我们都雀跃起来,鱼贯而下。只见山神庙里面供奉着用红布垫着新鲜宰杀的猪头,香台里面扎满了红色竹香。在熟悉后,我们便毫不客气地加入了“野地美食家”的阵列。肖总进一步介绍到,祭祀山神庙不是所有时候都能遇到的。许多人会从很远的地方开车来,专门买一头活猪拉到山神庙旁边宰杀,然后就地做完,分享给路人吃掉,这样就能祈求山神保佑好运。

供奉山神的猪头

上图:供奉山神的猪头

下图:大户赛路边BBQ

大户赛路边BBQ

站在路边无比酣畅地吃饱后,重新走到山神庙旁,凝视着燎燎不断升起的香火,感觉自己也完成了某种原始的仪式。山神不再只是故事和传说,而在心里面慢慢转化为一个实体,从内开始汇聚力量,平和笃定且满心愉悦。

大户赛的小女孩一双清澈的眼眸

大户赛的小女孩,一双清澈的眼眸

大雪山的山神用一场雨来告诉我们“暂时还不必来见我”,同时,又“安排”了一场山神祭祀活动来迎着我们。那一刻,惊觉自然的神性似乎是确定的,唯有心怀敬畏,才能享受自然的馈赠。

谢谢你,大雪山的山神,那就下次再来看你!

白莺山:时光苍老而俊秀

想去云县白莺山看看,是一个由来已久的念头,听闻白莺山是茶树演化自然博物馆,有包括本山、黑条子、二嘎子、白芽子、红芽口、贺庆茶、秃房茶、勐库种等在内的十几个品种生长其中,且还在互相杂交演化。

路途实在太颠澜沧江拍糊了

路途实在太颠,澜沧江拍糊了

白莺山茶树品种

白莺山茶树品种

白莺山茶树品种

白莺山茶树品种

白莺山茶树品种

白莺山茶树品种

白莺山品种

白莺山在云县漫湾镇,据临沧市区路途遥远,离大理很近,且山路异常崎岖。虽然出发前已经做好了自我的心理建设,但是将近五个小时的车程,仍然倍觉艰辛。不知道绕了多少个湾后,终于抵达白莺山核桃箐村民组。

下车后,午餐也没顾上吃,就直奔古茶树。核桃箐有40余户村民,古茶树就散落民房的宅前屋后。穿过白莺山最有名的二嘎子茶王树,首先来到黑条子茶王树,树主人查姐也正在等我们。这棵有着2700年树龄的黑条子茶王树,树型端正挺拔有威仪,与山两相对望,一年产量达260余斤鲜叶。

黑条子茶王树

黑条子茶王树

查姐告诉我们,目前黑条子没有二嘎子价格高,而又比本山好一些。她随后指向山坡后面的另一棵茶树说,这棵就是本山茶,基本上就是大理种。本山,指原本就在这座山上生长的野生种。黑条子茶,叶子颜色较深呈墨绿。而白芽子,则有点接近安吉白茶的奶白色,部分稍带黄。二嘎子茶,介乎本山和白芽子之间。对于我们而言,查姐指着哪棵说是什么种,我们才能分辨出来。白莺山的茶人,不同品种之间的辨别能力,是与生俱来的。

核桃箐村民

上图:核桃箐村民

下图:本山茶

本山茶

白莺山现存古茶树面积12400余亩,有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的各个品种。目前的白莺山,数量相对较多的是勐库种,白芽子相对数量最少。上百万棵古茶树,以勃勃的生机,见证、书写了一部人类茶树的栽培史。带领我们来到白莺山考察的西南大学教授龚正礼老师说,白莺山茶树品种的丰富程度是一笔宝贵的自然财富,也为世界茶树起源于中国云南提供了重要演化证据。

讲解白莺山茶树的龚正礼教授

上图:讲解白莺山茶树的龚正礼教授

下图:白芽子茶王树鲜叶

白芽子茶王树鲜叶

在看完核桃箐白芽子茶王树和二嘎子茶王树后,才下山到白莺山阿银家吃午饭,一看时间已经下午三点了。可是一棵棵茶王树看得异常兴奋,竟然不觉得饿。吃完饭,我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尝一尝白银山茶。一个个品种喝下来,竟然不断有惊喜。

