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友交流——2024年“江湖·合道”(吾茶共饮)
2024年“江湖·合道”,这是安徽茶友“喵哥”委托“吾茶共饮”品牌主理人小陈总制作的一款私人高定,高端顶级拼配茶品,历时三年(22~23~24),全高杆春茶,多区域多产地的一个拼配产品,其间就拼配方案,小陈总曾与我寄样多次交流,并且也都写有品鉴文章且给出我的个人意见,所以也可以说这款茶的最终成形,里边也参考有我的一些个人理解,但更多的是小陈总在拼配方面的灵感和实际制作的把控能力,最终成品于2024年9月1日压饼,357克的大饼,成品共65饼,这是属于茶友“喵哥”的私人藏品,有幸得分享,让我也有机会见证这种多产区拼配方法带来的成果,得仔细品品。
冲泡方式:
取茶约9克,160ml思婷(仿古官哥窑),办公室桶装水,以90~95度左右水温控温冲泡,快速洗茶一次,醒茶一分钟,初始以3~5秒速度快冲速出,然后依滋味呈现适当延时冲泡,尾段重闷。
品饮感受:
干茶,复合花果香、果甜香、木质甘香,散发阵阵带有些许果酸甜的木质甘醇气息;
洗茶,果香、果糖甜香、发酵果酸香、木质甘香,香气繁复多重,馥郁悠扬,茶汤果糖甜醇、木质甘醇气息,叶底花果香、果木香、发酵果酸甜香、草木甜香、林木清香、木质甘香,挂杯乳糖甜香、果糖甜香、脂粉甜香、发酵果酸香、蜜甜香;
冲泡品饮,果香悠悠,间夹发酵果酸甜、林木清香,茶汤入口醇甜,微苦,直接的甜感和纯粹的植物草药清苦感交织,需要去捕捉才能感受到的薄涩于上颚一闪而过,涩秒化,苦感迅速褪去,苦韵微留,由舌中延伸至舌根,不负面,丝丝甘凉呈现,汤水细腻、顺滑,顺喉而下,香溶茶汤,汤水含香,齿颊间花果香、蜜甜感留存,喉头果香、木质甘香回馈。
随冲泡,香气愈发馥郁且多变,花果香~林木香~木质甘香~果蜜甜香形成丰富的香型,纷繁,绮丽,味感直接且丰富,纯苦、甘甜、丝丝果酸,滋味饱满,相对协调,苦底形成坚韧的骨架,茶汤“肉感”填充,不肥不瘦,外柔内刚,可能是刚压制成型的(9月1日压制)原因,略有些许水气干扰,滋味的层次感不甚分明,多少有些含混,能充分感受到茶质的厚度,但在茶汤呈现上,稠厚感稍欠,不过,耐泡度高,持续力强,喉韵清晰,韵感律动持续并随品饮渐有下沉,留韵持久,气感渗透力明显,气透后背并上行,如饮绵柔型醇酒,不知不觉间“上了头”,略有微醺意。
肠胃隐隐寒凉感,体感刺激性小。
中后段苦感微有累积,稍影响口腔舒适度。
尾水甘醇,微苦涩,复合花果香~果木醇香~木质甘香,气力犹在,回味悠长。
(叶底)
品鉴结论:
优点:香气馥郁且丰富,香韵佳,滋味协调且饱满,味足,茶汤柔韧有力,汤质饱满,气感通透,喉韵下沉,留韵持久,回味悠长;
缺点:中后段微有苦感累积,尚有些许青涩感,滋味层次感略有含混,汤感绵厚度有待时间打磨。
当下品饮评价:
评分:每个评分项满分10分
1、香(茶香表现):9分
2、甘(生津回甘):9分
3、重(茶质表现):9分
4、滑(汤感表现):9分
5、气(茶气表现):9分
6、韵(韵感表现):9分
(注:“香、甘、重、滑”是从嗅觉、味觉、触觉等口感滋味上去评测,“气”主要是体感标准,”韵“则是一个由口感和体感综合得来的指数,评分只针对当下口感滋味)
综合品质点评:
一款顶级的拼配茶,“作品级”的茶品!
