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茶山行第二站|古道贡茶,访古寻山
4月26日,《普洱》杂志茶山行开启了第二天的行程。在这一天里,我们寻访了曼松贡茶园,踏上了倚邦留存下来的老街,我们行走的每一步,都仿佛在触摸古六大茶山厚重的历史;在这两座充满了传奇色彩的茶山之中,茶友们还品尝到了十分优质且带有山头个性的普洱茶,留下了独属于两座茶山的记忆。
访御贡茶园,品曼松贡茶
清晨,在春和景明的山路风光中,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山路蜿蜒,茶山行一行人来到了西双版纳勐腊县象明乡的深处——曼松。在则道茶业创始人李伟的带领下,我们一路驱车而上,去往曼松的核心产区——背阴山和王子山。
曼松是勐腊的顶级产区,据当地人的讲述和历史的考证,从明代至清代,这里就一直是皇家的御茶园。每年采办御贡茶,都有官兵把守。后来由于历史断代,曼松曾一度被“遗忘”。但在2007年,李伟发现并找到了曼松,并经过多方努力,成为了王子山和背阴山范围内近2万亩曼松产地林权的所有人。并于2013年注册“曼松”商标,十几年里,他扎根曼松,不仅自己出资修建和铺设进入曼松茶园的基础道路,并用古法稀植的办法恢复曼松茶的种植与培育。
在一路的颠簸中,李伟的讲述,让人肃然起敬。穿行于曼松背阴山和王子山的深山密林中,远看不见茶,但处处都有茶,大家不禁感叹森林茶园这极佳的生态环境。李伟介绍,曼松除了有御贡历史的光环,这里的茶叶本身也是独具优势和特色的。首先,这里是全国最大的连片有机古茶园,面积达2万亩,森林茶园中多物种共生、多茶树品种共生,让其具有了很高的生态价值。这里的茶树多深深扎根在陡坡之上,成长于“遇水成泥,水干环抱成石”的五彩杂石土中,内含物质也非常丰富且特别。“好茶产自险远”,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参观完茶园后,大家迫不及待地品尝了今年的曼松古树春茶,还一起品味了2016的曼松茶,曼松的香柔细甜,散发的幽兰花香,给茶友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临行前,李伟还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罐曼松的泥土带走,更是意义非凡。
走倚邦老街
品味历史与传统的味道
从曼松贡茶园出发,曼松留在大家心中的生态味、兰花香似乎还未从口中消散,车队就向着倚邦进发,一路驱车来到了又一个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贡茶采办地。
综合各种史料记载,至少到明代中期,倚邦一带就已经茶园成片。从明庆隆年间到清光绪末年,倚邦一直都是茶山版纳的政治文化中心和行政主管地。因其行政地位和众多茶商进山做茶、贩茶,当地人用石板铺成了倚邦老街。
仰仗交通的便利,到倚邦的商贩和马帮纷至沓来。良好的交易环境,使倚邦商号林立,并迅速发展成以茶叶交易为主,其他生活日常用品为辅的商易集镇。倚邦还是当时陆路通往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的咽喉要地,不仅是普洱府的贡茶采办地,也是朝廷扼制南疆的军事要地。
走在倚邦老街上,历史的点滴仍刻印在高高低低的石板路上,倚邦庄园的创始人许永伟就是土生土长的倚邦人,他是茶学科班出身,毕业后又毅然决然回到家乡做茶,对倚邦的历史了如指掌,也有普洱茶相关知识的专业积淀。在他的讲述下,古老的倚邦,显得更加鲜活了起来。
参观完倚邦老街,许永伟也带着大家来到茶园,大家兴奋地寻找倚邦特有的“猫耳朵”茶树叶,也一路向许永伟询问着有关倚邦和普洱茶的相关知识。随后,大家也一起喝到了倚邦传统的竹筒茶,有12年陈期的倚邦古树茶和今年的猫耳朵茶,三种茶喝出了三种感受,但边看山、边看树、边喝茶,无疑是无比愉悦的。
值得一提的是,倚邦庄园还在今天成为了《普洱》杂志普洱茶文化传播中心的一员。未来,这里也将成为茶山上的普洱茶历史文化和专业知识传播站,为古六大茶山、为整个普洱茶的传播贡献力量。
明日精彩预告:
行程:落水洞——麻黑石门坎——制茶体验——易武茶品鉴会——篝火晚会
值得期待:
落水洞——颇受追捧的易武小产区
麻黑石门坎——探秘麻黑海拔最高的古茶园
易武茶品鉴会——2023年麻黑、2013年麻黑、98顺时兴恭候品鉴
篝火晚会——载歌载舞,欢乐无限
图文来源:普洱杂志,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普洱茶选购、咨询,敬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