同样是晒青毛茶的制作工艺,白莺山不同品种制成的毛茶风味,迥然不同。本山喝起来汤感厚而爽滑,野韵足,基本没有苦涩味。二嘎子、黑条子兰花香特显,回甘生津持久,略带轻微苦涩味。勐库种,花香浓郁,挂杯持久,汤感略薄。整体风格上,比较清甜带花香,几乎没有什么苦涩味。有的喝到了早春龙井的鲜爽,有的喝到了闽南乌龙的清新高香。

二嘎子茶树和鲜叶

二嘎子茶树和鲜叶

当我们问阿银,她最喜欢喝什么品种时。阿银不假思索地说是“勐库种”,最不喜欢的是野性太强把其他香气盖住的“本山种”。初听她这个回答,觉得有些意外。她作为白莺山本地的茶人,难道不应该说二嘎子或者白芽子这些特有品种来宣传么。

白莺山茶花

白莺山茶花

后来转念一想,阿银的诚实回答,正好从另一个维度印证了茶树在其自然演化过程中,有大量的人工选择参与其中。所有的茶人,都会选择他们认为更好喝的品种推广栽种。虽然白莺山各个品种的古茶树数量众多,也盛名在外,但是茶价一直不是很高。

白莺山古茶树的茶胡子

白莺山古茶树的茶胡子

随后阿银带我们来到她家位于白莺山村中山茶树小组的古茶园,沿着小路步行往山上走去,仿佛进入了一个古茶树的自然陈列馆。伴随着山涧溪水声,一棵棵高耸的古茶树,依次出现在眼前。走到阿银的那块茶地时,已经不记得看过多少棵古茶树,感觉每一棵茶树都英姿勃发,都需要抬头仰望。

清泉石上流的古茶园

上图:清泉石上流的古茶园

下图:带领考察的杨思义老师

带领考察的杨思义老师

当我无数次抬头仰望的时候,分明从古茶树的树梢看到远处天空里面的日月星辰在流转!

白莺山,时光苍老而俊秀!

凤庆:中国红香飘世界!

从云县出发抵达凤庆时,天色已晚,县城华灯初上,红彤彤的。

因为在同样的红茶之乡祁门工作多年的缘故,第一次来到凤庆,却觉得异常的熟悉和亲切,好像来过很多次一样。普洱茶盛行之后,云南大部分产茶的县市都是以普洱为主,而凤庆沿街都是卖红茶的商铺,宛如一个漂浮在普洱茶海洋的红茶小岛。而开辟出这个“红色小岛“的人,就是凤庆人无比尊重的滇红之父冯绍裘先生。

凤庆高速口就叫滇红

凤庆高速口就叫滇红

时间说回1938年,抗战爆发后,中国众多传统的红茶产区相继沦陷。而红茶自400年前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是以出口为主。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开始,英国为了摆脱对中国红茶的依赖,相继在印度和斯里兰卡成功开辟出新的红茶产区。中国茶的出口在十九世纪末,开始逐年下滑。即便如此,红茶仍然是中国非常重要的换汇物资。

因抗战原因,在以江南茶区为主的传统红茶产区沦陷或者运销路线受阻后,旧中茶公司急需开辟新的红茶出口基地。如同1937年西南联大选择西迁昆明一样,旧中茶公司也把目光投向了云南。

凤庆茶区示意图

凤庆茶区示意图

于是派遣曾经在江西修水(宁红)和安徽祁门(祁红)工作过的冯绍裘于1938年11月前往凤庆,当即在凤山茶园采摘十余斤鲜叶,制成红茶绿茶各一斤,品质出乎意料。尤其用云南大叶种原料制成的红茶,“满盘金色黄毫,汤色红浓明亮,叶底红艳发光(桔红),香味浓郁”是国内其他中小叶种产区的红茶所未见的。

顺宁实验茶场全体员生合影

顺宁实验茶场全体员生合影

当时,冯绍裘把制成的红绿茶样送到香港茶市,颇受好评。于是第二年春(1939年),冯绍裘着手筹划顺宁实验茶场的事宜。滇红茶的成功创制并远销海外,在抗战期间为中国换取了大量外汇和军用物资,为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是当之无愧的“抗战茶”和“爱国茶”。

滇红老照片

滇红老照片

回忆着这些波澜壮阔的滇红往事,抵达凤庆后的第一个夜晚睡的特别踏实。第二天一早,就在原滇红集团总工程师郭文顺的带领下,来到滇红集团的种质资源圃。资源圃里种植了几十种国内外适制红茶的优质品种。