不得不佩服小陈总的构思,这款茶对于丰富度和协调性的把握非常好,小陈总作为“科班”出身的制茶者,可能在协调性这个点上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所以能恰到好处的找到那个平衡点,来得“堂堂正正”,稳,由于是刚压制成型的茶品,水气略有干扰,滋味的层次感和茶汤的醇厚度有待时间沉淀,茶品的个性和风味清晰度也需要时间打磨。
香韵佳,茶质厚,气韵足,留存持久,剩下的交给时间吧。
当下如果从硬挑毛病的角度来说,多少有些沉稳有余,个性稍欠,但恰好这款茶是这样多产地复合的拼配,所以后陈的丰富度可能性才会更大,当下拼配融合度达标,协调平稳,后陈的可玩性才会有基础,变化也会更多样,更有意思。
这款茶让我想起了这两年我收藏的一款顶级易武茶,我曾经戏称为“贵妇茶”,整体表现也上偏向细腻、柔美的类型,而这款茶则呈现出“外圆内方”的质感,哈哈,可以称之为“君子茶”。
再次感谢制茶人“吾茶共饮”小陈总和安徽茶友“喵哥”,让老金有了这次愉悦的体验,虽然我没有这款茶,但我想多年后当它陈化出来,两位开仓时,老金应该还是能够再蹭一泡的,哈哈,也算是相约至陈啊!
发烧友玩家级评级标准:5#上+(这是今年第六款达到这个级别的茶品,而且是实打实的第六款,今年春节前那款达到这个级别的茶品其实就是这款最终成品的一个拼配方案,可以合并为同一款茶)
有感而发,多说几句,也给一众关注我的茶友一点“干货”,听得懂,能听进去都就参考一下,听不懂就算了,一切皆是缘法。
从我个人的品饮经历来说,2016年开始对国有林体系祛魅,不再将所谓优质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排位第一的首选条件,而更多的是参考树种、茶质与生态环境(山韵)相结合给出的茶品品质的综合呈现(也就是茶品的先天因素),2017年放弃了对于单株类茶品的追逐,从现在来看,我庆幸我的选择,至少对于我所要求的普洱茶后陈表现以及我的普洱茶审美观来说,这个选择是对的!
所有单株类茶品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缺陷,追求极致的纯净会带来丰富度的欠缺和后陈变化幅度的短浅,有些甚至是可以“一眼看到头”的,于我来说,多少有些无趣。
而丰富度的提升对于普洱山头茶来说有两种方法可以获得:
1、单一茶区地块,想到达到这种品质,必须做到这一点,“做菜的锅够大,里边炖的东西够好、够多”(包括山阴、山阳、树种等等因素),形成一个“天然的拼配”。
这种方式需要制茶人对于茶品的理解,对于品质的坚守以及为了品质提升而做出取舍的能力!
有幸,今年获得了这样一款茶品,从入手起就和一众收藏朋友在各种的试,对比,尝试寻求它的极限所在,至目前为止,可以用八个字形容——“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特别是所有单株类茶品,哪怕是各个顶级区域的茶王树级别的,在对比中也败落下风,谁比谁“死”,知道这款茶并有收藏的朋友自己偷着乐就行了,不要多说,不知道的就当老金吹NB,不用理会,茶商朋友更不要多问,问了也不会说,咱们收藏的朋友趁着制茶人对于茶地的掌控力还在,多收几年好东西吧。
2、多产地、多区域、多树种,“掐尖”头春顶级茶品进行综合拼配。
这种方法就需要制茶人有足够的选品能力和丰富的拼配经验以及那么些许运气,才有可能做出来,它的技术含量更高,有时候还得看“老天赏不赏脸”!小陈总制作的这款“江湖。合道”就是这个类型的茶品。
我知道目前在这方面一直努力的除了小陈总外,还有“双弗山”李建杰,“茶者无喧”小马,“茶山历险记”孙德忠等一众年轻有为的茶人朋友,而小陈总是我认识的茶商朋友里边第二位交出了达标作品的人(第一位是去年“茶者无喧”小马制作的“中乔”),我期待着其他几位朋友的努力,老金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更多的“惊喜”!
作者:茶客老金,图文来源:茶客老金的品茶日志,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普洱茶选购、咨询,敬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