滇红品种园

滇红品种园

在2005年金骏眉诞生后,带动高端红茶的热潮。滇红集团还曾于2010年以18个不同品种原料拼配制成“中国红”,一度广受茶友追捧,其中原料配比以中小叶种为主。中小叶种原料制成的红茶香气更加优雅细腻,辅以大叶种原料则可以让茶汤更加饱满有厚度。

中国红

“中国红”

参观完资源圃,我们来到滇红茶厂旧址,一走进去都是往昔的味道。民国时期风格的主办公楼前,立了冯绍裘先生的铜像,铜像下方的石碑上写着“云南滇红茶创始人”。现在这个植物绿意葱葱的老茶厂,已经被评为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将永远诉说滇红的往事。

冯绍裘铜像

冯绍裘铜像

滇红故事的另一个讲述人,是曾经在滇红集团工作了四十年,现任滇红历史陈列馆馆长杨明柱老师。一走进陈列馆,“把历史交付未来”六个大字映入眼帘,杨老师开始了翔实动人的叙述。

滇红历史陈列馆

上图:滇红历史陈列馆

下图:讲述历史的杨明柱老师

讲述历史的杨明柱老师

往事并不如烟,分明就在眼前,如同杯中的茶香一样,入眼入口入心。

中国红香飘世界,我们寻味在凤庆!

茶尊:锦绣千年悠然度!

一棵树,可以成为一个景点,甚至成为一个城市的符号,黄山有迎客松,临沧则有“锦绣茶尊”。对于这棵茶尊,鼎鼎大名似乎也不足以形容。

锦绣茶尊

王者风范

公开的介绍资料显示:“锦绣茶尊”树高10.6米,树干直径1.84米。2004年初,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林智博士及日本农学博士大森正司对其测定,亦认为其年龄在3200年至3500年之间。2005年,美国茶叶学会会长奥斯丁对其考察后认为,锦绣茶尊是迄今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古茶树。

即使茶树的真实树龄测定,一直尚未有大家都公认的方法和结论。但是凤庆的这棵茶尊,在已经发现的大茶树里直径最为粗大是毫无疑问的,大概需要六、七个人才能合抱。物理意义上的“最大”位置不容撼动后,奉为“茶祖”或者“茶尊”当然水到渠成。

需要多人合抱的茶尊

需要多人合抱的茶尊

“茶尊”位于凤庆县小湾乡锦绣村的香竹箐,距离凤庆县城约七十公里路程。从县城出发,大约两个小时左右即可抵达。在白莺山看完那么多茶王树后,似乎只有锦绣茶尊才能让我们继续跋涉。

锦绣茶尊牌坊

锦绣茶尊牌坊

抵达香竹箐后,从村口到茶尊广场,修有齐整的大理石步道,步行仅十分钟距离。锦绣茶尊的四围已经建起了围墙,并安装监控防人盗采。凤庆县也专门通过了表决,对茶尊实施立体保护。

树姿蓬发的茶王

树姿蓬发的茶王

茶尊广场,就是离茶尊最近的地方。抬头仰望,茶尊就在那里,树姿蓬发郁郁葱葱,一眼已是千年。最近十多年停止采摘后,茶尊树冠还长高了一米左右。相较于普洱茶种(C.asssamica),一般来说大理种(C.taliensis)更容易长得粗大,这棵茶尊也是大理种。在勐库和永德两座大雪山里面,还有十余万亩野生大理种古茶树,里面是否有比这棵茶尊更大的,我们不得而知。

保护性开采的茶尊鲜叶

保护性开采的茶尊鲜叶

茶尊除了树形最大,树龄最老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意义是被认定为人工栽培型,对于人类茶文化历史的研究有着重大意义。茶尊离村民的房子只有几十米远。据说锦绣村之前还有几棵古茶树,被村民砍掉了,现在懊恼不已。站在广场,背对茶尊眺望,视野开阔,祥和宁静。

仰望茶尊

仰望茶尊,一眼千年

3200多年前,这棵茶树的种子从深山里被人带出来种在香竹箐时,它自己肯定也不会想到居然可以成为茶尊。上千年来,外面的朝代都不知换了多少个,锦绣村又经历过多少兴衰。这棵茶树,如同遁入了《桃花源记》一样:“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面对茶尊,念及人的一生一晃不过百年,而它的千年悠然而度,竟一时有些羡慕,我也好想“向天再借五百年”!

昔归:澜沧江畔小霸王!

临沧,以濒临澜沧江得名,昔归则是澜沧江畔的小霸王!

临沧茶的两大热门片区,一个是勐库片区,以冰岛为代表;另一个则是邦东片区,以昔归为代表。两个山头,一柔一刚,遥想呼应。这两年昔归又得了一个“临沧老班章”的名号,更是身价不断看涨。加上墨临高速通车,从临沧市区前往昔归从之前将近三个小时的车程缩短为不到一小时,比去冰岛都方便。

昔归茶山远眺

昔归茶山远眺

从昔归高速口下来,不多时就到了昔归村,澜沧江绕村而过。昔归所在的忙麓山,是临沧大雪山向东延伸靠近澜沧江的部分,而昔归的海拔只有750米左右,在处于云贵高原的云南省来说,都是最低的一个山头。

昔归古茶园

昔归古茶园

而澜沧江又给昔归提供了大量水汽,在非雨季,上午11点左右水雾才散去。待水雾散尽,低海拔的强日照又与清晨的云雾缭绕形成鲜明对比。高湿度加强日照,对于昔归茶风味物质的累积,形成自己的独特风味起到了关键作用。

下车后,顶着刺眼的太阳,开始逛昔归的古茶园。昔归村的古茶园,相对比较集中。昔归的种茶历史久远,至少在清末已经小有名气。据清末民初《缅宁县志》记载:“种茶人户全县约六、七千户,邦东乡则蛮鹿、锡规尤特著,蛮鹿茶色味之佳,超过其他产茶区。”。这里说的蛮鹿,现称为忙麓,锡规现称为昔归。

昔归村茶人刀总

上图:昔归村茶人刀总

下图:昔归鲜叶

昔归鲜叶

从江畔的古茶园入口,走到昔归茶王树,大概半小时路程。越往上走,茶树越粗大密集,树岭也就越老。十多分钟后,便开始汗流浃背。这样的高温高湿强紫外线的环境,让许多昔归茶的成熟叶片黑亮油润,正面有茶树应对光照形成的强隆起。昔归茶属于邦东大叶种,以“茶气强烈,霸气十足,滋味厚重,香气高锐”闻名,成品干茶条索偏黑,外形“丑”出了名。

昔归成熟叶片隆起突出

昔归成熟叶片,隆起突出

在去看昔归茶王树的路上,只消一回头,就可以看到墨临高速的澜沧江大桥横在身后。大桥100多米的桥墩,从澜沧江江岸拔地而起,与半山腰上的生长了几百年的古茶树平齐。看到这个充满视觉冲击的画面,让人不禁要为昔归的古茶树多一份担忧。

澜沧江大桥与古茶园平齐

澜沧江大桥与古茶园平齐

任何一个人的成名,都是需要付出努力和相应代价的,而一座山头的崛起也是如此。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这座澜沧江大桥,将为昔归带来数量上远超过往的看客,昔归的茶价还会不断上扬。而随之涌来的看客,肯定对昔归的古茶树生态多少带来些影响。希望这种影响,越小越小。

看完茶王树原路下山,气喘吁吁汗流不止,感觉烈日当头的昔归像是一个巨大桑拿室,蒸腾着浓酽茶香。

正在采秋茶的茶农

上图:正在采秋茶的茶农

下图:昔归茶王树

昔归茶王树

稍事休整,在江畔吃上一条鲜美无比的江鱼,再喝上一泡昔归,是对绕村而过的澜沧江和忙麓山上的古茶树,最完美的仪式!

从茶树起源的远古时光里出来,一路到各民族各山头人茶共存的风貌,澜沧江实在给了临沧太多恩泽,沿着澜沧江,溯洄从之或者溯游从之,都将是一场在茶源山海经里的穿梭!

来,我们沿着山脊和江水的方向寻茶去!

临沧寻茶

最后,要郑重感谢此次临沧寻茶给予支持和帮助的所有老师和朋友,因为你们临沧茶才更加动人!

最后附上两篇前文

一篇写临沧永德;一篇是六山漫游。

云南的茶山,转起来实在太有意思了,每次都转不过瘾。

永德行:树大不招风,山高人未识!

六山漫游:当我走进风味的秘境!

作者:胡冬财,图文来源:四月的云雀,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延伸阅读:+

首页 > 茶叶名家 > 名家论茶 > 「胡冬财专栏」溯洄临沧:茶源山海经的穿梭
爱普茶网 爱普茶网,最新茶资讯网站,https://m.ipu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